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一峰
(四川省長寧縣中醫院 四川 宜賓 644300)
慢性萎縮性胃炎在消化疾病臨床中較為常見,病情多反復,治療難度大,臨床中常采用三聯療法,可取得一定效果但副作用較大[1],相關研究[2]表明,應用中藥治療本病效果顯著。本次研究對在慢性萎縮性胃炎的治療中半夏瀉心湯的應用效果進行探討,報告如下。
將我院于2017年3月—2018年4月期間接收的60例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納入觀察范圍,所有患者均符合中華醫學會消化內鏡學分會制定的《慢性胃炎的內鏡分型分級標準及治療的試行意見(2013年版)》及《中藥新藥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的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關于慢性萎縮性胃炎的診斷標準[3],患者入院時均表現出不同程度的胃脘部脹滿、疼痛,燒心及消化不良等,并均經我院檢查室胃鏡檢查,患者胃部均存在水腫、黏膜充血,出現花斑狀或痘疹樣改變,且伴黃白色或灰色分泌物附著,有散在性或局限性出血點或糜爛。采用抽簽的方式將患者等分為對照組(n=30)與觀察組(n=30),對照組中男女性患者例數比為16:14,年齡最大70歲,最小21歲,平均(43.67±6.42)歲;病程在1~20年之間,平均(13.16±4.36)年。觀察組中男女性患者例數比為17:13,年齡最大73歲,最小22歲,平均(45.34±6.56)歲;病程在1~22年之間,平均(14.24±4.53)年。將兩組患者基礎資料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結果顯示P>0.05。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表示自愿參與本次研究,研究排除了合并消化道潰瘍、胃黏膜重度異型增生或疑似惡變以及合并其他惡心軀體疾病患者。
均對兩組患者進行嚴格的飲食控制,在此基礎上給予對照組常規西藥治療,采用三聯療法(鋁鎂加混懸液+奧美拉唑腸溶膠囊+阿莫西林膠囊),令患者口服鋁鎂加混懸液(生產企業:揚州一洋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10980322;規格:1.5g:15ml×12袋),餐后1~2h或睡前服用,用前搖勻,1袋/次,3次/d。令患者口服奧美拉唑腸溶膠囊(生產企業:杭州民生藥業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67506;規格:20mg×14粒/瓶/盒),整粒吞服,不可咀嚼,20mg/次,每日晨起及睡前各服用1次。給予患者阿莫西林膠囊(生產企業:廣州白云山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廣州白云山制藥總廠;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44021518;規格:0.25g×50s)口服,0.5g/次,每6~8小時1次,一日劑量不超過4g。給予觀察組半夏瀉心湯治療:基本方為每劑黨參、半夏各15g,黃連、炙甘草、黃芩各10g,干姜9g,大棗5枚,若患者疼痛嚴重,則加入適量延胡索、白芍;若患者存在嚴重胃酸,則加川貝母、烏賊骨;若患者肝胃氣滯,則加紫蘇梗、香附、柴胡;若食少納差,則加山藥、麥芽、扁豆、山楂。將上述藥材以水煎煮成汁,每次取200~250ml溫服,2次/d。兩組患者均以2個月為1個療程,連續治療2個療程。
治療2個療程后對患者的臨床療效及不良反應進行對比觀察,其中療效根據《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進行判斷,判定標準為:若治療后患者胃脘部脹滿、疼痛等臨床癥狀消失,胃鏡下胃黏膜恢復正常,則為痊愈;若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明顯改善,胃鏡下胃黏膜積分恢復,則為顯效;若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有所緩解,胃鏡下胃黏膜病變范圍縮小50%以上,則為有效;若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無緩解甚至加重,胃鏡下胃黏膜病變范圍無變化,則為無效[4]。總有效率=(痊愈例數+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用藥不良反應以惡心、腹瀉、便秘較為常見。
本次研究所得數據均以SPSS21.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其中計數資料以百分比(%)進行表示,由卡方(χ2)完成檢驗;P<0.05說明數據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明顯較高(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n(%)]
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用藥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n(%)]
慢性萎縮性胃炎是指胃蛋白酶、胃酸分泌減少及胃黏膜固有腺體萎縮的一種退行性改變,在臨床中較為常見與多發,主要由幽門螺桿菌感染、不良飲食習慣、患者自身免疫因素、膽汁或十二指腸反流、體質、遺傳及放射等因素引起,患者臨床表現無特異性,若未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可引發胃出血、胃潰瘍、貧血及癌前病變等,對患者的生命健康及生活質量均造成嚴重影響[5]。常規西藥治療一般采用三聯療法(胃黏膜保護藥物+胃酸抑制劑+抗菌藥物),雖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患者上腹部隱痛、脹滿、噯氣、食欲不振等臨床癥狀,但引起較多副作用。本次研究給予對照組鋁鎂加混懸液+奧美拉唑腸溶膠囊+阿莫西林膠囊治療,取得了80.00%的總有效率,但有20.00%的患者發生用藥不良反應。
中醫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以調和脾胃為關鍵,遵循補脾腎、復升降、除寒熱的原則。本次研究給予觀察組半夏瀉心湯治療,其中半夏消痞散結、降逆止嘔、化痰燥濕,以其為君藥;黃連瀉火解毒、清熱燥濕,黃芩瀉實火、除濕熱,干姜溫中散寒、溫肺化飲、回陽通脈,再輔以炙甘草、黨參、大棗,可有效調節腸胃蠕動,對消化道黏膜炎癥可起到顯著緩解作用,改善消化道性潰瘍,整方發揮促消化、止瀉、保肝及止血之功效。研究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臨床療效更高,用藥不良反應更少(P<0.05),表明半夏瀉心湯療效顯著且安全性高。
綜上所述,在慢性萎縮性胃炎的臨床治療中應用半夏瀉心湯可取得較常規西藥治療更高的療效,用藥不良反應較少,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