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蕾 張杪 吳雷 龍婷 張爭鳴 曹春蘭(通訊作者)
(昆明醫科大學護理學院 云南 昆明 650000)
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結構的轉型,患者人及其家屬的護理需求變化,以及醫學科學的快速發展,人文素質教育在高等護理教育中也受到越來越的重視。有研究表明[1],近年來我國護患糾紛的發生率占到了就醫人數的3.6%~11.7%。加快護理教育改革與發展,在課程設置中加大心理學、人文和社會科學知識的比重,增強人文關懷意識[1-2]。本研究通過在《護理禮儀》課程的教學中運用案例實訓的教學方法,對該教學方法在提高本科護生人文修養的成效進行研究,研究結果如下。
本研究采取整群抽樣的方法對昆明醫科大學護理學院2013級護理專業228名學生進行研究,其中男生22名,女生206名,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采用案例實訓方法進行《護理禮儀》課程的教學,對照組采取傳統的課堂講授結合教師示教的傳統教學方法。
1.2.1 案例實訓對護生人文素質的影響問卷調查 在相關文獻[3]的研究基礎上,自行設計案例實訓對護生人文素質的影響問卷,問卷經護理、思政教育兩個專業的5位專家檢驗信效度。問卷內容主要涉及案例實訓對學生在相關知識、學習態度以及相關能力這三個維度方面的幫助,共包括19個閉合性問題。
1.2.2 質量控制 采用簡單隨機分組的方法確立實驗組與對照組,以確保組間均衡可比。實驗組與對照組除教學方法不同外,其它方面如:授課教師、教學內容、教學時數、考核方式和評價標準等均保持相同。對參與課程教學的教師進行統一培訓,使其對禮儀案例實訓教學方法的理念、實施及控制等都有較為充分的認識。
用Excel辦公軟件錄入數據,采用SPSS22.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數據以均數±標準差表示,兩組之間用成組設計的兩樣本均數的t檢驗,組間(亞組)用方差分析,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
對納入本次研究的學生的綜合素質測評成績進行比較,結果顯示兩組學生在綜合能力成績方面無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1。
表1 兩組學生綜合素質測評成績比較(±s,分)

表1 兩組學生綜合素質測評成績比較(±s,分)
項目 實驗組 對照組 t P綜合素質測評成績 82.05±3.66 81.77±3.24 0.332 0.742
課程結束后,分別向實驗組及對照組學生發放“護生人文素質自評問卷”,共發放問卷228份,回收228份,回收問卷均為有效問卷,有效回收率為100%。比較采取不同教學方法的兩組學生課程結束后的人文素質自評,結果顯示,實驗組5個維度的自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其中道德素質、文化素質、審美素質的P均<0.01,具有顯著的統計學差異;法律素質和心理素質的P均<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實驗組與對照組課程結束后人文素質自評比較(±s,分)

表2 實驗組與對照組課程結束后人文素質自評比較(±s,分)
心理素質評分實驗組 1144.62±0.744.44±0.704.03±0.874.22±0.803.92±0.92對照組 1144.36±0.814.05±0.933.87±0.763.99±0.913.74±0.85 t - 3.84 4.16 2.15 2.54 2.32 P - 0.00 0.00 0.04 0.01 0.03項目 n 道德素質評分文化素質評分法律素質評分審美素質評分
傳統教學方法多為教師結合多媒體課件進行講授,形式較為單一,不重視學生自身經驗及感受,不利于學生學習積極性的調動和實際能力的培養。
本研究通過在《護理禮儀》教學中采用案例實訓的教學方法,提高了護生對禮儀知識的學習積極性和實際運用能力,增強了護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并為護生提供了“人文素質修養”的建設平臺,有助于護理本科生提高自身人文修養,值得進一步探索及推行。但是,現階段該方法還存在一下不足:①雖然制定了案例實訓的教學方案,但還不夠完善,不夠系統。②帶教老師的綜合能力還需進一步加強。③對于被動學習轉換為主動學習,部分學生適應不良或者學習能力尚不能適應該轉變。針對以上不足,首先要求教學團隊要廣泛收集臨床案例素材,并不斷充實、更新、掌握相關知識與技能。其次要引導、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鼓勵學生不斷拓展自己的知識面,盡快適應當下全面發展的人才培養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