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炎玨
摘要:強化公立醫院財務會計內部控制機制的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能使國有資產的安全性與完整性獲得有效保障,會計信息具有真實性,醫院財務收支呈現合法性的特點,進而有利于醫院財務工作效率的提高。基于此,本文對公立醫院財務會計內部控制機制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合理的優化措施,從而能夠使醫院的財務管理體系趨于完善,促進公立醫院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關鍵詞:公立醫院;財務會計;內部控制機制
財務會計內部控制管理在公立醫院內部控制制度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其能夠對醫院的財務狀況進行全面分析,使醫院的經濟活動呈現穩定性的特點,同時,財務報告也會具有真實性,醫院的經濟信息安全獲得有效的保障,實現公立醫院可持續發展的目標[1]。此外,伴隨經濟的飛速發展與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企業內部控制水平呈現嶄新的發展趨勢,現今《會計法》十分強調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建設的重要性,不守法經營是企業內部控制問題的表現方式之一。
一、公立醫院財務會計內部控制機制建設存在的問題
(一)領導人員的重視度較低
公立醫院中雖然具有內部控制機制,但是其對于財務會計的要求并不合理,進而使財務會計管理效率顯著降低,同時,領導人員對內部控制機制建設的重視度較低,不具有良好的榜樣示范作用,下達的命令不能產生明確的號召性,進而便使公立醫院的進一步發展受到嚴重阻礙。曹秀麗(2016)認為醫院中的財務會計決策為領導人員進行制定,致使醫院的發展效率顯著降低,醫院發展受到制約,并且財務管理工作的效率也會下降,呈現消極的發展趨勢[2]。在醫院逐漸運行發展的過程中,對于醫院領導而言,其缺乏有力的落實和監督,在未具有相應評價監督體系的情況下,醫院便處于一種不完善的發展階段中。在內部控制制度逐漸建立的過程中,其應具有相應的監督評價機制,在未具有相應的監督評價監督機制的情況下,便使公立醫院處于一種不完善的發展模式中。
(二)成本控制體系不完善
醫院成本控制過程中不具有完善的體系,內部監控系統、控制流程不具有科學性的特點,進而便會使成本控制過程中產生較多的問題,在嚴重的情況下,將會使財務資金被大量的流失,從而使醫院的穩步發展受到嚴重的影響。在醫院內部管理制度逐漸運行發展的過程中,內控管理方面存在相應程度的問題,首先,在內控管理中,其具有有效的監督制度,對于大多數公立醫院而言,其在監督過程中缺乏有效的管理職能,如內部審計缺乏相應程度的獨立性,其次,醫院管理人與員工對醫院缺乏足夠程度的認識,在認識不足的情況下,便使醫院未具備良好的管理氛圍,從而使醫院內部管理制度缺乏的規范性。最后,在風險控制意識不完善的情況下,便使醫院未具有良好的風險分析意識,進而使醫院處于一種消極的運行發展模式中。
(三)財務評價體系不合理
孫黎明(2017)認為公立醫院不具有完善的評價體系,在每一時期,評價體系不能對醫院的財務會計工作進行合理性的認識,一些公立醫院中雖然已經設置了內部審計部門,但是管理環境具有不完善性的特點,進而便使管理過程缺乏效率,醫院的發展受到嚴重的影響[3]。此外,財務人員在執行財務會計內部控制工作的時候,對控制結果不能進行公平性的評價,相應的建議也不能被高效的落實,進而不能使醫院財務會計工作與醫院的實際發展情況相吻合。在醫院運行發展的過程中,存在財務評價體系不規范的問題,評價體系缺乏相應程度的合理性,內部控制制度指在企業管理的過程中,為使企業人力資源、物質資源等處于合理化的運行狀態中,經濟處于一種完善的運行發展狀態中,醫院便需在依靠相應制度的情況下,對企業的一系列經濟活動進行相應程度的管理,在不斷管理的過程中,便使醫院形成一種比較完善的發展體系。
二、公立醫院財務會計內部控制機制建設的措施
(一)重視內部控制機制建設
王新勤(2016)認為領導對財務會計內部控制機制的重視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領導應具有良好的帶頭示范作用,并提出合理的建設性建議,進而便能使財務管理工作具有優化的發展趨勢[4]。領導應意識到內部控制機制建設的重要性,使自身成為醫院中的榜樣,并對財務會計內部控制工作的重要性實施良好的宣傳,進而便能使內部控制機制建設獲得合理的優化,內部控制機制的應用效率獲得大幅度的提升。醫院需強化內部控制意識,在醫院逐漸發展的過程中,應強化內部控制意識,在內控意識逐漸提高的過程中,便能使醫院管理人的風險意識逐漸增強。同時,當醫院產生各種問題的時候,企業管理人及員工會具有一定的內控管理意識,具有相應的價值理念,理念中會包括風險評估等意識。進而在公立醫院不斷運行的過程中,在具有相應的內部控制意識的基礎上,將能使醫院處于健康的發展趨勢中,使企業朝著積極的方向不斷運行。
(二)完善會計內部控制機制流程
醫院中的內部控制機制流程應獲得全面完善,不僅需與醫院的財務監督工作具有緊密的結合度,而且還應與多種控制制度具有緊密的聯系,從而良好的內部控制機制流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領導應對每一名工作人員的崗位職責具有合理的認識程度,工作人員在具體的權限范圍內合理的落實各項工作,醫院還應具有合理的輪崗制度,進而能夠具有良好的制衡效果,使醫院財務工作受到的影響程度較少,并應對監督與審批工作具有嚴格的落實程度,從而能夠使內部控制制度獲得穩步性的提高。此外,領導應對階段性的財務工作具有相應程度的指導作用,從而便能具有完善財務會計內部控制機制、強化控制活動、加強內部監控的效果,在醫院不斷發展的過程中,針對醫院發展過程中產生的各種問題,管理人便應強化控制活動,加強內部監控。在此基礎上,在管理人具有正確思想觀念的情況下,而且在對醫院發展情況具有相應程度了解的基礎上,會對醫院的整體運行情況進行相應的判斷,從而使醫院具有發展的動力。進而使醫院處于良好的氛圍中,在強化控制活動、加強內部監控的時候,公立醫院將被注入源源不斷的新鮮血液,使醫院具有頑強的發展動力。
(三)建立完善的業務活動體系
何楚文(2016)認為合理的業務活動體系能使工作人員依照規定準確的開展各項工作,進而使內部控制機制具有規范化的要求,工作效率獲得明顯性的提高,同時,財務會計工作應具有真實性的特征,工作人員應對會計資料進行認真的分析,并對會計信息進行認真的審核,從而產生財務問題的頻率會逐步降低[5]。此外,需使公立醫院財務賬簿具有法律性的特征,在參照法律法規的基礎上,合理的制定賬冊,從而使醫院的經濟效益獲得大幅度的提升。并且應合理的執行財務管理制度,在醫院財務會計工作具有有效性的基礎上,便能使醫院的工作效率獲得穩步性的提升,同時強化內部審計職能,在醫院逐漸發展的過程中,針對其運行過程中產生的各種問題,領導便需強化內部審計職能,使醫院各種活動處于被監管的狀態中,進而進行相應的審計。
在不斷強化此職能的過程中,將使醫院的經營管理模式不斷規范,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在此基礎上,醫院財務氛圍將會被不斷的轉變,在此種情況下,醫院會具有新的發展態勢,呈現新的發展模式。此外,管理人在對醫院業務進行相應分析的基礎上,針對醫院發展的實際情況,對信息披露等有關事宜進行一定程度的評價,在逐漸評價的過程中,使醫院管理逐漸走上正常的運行軌道。同時,在內部審計監督的規定中,對工作人員的工作內容與責任進行相應程度的規定,針對醫院發展過程中產生的問題,領導應編制相應的審計工作制度,在制度被落實的基礎上,審計人員應對每個部門的工作進行監督,在監督的基礎上,對工作中產生的各種問題進行不斷總結,在總結的過程中,使醫院內部制度逐漸完善。
三、結論
綜上所述,對公立醫院財務會計內部控制機制進行合理的強化,建立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便能使會計信息與管理信息的質量獲得大幅度的提升,不同崗位與部門間具有相互制約的特性。不僅能使國有資產的安全性獲得大幅度的提高,而且能使公立醫院的競爭力穩步增長,對醫院具有現實性的發展意義。在公立醫院不斷完善財務會計的考評與監督機制的情況下,便能夠使內部控制方案被有效的落實,內部控制機制具有良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李偉榮.淺析加強公立醫院財務會計內部控制機制建設的思考[J].財經界(學術版),2016,11 (20:98-99).
[2]曹秀麗.加強公立醫院財務會計內部控制機制建設的思考[J].商業故事,2016,12 (09):84-95.
[3]孫黎明.加強公立醫院財務會計內部控制機制建設分析[J].財經界,2017,12 (16):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