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本實驗采用氣相色譜-質譜聯用(GC-MS)的方法測定油茶種子中角鯊烯含量。樣品經液氮研磨后,利用正己烷提取脂溶性成分,再經甲酯化反應后用正己烷定容,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檢測,外標法定量。結果表明:角鯊烯標準品在50~300 ug/mL范圍內與峰面積線性關系良好,R2=0.9944,不同種質油茶種子角鯊烯含量差異明顯(100~800 ug/g)。采用GC-MS法前處理方法簡單,靈敏度高,數據準確可靠,測定的不同油茶種質種子中的角鯊烯含量,為開發木本油料新利用方向以及高角鯊烯油茶品種的選育提供依據。
關鍵詞:油茶;種子;氣相色譜聯用質譜;角鯊烯
中圖分類號: TS227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 ? ? ? ? ? ? ? ? DOI編號: ? 10.14025/j.cnki.jlny.2019.06.016
角鯊烯是一種脂質三萜類化物,可溶解于異丙醇、石油醚、丙酮,不溶于水,在常壓下330 ℃分解[1]。角鯊烯作為所有固醇類物質的全合成前體,具有抗氧化、調節膽固醇代謝、降血糖、細胞保護、抗腫瘤等生物活性[2]。由于其良好的生物活性,在食品、醫藥、化妝品等領域被廣泛應用,但角鯊烯的來源較為單一,目前主要是從深海鯊魚甘油中提取。隨著人們環保意識和對野生動物保護意識的增強,尋找合適的角鯊烯替代來源變得十分迫切。目前發現角鯊烯的替代來源主要以植物為主,油料作物如橄欖油、茶油、棕櫚油等油脂中含有一定濃度的角鯊烯。本實驗結果可應用于油茶種子和油脂中角鯊烯的日常分析,旨在發現角鯊烯含量較高的油茶品種,為開發木本油料新利用方向及高角鯊烯含量品種的選育提供方法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油茶材料
采自貴州省銅仁玉屏侗族自治縣油茶產業示范園種質圃。
1.1.1 實驗設備與藥品 ?氣相色譜串聯質譜儀(Clarus680型 美國PerkinElmer)。
1.1.2 試藥 角鯊烯標準品:99.5%,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
1.2 實驗方法
1.2.1 標準曲線繪制 精確稱取角鯊烯標準品,正己烷定容,配置成50ug/ml、100ug/ml、150ug/ml、200ug/ml、250ug/ml、300ug/ml標準品溶液。
1.2.2 樣品前處理 精確取油茶籽0.5g,液氮研磨至粉末狀,加入200μl正己烷和500μl氫氧化鉀-甲醇(1 mol/L)溶液,震蕩3~5min,密封后放入60℃水浴30min,待冷卻后加入1ml三氟化硼甲醇溶液,60℃水浴30min,取出小瓶,待液體冷卻后加入1ml飽和氯化鈉和1ml正己烷,劇烈震蕩1min。待靜置分層后取上層液體入新的離心管中,加入1/10無水硫酸鈉,震蕩干燥,最后將提取液用正己烷定容至5ml,過膜0.22μm濾膜待測。
1.2.3 GC-MS條件 采用EI離子源,氣相色譜柱DB-23(60 m×0.25mm×0.25μm),進口溫度:230℃,傳輸線溫度215℃;升溫條件:起始溫度50℃,10min升至200℃,維持200℃ 28min后,2min升至220℃,并保持3min。
2 結果與分析
2.1 角鯊烯標準品GC-MS標準曲線
以標準溶液為橫坐標,對應峰面積為縱坐標制作標準曲線。如圖1所示,當角鯊烯濃度為50 ~300 μg/mL范圍內,其線性回歸方程Y=533.57x-3523.7,線性相關系數R2=0.9944。
2.2 實際樣品測定
采用1.2.2所示樣品前處理方式與1.2.3所示的色譜條件進行實際樣品測定,通過分析角鯊烯含量測定結果發現,42個不同品系油茶種子含量差異明顯,樣品MY027、MY062、MY101中角鯊烯的含量明顯高于其他檢測樣品,分別高達772.57μg/g,728.70μg/g,700.35μg/g,平均可達733.4μg/g,樣品MY090、MY083、MY097、MY068、MY086、MY089、MY082的角鯊烯含量在500~650μg/g,平均可達561.61 μg/g,標準差比都在7%內,精密度好,數據可信度高。
3 結論
本實驗建立了正己烷提取——甲酯化反應——氣質聯用測定多種樣品中角鯊烯含量的外標法定量的測試方法,本方法較為簡單、定量準確、精密度高。利用此法對42種油茶種子樣品的角鯊烯含量進行檢測,可以準確得出樣品中的角鯊烯含量,明確體現出角鯊烯含量較高的品種,為油茶高角鯊烯品種的選育提供依據,并為木本油料的開發提供了新的利用方向。
參考文獻
[1]吳梧桐.生物制藥工藝學[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1993.
[2]張光杰,楊利玲,等.角鯊烯開發及應用研究進展[J].糧食與油脂, 2017,12(30):7-10.
作者簡介:劉文浩,大專學歷,工程師,研究方向:森林培育、木本油料種質資源選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