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廣慧
(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 江蘇 徐州 221000)
腹膜透析相關性腹膜炎多發于CAPD患者,透析質量與腹膜炎有一定聯系,腹膜炎的產生容易導致腹膜透析失敗甚至造成患者死亡,對整個治療過程帶來非常大負面影響[1]。研究證實,全面、專業的護理措施能夠使腹膜透析更為順利,本文對系統護理干預在降低腹膜透析相關性腹膜炎方面的價值進行探討,并進行報告。
選取2017年11月—2018年9月于我院進行腹膜透析治療的40例患者隨機分為常規組與實驗組,每組20例。實驗組患者20~77歲,平均年齡為(48.5±7.3)歲,實驗組中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9例;常規組患者20~77歲,平均年齡為(48.5±9.1)歲,常規組中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10例。兩組患者各項實驗資料,經比較后無特別差異,P>0.05,實驗正常進行。
1.2.1 常規組 對照組患者進行傳統護理干預,實施常規化護理手段,按照醫囑對患者進行用藥,隨時記錄患者變化。
1.2.2 實驗組 實驗組患者進行系統護理干預,具體如下:①知識宣教:安排腹膜專職護士對護理人員進行疾病相關知識培訓,并分發宣傳手冊,用專業語言、圖片等多種方式對護理人員進行專業培訓,培訓內容主要涉及到透析導管處護理、如何計算透析超濾液等。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患者講述疾病與透析相關知識,提高患者認知[2]。②疾病護理,告知患者注意事項,提醒患者注意透析短管保護,洗澡前盡量利用一次性無菌袋保護短管。在每日必經換藥過程中判斷患者是否有皮膚紅腫等不良癥狀,若創處出現分泌物,要在不接觸管壁的情況下及時利用生理鹽水進行清洗與消毒。為患者營造良好的腹透室環境,保持室內清潔。若患者出現腹膜炎,及時了解發病原因,并針對性給藥。③出院護理:在患者出院前進行專業培訓,囑咐患者出院后也應照常進行康復訓練。通過考核判斷患者是否掌握必要腹膜透析知識,能否自主獨立的進行恢復工作,考核合格后,才應準許患者出院[3]。
1.3.1 治療依從性 在“自行改變透析方案、不遵醫囑與不準時進行隨訪”這三個方面調查中,有兩項回答是的患者為治療依從性差,相反則為治療依從性好。
1.3.2 腹膜炎發生率 因營養不良、無菌操作不合格、其他感染導致腹膜炎的幾率。
SPSS24.0軟件為本次實驗數據分析軟件,治療依從性與腹膜炎發生率均通過n/%表示,行檢驗。P<0.05,表示數據有統計學價值。
實驗組治療依從性明顯高于常規組,P<0.05,見表。

表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依從性[n(%)]
實驗組中,因營養不良發生腹膜炎的患者有0例(0%),因無菌操作不合格發生腹膜炎的患者有0例(0%),因其他感染發生腹膜炎的患者有1例(5%),腹膜炎發生率為5%;常規組中,因營養不良發生腹膜炎的患者有2例(10%),因無菌操作不合格發生腹膜炎的有3例(15%),因其他感染發生腹膜炎的有3例(15%),腹膜炎發生率為40%,差異顯著[χ2=7.025,P=0.008(P<0.05)],實驗組患者腹膜炎發生概率低于常規組患者。
在腹膜透析過程中常常會產生腹膜炎。對患者來說使用腹膜透析具有保護參與腎功能、設備限制較低等優點,但一旦出現腹膜炎,便會是腹膜透析的效果大打折扣,會對患者造成非常大負面影響。所以如何通過護理措施降低腹膜炎產生成為了目前使用腹膜透析必須考慮的問題。本文對系統護理干預的價值進行研究。
上述護理方式與幾項實驗數據對比,均表示,實驗組護理優勢遠遠優于常規組,實驗組患者不僅治療依從性高,且本組患者發生腹膜炎幾率低,分析之所以有這樣結果產生的原因:護理開始前,由專業護士對護理人員進行系統化培訓,使護理人員能以專業的知識與技能為患者提供護理,并且以患者容易理解的方式使患者對疾病與治療有一定認知;疾病護理則有效避免腹透中可能發生的感染;出院護理保證患者出院后也能掌握專業操作知識,自行開展康復工作。
綜上所述,系統護理干預在降低腹膜透析相關腹膜炎上效果顯著,能使患者積極配合治療,降低治療風險,在臨床中值得廣泛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