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小玲
(廣西藝術學院 廣西 南寧 530022)
在醫療改革的背景下,“生物——心理——社會”醫療模式大肆推廣,“預防為主”成為一大主流趨勢,為實現“早防早治”打下基礎[1]。對此,更多的單位定期組織職工體檢,篩查疾病。本文為了探討女職工婦科病普查結果及防治對策,通過實踐分析進行了研究,現在將結果匯報總結如下。
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期間,選擇少數民族某藝術高校接受婦科病普查的820名女職工作為這次研究的對象,其中,最小20歲,最大60歲,平均年齡(39.45±6.12)歲。
本組820名女職工每人領取一份體檢表,按照婦科、乳腺科的順序,依次檢查。其中,婦科檢查內容包括外陰部、陰道窺器檢查、陰道分泌檢查、子宮附件B超及胸腺彩超等。
以謝幸,茍文麗等主編第八版人衛版《婦產科學》及陳孝平,汪建平等主編第八版人衛版《外科學》的診斷標準為各種婦女常見疾病的診斷依據[2-3]。
關于本組820名女職工的婦科病篩查結果,249例患病,檢出率為30.36%(249/820),見表1。

表1 觀察分析820名女職工婦科病患病情況(例)
表1顯示,109例陰道炎,101例宮頸炎,所占比例較高,分析其年齡,見表2。

表2 陰道炎與宮頸炎病人年齡分布[n(%)]
由表2可知,陰道炎和宮頸炎集中發病年齡為36~50歲,51~60歲年齡段次之,相比而言,20~35歲年齡段發病率較低。
820名女職工中,101例檢出乳腺疾病,檢出率為12.31%(101/820),見表3。

表3 觀察820名女職工的乳腺疾病檢出情況(例)
關于這101例乳腺疾病檢出者的年齡分布,見表4。

表4 觀察乳腺疾病檢出者的年齡分布情況(例)
婦科疾病,是女性常見病和多發病,由于大部分人缺乏對疾病的了解,保健意識不強,加上不良生活習慣等因素影響,生理健康下降,引起婦科疾病[4]。在此背景下,各個單位開始關注女職工的健康問題,大部分單位會定期組織職工體檢,篩查疾病,盡早對癥治療[5]。本次研究顯示,陰道炎檢出率較高,達13.29%,因此,陰道炎應該作為我們防治工作的重點,宮頸炎檢出率12.31%,僅次于陰道炎,且36~50歲年齡段所占比例最高,由此可見,宮頸炎的防治重點應該在中青年女職工方面,對于已經患病的職工,需盡早治療,定期隨訪,預防子宮頸癌。近年來我國乳腺病發病率呈明顯上升趨勢,在女性各種腫瘤中居首位。而乳腺增生癥患癌幾率為一般婦女的2~4倍,癌變率為5%H。因此乳腺必須列入普查內容,重點防治乳腺疾患[6]。少數民族某藝術高校乳腺增生檢出率最高,達10.25%,且患者以20~35歲年齡段為主,該病的發生可能與不同年齡階段女性性激素水平高低有關系。本病防治重點應該落在青年女性身上,在藥物治療的同時,應該指導病人學會自查自檢,定期復查,如果發現腋下淋巴結腫大且生長迅速或者腫物增大等現象,需及時復查,配合其他檢查,盡早發現疾病,盡早治療,控制病情[7]。現如今,大量資料表明,婦科病發病率逐年升高,對女性身心健康造成不同程度上的影響,對此,相關部門應該采取一定措施進行防治,降低婦科疾病發病率,具體措施如下:(1)相關部門應該加大防治力度,積極宣傳婦科病,以單位為媒介,定期組織婦科病知識宣傳開設講座,強化女性的健康意識,提高女性對婦科疾病的認知程度,并介紹一系列防治措施,有效控制婦科疾病帶來的危害,為女性生命安全提供保障。(2)飲食安排,在保證患者身體所需營養成分的基礎上,要保證各種維生素、膳食纖維物質的科學攝入,以低鹽低脂飲食為主,促使患者體內各項微量元素處于均衡狀態之中;(3)衛生保健,患者要注意自身的衛生保健,保持外陰的干凈衛生,勤換內衣褲,一旦存在異常感覺應及時就醫(4)定期組織免費篩查活動,盡早發現疾病,盡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