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雨同 龔文凱 黃桂林 楊嫄嫄 萬玲 楊玎
【摘要】本文先對多孔水泥混泥土材料進行簡析,然后在水灰比、集料級配以及孔隙率等相關基礎上,詳細分析與闡述多孔水泥混凝土材料的強度性能。
【關鍵詞】多孔水泥;混凝土材料;強度性能
在經濟社會進步之下,建筑業也獲得了理想成績,這讓工程施工中所使用材料不斷增多。混凝土在施工的使用比較廣泛,其強度關乎工程質量。多孔水泥混凝土是水泥、骨料、水以及外加劑配置,不同成分需要按照不同比例來配置。把這種材料使用在工程施工中,不但能夠有效排水,同時還能夠降低噪音,降低污染,實現文明施工目標。因此,對多孔水泥混凝土材料強度性能進行研究有一定現實意義。
1、關于多孔水泥混凝土材料
多孔水泥混凝土是由集料、外加劑、水泥等依據相應比例而配置的。這種材料在配置中,主要是將級配或者是粗集料來制作骨料,其中骨料顆粒之間經過薄層水泥漿體膠結之后構成骨架結構。在多孔水泥混凝土中沒有細料,所以可以構成一定的空隙率,并且有著優質的透水性能。在很多工程項目的施工中,混凝土材料都被大范圍使用,主要是在一些表面層的施工中運用,所以當工程在投入使用之后,混凝土層會承載來自于外在的力量。在承受外界的重力和壓力時,多孔混凝土材料經過骨料和骨料之間的膠結點可以傳輸外在力。所以,在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混凝土材料的制作需要結合工程的實際需要,在配置多孔水泥混凝土材料的時候,需要盡量保障多孔水泥混凝土孔隙率,提升多孔水泥混凝土強度,將其使用在工程的施工中,注意增加膠結層面積與厚度,這是其中的重點。而在使用多孔水泥混凝土材料進行使用之前,要進行配比實驗,要能夠配置出高性能和高強度的多孔水泥混凝土材料,這樣才能夠保障工程的施工質量。
2、多孔水泥混凝土材料的強度性能
使用在工程中的混凝土材料,在施工之前都必須要進行配比實驗,不同的成分占據整個材料多大的比例,這些都要經過實驗,進而保障混凝土材料性能,使其能夠滿足工程施工要求。多孔水泥混凝土材料也是如此,在使用之前要經過實驗多其強度和性能進行研究,這樣才能夠找到最佳的配比方式,保障多孔水泥混凝土材料的強度與性能,使其能在工程施工中發揮巨大作用。
2.1水灰比
在多孔水泥混凝土材料配置中,水灰比對材料的強度有一定的影響。水灰比對材料漿體流動性有一定影響,因為漿體能夠有效的包裹住集料,使其不會出現流動現象,所以也間接影響了材料的強度與連通孔隙率。在配置實驗過程中,若是使用4.75到9.5毫米的單一粒徑粗集料,目標孔隙率是18%,水灰比變化是0.2到0.3,變化間隔是0.02,經過搗實成型之后做好標準養護工作,接著測試材料的強度。在水灰比在0.2到0.28增加時,材料的抗壓與抗折性能有一定增加。在水灰比相對低的條件下,水泥早期水化反應速度慢。而在水灰比超出了0.28的時候,材料的抗壓與抗折強度都會下降。這主要是因為水灰比到0.3的時候,漿體流動性加大,水泥包裹石子時不均勻,導致水泥粘結效果降低,進而導致多孔水泥強度性能降低。所以,在配置多孔水泥混凝土材料時,水灰比最好控制在0.28。
2.2集料級配
在工程項目的施工中,混凝土材料的作用在水泥和集料膠結面接觸點傳遞外在力。所以,各種級配集料對材料的性能土強度也有一定影響。在實際工作中,經過對多種不同級配的材料試件進行強度測試,其中實驗對象目標孔隙率是18%。使用室內搗實成型方式,做好養護工作。經過實驗能夠得知,在目標孔隙率不變的基礎上,材料強度相對較低,這樣也表示了材料只是靠改變集料配來提升強度是不可能的,所以需要加入增強劑。不同級配試件強度測試中可以看出,各個級配試件水泥和集料膠結面積差別不大,只是讓受力面積更加接近,這就表示在孔隙率一定時,不同級配的材料強度差別不大。
2.3硅灰
在材料配置中加入硅灰,經過相關的實驗對比可以發現,加入硅灰的材料不但漿體比較粘稠,顆粒包裹相對均勻,并且強度也有顯著提升。在實驗過程中使用4.75到9.5毫米的集料,目標孔隙率是18%,同樣使用室內搗實成型方式,并做好養護工作。經過實驗結果能夠發現,硅灰加入對混凝土材料的7d、28d強度都有一定提升。并且在硅灰加入量提升之下,強度也會隨著提升。加入少時,強度提升效果不太強。在加入量是6%時,28d抗壓強度最大可以達50MPa,在加入量是6%之上時,抗壓強度相對穩定。硅灰加入對材料強度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在加入量增加時,7d強度也有一定的增加,且28d強度也有較為明顯的提升。在加入量是8%的時候,抗折強度最大,但是和6%加入量的抗折強度相比,其增加的幅度并不是很大,所以在硅灰加入量在6%以上的時候,材料的抗折強度更穩定。因為硅灰顆粒相對較細,可以在材料的配置中補充空隙,讓骨料和水泥之間的粘結性更強,進而材料強度性能。但是硅灰填充性能也導致材料一些空隙的堵塞,進而降低連通孔隙率,影響了排水效果,這對于工程施工而言是極其不利的。因此,經過這些分析,并且在經濟的角度上思考,在制作多孔水泥混凝土材料時,硅灰的加入量盡量控制在6%,以此來保障材料的強度性能,從而保障整個工程施工質量。
2.4孔隙率
孔隙率對材料的強度性能也有相應的影響,在開始使用之前使用一定粒徑的粗集料,在室內制作材料試件。其中目標孔隙率分別是15%、18%、20%、22%以及25%,且試件7d、28d抗壓強度與抗折強度測試會有一定的變化與不同。當空隙率增加時,混凝土材料抗壓強度和抗折強度都有所下降,材料可以使用圖像處理的方式,從中獲得的孔隙率與目標孔隙率相差不大。使用這種方式測試材料孔隙率,能夠知道連通孔隙率和孔隙率之間的差別不大。由此可以證明的是,單一粒徑多孔水泥混凝土連通性相對較好。所以在制造混凝土材料時,還需要合理控制與設置材料的孔隙率,從這方面也可以保障材料強度性能。
結語:
在工程項目建設中,多孔水泥混凝土材料的強度性能測試和研究十分重要。在實際工作中,要在水灰比、孔隙率以及硅灰等方面入手,從多個角度上出發,對材料的強度性能進行測試研究。并且在其中尋找最佳的配置方式,合理控制各成分所占的比重,盡可能提升材料的質量,從而提升多孔水泥混凝土的強度性能,在此基礎上有效保障工程項目的施工質量。
參考文獻:
[1]舒家琪.多孔水泥混凝土材料強度性能研究[J].交通科技,2016(1):134-136.
[2]李祥順.多孔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設計對其強度的影響[J].山東交通科技,2017(3):83-85.
作者簡介:
習雨同,國網江西省電力有限公司建設分公司,江西南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