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建筑工程行業的深入發展,對深基坑支護施工也提出了更加具體的要求。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護不僅對建筑的質量有著重要影響,同時也能決定建筑工程的使用壽命,因此,加強深基坑支護結構設計與施工工藝流程應用合理性是確保支護效果的重要方法。本文作者從當前建筑工程的實際情況出發,探討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的要點,希望能對相關行業起到一定的啟發作用。
【關鍵詞】建筑工程;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
深基坑支護結構作為建筑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施工技術是否科學合理決定了施工質量是否能夠滿足實際需求。在進行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的研究中,應該從當前深基坑支護施工中存在的問題入手,對于深基坑支護結構施工要點進行深入的分析,并找到有效的質量控制措施,從而全面提升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應用的合理性與科學性,促進我國建筑工程行業的深入發展。
1、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
1.1地下連續墻支護施工
地下連續墻支護施工實際上是運用施工現場的機械設備,在整個工程的護壁以及建筑工程的整體邊緣位置進行放線和深槽的開挖,深槽的寬度不宜過寬,同時將鋼筋組成的籠體放入深槽進行吊放,確保整個深槽與鋼筋籠能夠與混凝土共同組成一個連續的墻體,用來對整個工程結構進行支撐和保護。地下連續墻支護技術具有節約原材料、施工進度較快、對工程主體造成的震動幅度較小等天然優勢。在現場施工作業時,應根據施工現場的具體情況建立逆作拱墻支護技術,通過這種技術將深基坑內形成的結構進行有效支護與固定,同時沿著深基坑的內側進行分項混凝土抹勻作業,讓深基坑的側壁能夠有效為整個結構提供足夠抗剪力與抗壓能力,同時也能保證深基坑結構的整體性和完整性。地下連續墻支護技術是當前應用在建筑工程中最常見的深基坑支護技術,能夠有效的提升建筑工程的穩定性,防止由于深基坑開挖對周圍建筑物造成的擾動,有著更好的結構穩定性,目前已經廣泛應用于高層建筑施工的深基坑支護施工中[1]。
1.2土層澆筑施工技術
在深基坑的實際施工中,經常會出現深基坑應力不足,無法根據上層建筑起到有效的深基支護功能。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采用土層澆筑施工技術。土層澆筑施工技術主要在于在深基坑內填入足夠強度的混凝土,使其能夠產生更強的應力和穩定性。首先測量深基坑的尺寸,根據建筑物的實際設計需要設置好各個澆筑點,接著使用移動鉆孔車對各個澆筑點進行鉆孔作業,然后將水泥漿通過機器作業噴入澆筑孔中[2]。澆筑孔的深度不宜過大,以免破壞工程的整體結構。可以使用錨桿進行鉆孔位置的標注。混凝土水泥漿要根據工程的實際需要進行配合比的確定,同時在拌和過程中要注意沒有雜質摻雜進入混凝土漿中。在澆筑過程中要遵循自上而下,自左而右的灌漿順序,漿液灌滿澆筑孔時停止即可。這種施工技術的優勢在于能夠為深基坑內應力不足的軟土組織提供替代物,加強整個深基坑的應力。同時施工的安全性很高,工藝也相對簡單;缺點在于澆筑孔深度和位置的確定,需要通過測量人員的大量測算來決定,一旦澆筑孔深度過深,會破壞工程整體結構的穩定性;澆筑孔深度過淺又起不到土層澆筑的基本作用;而澆筑孔的位置也很難通過簡單的計算確定[3]。
1.3鋼板樁施工技術
鋼板樁支護技術是深基坑實際施工中較為簡單易行的技術,它是先選取剛度合適的熱軋鋼作為支護的材料,將其與鋼板固定,從而形成鋼板樁,將鋼板樁打入深基坑中就完成作業了。這里需要注意的是使用鋼板樁施工技術作業的深基坑深度一定要有足夠的深度,一般都在5米以上,鋼板樁的長度與寬度需要根據深基坑深度進行測算和調整。鋼板樁結構的主要受力面為體型,其主主體結構為U形。鋼板樁結構不僅能為深基坑提供支護系統,還能為深基坑抵擋土壤流動、水分侵蝕。鋼板樁結構改善了深基坑整體的受理結構,提高了深基坑的承載能力與穩定性。鋼板樁技術也存在著相應的不足,首先它的應用范圍十分有限,因為鋼板材質的原因,鋼板樁極容易因為周圍水文地質的因素造成內部破壞;其次它的成本較高,對于熱軋鋼與鋼板的貼合需要一定的技術性。鋼板樁支護技術通常應用于建筑物高度達30米以上的建筑工程。
2、建筑工程中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應用要點分析
2.1做好排水工作
深基坑支護施工中,地下水對深基坑支護施工有著較大的影響。如果基坑內的土層有著較高的滲透系數,一般會采用井點降水法進行土體處理,這種方法不僅施工簡單,而且成本較低。另外,這種方法也能有效的改善土體的物理性質,減少支護結構變形的情況,能夠為深基坑支護結構提供全面的保護,確保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如果基坑的土體滲透系數較小,一般會采用止水帷幕法進行排水處理。止水帷幕法利用了高壓噴管注漿技術以及深層攪拌樁施工技術,整個施工工藝流程成本較低,而且能夠取得良好的降水效果,在基坑支護施工中有著較為廣泛的應用。單就基坑支護結構而言,設計人員不僅要關注基坑內部水對結構造成的影響,同時還要重視地表水的影響,地表水一般利用排水溝渠或者集水井等建筑設施進行排水處理,從而使深基坑支護結構施工能夠順利的進行。
2.2規范基坑開挖工序
建筑工程的深基坑開挖工序一般需要分兩次進行。在進行基坑支護方式的選擇時,要考慮到施工建設地點的土質情況、水文地質條件以及其他施工條件等,確保深基坑施工支護結構能夠科學合理的選擇。在進行深基坑的開挖作業時,相關技術人員應該采取先邊后中,先淺后深的順序進行,在機械作業無法進行的區域,應該采取人工作業的方式。另外,在進行基坑開挖的過程中,施工人員必須嚴格按照施工設計要求和我國現行的施工標準以及相關規范進行作業,有效的控制基坑的深度,防止出現基坑深度過深或者過淺的情況。如果基坑開挖的范圍與樁體較為接近,則應該選擇人工開挖的方式,防止機械設備在開挖過程中對于樁體造成損壞。基坑開挖工序中,要做好相應的防水工序,防止地下水滲入基坑引發的多種問題。常用的防水措施是進行排水溝渠的修建,從而進行地下水流向的引導[4]。
結語:
隨著建筑工程技術體系的不斷成熟,深基坑支護技術作為建筑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得到了深入的發展。這更要求建筑施工人員能夠認真對待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的應用,根據施工的實際情況和要求進行設計方案的調整和優化,從而提升技術應用的科學性與合理性。同時,建筑企業應該對施工設計進行深入的審查,做好技術交底工作,及時發現施工中存在的問題并解決,進而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質量,推動我國建筑行業的深入發展。
參考文獻:
[1]齊運闖.建筑工程中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分析[J].技術與市場,2017,(7):274-275.
[2]鄒洋.建筑工程中的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分析[J].江西建材,2015,(14):99-99,104.
[3]曹英俊.建筑工程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實例分析[J].現代鹽化工,2016,(6):72-73.
[4]王鐸.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分析[J].科技風,2016,(20):70.
作者簡介:
王超,河北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河北保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