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工業的不斷發展,建筑行業的發展速度依舊在不斷攀升。科技的不斷進步也在促進著這一發展過程,但是科技飛速發展的同時也是一把雙刃劍,它也帶來或者引發了一些問題。而建筑行業一直以來存在的安全問題,在科技的進步下日益嚴重。科技的發展帶來新的技術,新的技術帶來專業度的增加以及工程的日益復雜化等問題,使建筑的安全成為目前最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本文通過對現有安全管理化模式中存在的問題出發,探析符合現在時代發展的合理、科學的安全管理模式的建立。
【關鍵詞】建筑安全;管理;建立
建筑行業一直是國家發展的有力推動者,國家不斷發展的同時也推動著建筑不斷改革,對建筑的要求更高。尤其是在如今的時代,高層建筑比比皆是,建筑行業的工序越來越復雜,安全方面的隱患日益加重,要求在施工中安全標準化管理的向大眾普及,更加合理地對其建設,從而更好地服務于整個建筑工序過程,促進發展。
1、目前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
1.1意識不到位
在目前的建筑過程中,安全雖然一直被考量,但是對其的關注度不強,施工人員的首要目標是完成今天的工作量,輕視甚至忽略施工過程中的安全隱患。意識不到位不單是施工人員的不到位,還有施工單位的意識不到位。工程在開始設計的時候設立了專門的安全管理,然而在實際運用中生搬硬套,不考慮施工環境等影響,導致安全管理徒有其名,無法很好地解決安全問題。
1.2管理力度不夠
建筑的安全管理不單是動員工作人員加強意識,更要時刻注意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安全問題也存在于技術層面,在安全標準化的管理流程里面,對于每一個進行的階段都要進行風險預測和安全考量,這是首要步驟。其次還需要督促工作人員嚴格按照要求做事,最后對每一個階段的完工程度進行安全性考量。在目前的現狀中,管理人員在管理過程中雖然三個方面都涉及到,但是每一個步驟都管理不到位,缺乏有力的措施,整體模式運行散漫無章。
1.3管理的滯后性及不完善
建筑的管理模式多數以原本的模型作為參考,甚至直接套用,導致建筑行業不斷進步,設備等不斷更新,但安全的風險預警方式一成不變,管理滯后,安全存在諸多隱患。新工業的發展對安全管理模式有了新的要求,而舊的模式與新工業的硬匹配只能導致管理與現實出現脫離。
在目前整個安全管理模式中并非是一個統一的整體,這個系統存在殘缺,缺少合理有效的獎懲措施。施工本來是一個較為漫長的過程,對任何一個人都是耐心的考驗,使在施工中出現不服從管理的情況。因為缺少合理的獎罰措施,使員工更加肆無忌憚。對于一些不遵守管理的工作人員需要進行相應的處罰,對于表現優異的工作人員需要獎賞,從而減少人為導致的安全風險。
2、建立標準化安全管理的措施
2.1建立完善的安全標準化管理模式
2.1.1安全標準化管理模式過程分析
安全管理不只是出現在施工的某一個階段,而是貫徹始終。首先,在施工前需要對施工所處的環境和地理進行分析,檢測出自然因素導致的安全風險,比如地質松軟的高坡泥石流,還有地震等,這些在施工中都會導致大型傷亡出現。所以,在前期地質勘測的時候就要進行風險預估,再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
其次,在準備工作中,也要注重安全意識的灌輸過程,加強員工對所使用技術的熟練掌握,以及防范施工中潛在的各種安全隱患,比如可以舉辦定期安全知識講座,對所有施工中參與的人員進行全面的安全普及,加強人員的安全意識。尤其是企業的認知,對于安全管理模式要理性、科學的對待,雖然完善合理的安全標準化管理的建立比之前的模式需要更多的投入,但是這并不是一種浪費,相反,妥善的模式能夠給企業帶來長期的效益增長,減少安全成本。
接著在每一個階段施工中,施工單位都要建立相應的管理部門,專門劃分安全管理檢測,要時時檢測施工進度,探查已存在風險的安全性和新風險的出現,從而保證安全管理的時效性。
最后,需要建立適宜、科學的獎懲制度。建筑行業的施工多是按年來計算,工期較長,需要一個規范的系統來整合,而為了保證整個過程順利實施,獎懲是最簡單的穩固模式的方法。通過對錯誤行為的批判、對正確行為的鼓勵,推動整個過程向前驅動,完成最后的工序。
2.1.2細化管理
整體的施工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工程,涉及到多方面的工作性質,單獨靠一個模式無法滿足多樣化的需求,也無法覆蓋所有邊邊角角。所以在進行安全標準化管理的時候,需要將其細分在每個板塊,結合每個板塊的特點,對模式進行修改或者補充,使其演化成最適合該板塊的運用模式。而每一個板塊組合后,又重新變成了一個安全標準化管理系統。
2.2政府強有力的手段
2.2.1加強政府監管
整個工程的監管分為單位自身監管和政府監管,政府在監管工作中要保證公正性,對于所進行的建筑工程,不單是檢測完工的質量,還有施工過程中安全追蹤。除此之外,政府在監管的時候需要從實出發,現在一些工程在這一塊出現的問題是只做表面功夫,在得知有上面的人來檢查時,提前準備好各種假象,監管人員監管松散的情況下很容易被麻痹,從而出現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現象,安全問題層出不窮。所以,監管部門在履行監管工作的時候需要以事實為依據,采集正確、真實的數據,從而對整個工程安全系數做出合理的評估,更好地給施工單位提出建議。
2.2.2設立安全管理標準
施工中的安全管理標準需要制定一個最低標準,這種方式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整個建筑行業安全不達標的問題,通過強制手段減少風險發生概率。其中,管理的指標設定是一個難題,需要結合整個行業和發展現狀制定一個最合理的標準刻度。
結語:
安全問題這幾年日益被重視,建筑行業作為一個較高危的行業,安全的標準化管理刻不容緩。同時由于建筑的特殊性,也使安全管理模式的建立不單是靠某一個法則或者某一個人建立,它需要施工人員、單位和政府一起努力構建一個科學合理的安全管理模式,從而更好地推動建筑行業的發展,進而推動社會更好地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大振.建筑安全標準化管理方式分析[J].建材與裝飾,2016(1).
[2]鄭如佳.建筑安全標準化管理模式的分析[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6(22):250-250.
[3]樊哲.關于建筑安全標準化管理模式的分析[J].中國標準化,2017(4).
[4]趙強.簡析建筑安全標準化管理模式[J].低碳世界,2018,No.180(06):136-137.
作者簡介:
石鈞斗,河北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河北保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