徐紅
(安慶市第二人民醫院 安徽 安慶 246000)
原發性高血壓伴心力衰竭是一種常見的臨床醫學疾病。隨著經濟的寬裕,老年人存活率大幅度上升[1]。然而,老年人的增多也導致該病的發病率逐年上升。據統計,我國65歲以上老年人約有50%患有高血壓,37%伴有心力衰竭,嚴重影響老年高血壓患者的生活水平[2]。目前,臨床上采用貝那普利治療原發性高血壓心力衰竭。它雖然可以克制心力衰竭的速度,但并不能阻止其發展。基于此,選擇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因老年原發性高血壓合并心力衰竭疾病于我院治療的180例患者接受貝那普利和酒石酸美托洛爾治療有意義。
選擇2016年6月—2018年6月因老年原發性高血壓合并心力衰竭疾病于我院治療的180例患者,按照抽簽的方法分為對照組和探究組各90例。對照組男性54例、女性36例,中位年齡約為72.6歲,中位病程約為4.3年;探究組男性59例、女性31例,中位年齡約為73.2歲,中位病程約為4.7年。兩組患者的基線資料比較后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給予貝那普利治療;貝那普利(鹽酸貝那普利,北京諾華,10mgqd)1天1次,每次10mg,口服;探究組基于對照組上聯合酒石酸美托洛爾治療;貝那普利的用法與上述一樣,酒石酸美托洛爾(阿斯利康公司,常用25mgbid或12.5mgbid);口服,1天2次,每次100mg。兩組持續用藥半年。
根據臨床癥狀評價,具體指標為:有效,患者癥狀消失;一般,患者癥狀改善;無效,患者癥狀沒有改善,有惡化跡象。
180例患者持續用藥半年后,探究組明顯優于對照組的臨床療效,有差異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表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n(%)]
老年原發性高血壓合并心力衰竭,病程長,進展緩慢。其發病機制是長期加重心臟負荷,容易導致血流動力學改變和血漿茶酚胺升高,從而導致心室重構、心肌細胞凋亡,進而導致心力衰竭。老年原發性高血壓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率高,嚴重威脅著患者的生命[3]。貝那普利可以抑制血管緊張素轉換酶的作用,服用后可幫助改善肝內血管緊張素的消化,從而起到降低血壓、放松血管的作用[4]。然而,貝那普利單獨對老年原發性高血壓和心力衰竭患者有治療作用,但不能滿足患者的需要,對心力衰竭的治療作用較弱。
綜上所述,針對180例老年原發性高血壓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給予兩種不同治療手段,結果探究組總有效率85(92.77%)高于對照組總有效率77(84.62%),療效顯著。也就是說,貝那普利聯合酒石酸美托洛爾比單獨使用貝那普利的效果好,與文獻吳永雪[5]研究結果相符,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針對老年原發性高血壓合并心力衰竭給予貝那普利聯合酒石酸美托洛爾治療,可以提高臨床療效,故值得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