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麗鄉村”是當下鄉村建設的主流理念,主要強調要合理的開展鄉村規劃,防控原有粗放型管理下的亂搭亂建無序環境;其次,要保護鄉村自然生態環境,避免對環境的破壞,合理的處理人們的生產生活垃圾,保護環境,避免環境破壞引發的一系列負面問題,要保證道路清潔干凈,保持和諧人與環境關系;其三,注重鄉村社會管理,讓其保持良好人文環境,構建和諧友善的鄉村精神文化環境。在此概念下進行鄉村規劃,可以有效的縮小城鄉差異,提升鄉村民眾的生活水平,讓鄉村社會發展更具有前景。
【關鍵詞】城鄉規劃設計;美麗鄉村;規劃
美麗鄉村要求合理布置鄉村建設,檢查其是否與發展情況相符。從前臟亂差是人們對鄉村產生的深刻的印象,怎樣改變這樣的印象,需要大家共同奮斗,在對自然環境有效保護的過程中,還必須高度統一人與自然。不能輕視對鄉村開展的社會管理工作,精神文明工作的強化對于鄉村人文環境的創造發揮了重要作用。
1、規劃主旨
1.1 堅持以人為核心
在城鄉整體規劃中雖然鄉村建設已經是重要組成內容,一定程度推動了城鄉統籌發展,但在建設過程中絕不能忽視農民的意愿,比如若在建設操作中忽略了農民自身權益,將直接影響農村的健康發展以及限制農民提高生活質量。因此,建設工作應當切合實際情況,理論與實踐密切聯系,高度重視農民的生存發展需要,最大程度保護農民的權益。
1.2 改革農業發展結構
經濟基礎對上層建筑的穩定發揮了決定性作用,幫助農民改善生活質量就是建設發展農村經濟。我國在發展農村經濟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即單一化的產業構成,過度耗損資源,基本上都是粗放型的經濟發展模式。為了大力建設美麗鄉村,在堅定不移落實聯產承包制度的基礎上,還要對農村經濟潛能充分開發,幫助農村提升生產水平,創新應用循環經濟,使利用資源效率逐步上升,逐步轉化上游產業形成的廢物,使其作為下游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原材料。努力開發城鎮經濟,合理分配使用多余勞動力,為農村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科學使用土地,并不斷提升其使用效率。
1.3 高度重視生態環境
在建設美麗鄉村的過程中應當嚴格遵守大自然的基本生存法則,不遺余力地保護生態環境。憑借全方位展會自然的農村生態環境特色,以及人文生存環境等,不斷擴大建設宣傳。在具體操作中,需要高度綜合所有可以利用的資源,共同升級改善農村的生存環境,通過協同發展不同工程,進一步推動農村生態環境的良性發展。
2、城鄉規劃設計中的美麗鄉村規劃具體操作
2.1 合理規劃建設用地
美麗鄉村的關鍵點要落實在人的居住環境建設上,要合理的運用好土地做好村莊建設工作。要注重村民住宅、公共設施、鄉鎮企業與公益工作建設的調和與合理布局。要依據專業流程要求做好各環節的規劃審批與許可證的獲取,保證建設工作的有序開展。在建設中要保持良好的建設秩序,維護農民基本權益,確保良好的鄉風維持。保持工作程序的簡化,為規劃工作提供更多的便利,要保證工作效率的推進。要維護事情開展前后的各項服務優化,在建設工作的制度設計上要充分的考慮到實際情況,讓制度管理符合實際情況。對于需要對農業用地使用建設的,需要按照流程做好手續辦理與許可證的申請,避免隨意的占用農業用地。
2.2 注重宣傳工作的開展
要做好美麗鄉村規劃的宣傳工作,通過宣傳來引導農民積極的配合工作開展,提供更多的輔助力量支持,減少工作推進中的阻力。讓農民意識到美麗鄉村的規劃有利于每個人和每個家庭,規劃工作的有序開展是造福所有農民,阻礙工作的開展則是有害于所有人。讓當地農民能夠積極的配合工作開展,讓政策更好的惠及每個人,讓農民真正有獲得感。要做好建設工作的監督審查,對于違規問題要及時清除。對于違法亂搭亂建者,不可以進行許可證與房產證的辦理,同時要責令限期整改,堅持不改者要嚴格執行拆除處置,要讓美麗鄉村規劃的推行有序進行,避免其他因素構成的干擾。要充分的推行一戶一宅,有效的保證鄉村規劃在實際環境布局上的和諧性,讓美麗鄉村的內在價值得到凸顯。
2.3 優化生態環境水準
要充分的整合原有的生態環境資源,做到保護的同時也需有效利用。要拋開原有粗放型管理模式,充分的挖掘農村的精神文明內涵與生態環境優勢。要注重環境保護意識的宣傳教育工作,加強農村民眾全體的環境保護水平。讓新農村建設工作能夠得到基本的生態觀支持,可以通過農村廣播、宣傳冊發放以及村干部走街串巷的針對性宣傳教育手段開展,讓環保意識教育針對農村實際情況做針對性調整。要做好環境保護制度的健全建設,要注重環保工作小組的建設,實地的監督農村具體的環保問題整改,落實鄉村環保工作的實際成效。要注重建設的環保建設,保證精細化管理,避免粗放型管理下的資源浪費與環境污染。要注重合理的利用鄉村的可再生資源,例如太陽能資源等,有效的推行綠色環保理念。
2.4 注重循環農業的發展
鄉村農業發展是其主要發展資源,要運用好現有的農村自然環境資源、土地資源,發展循環農業,減少農村廢物的產量,讓資源優化配置的發揮各自價值。要充分的運用現代技術來改善原有的低效能農業發展模式,讓鄉村資源能夠得到有效的轉化利用,減少農業成本的同時,提升農業生產效益。例如將植物種植與家禽養殖一起進行,家禽糞便可以供植物生長營養所需,植物的產生的糧食可以作為家禽養殖的食物,可以減少了垃圾產生的運輸成本與污染成本,同時有助于節約農業本身需要的成本資源。同時要注重本地勞動力的利用,將農村閑置勞動力運用到實際的農業生產中,讓本地資源得到優化配置。
結語:
城鄉規劃設計中美麗鄉村的規劃設計需要依據實際情況出現,同時要關注整個社會的變化潮流,運用科學的管理方法來促使規劃的最大效益,讓農民有獲得感,讓農村經濟得到有序的發展,保護生態環境資源,達到資源優化配置,讓農村擺脫貧困落后的老印象。尤其是現代旅游經濟的大發展,人們對旅游的需求量不斷提升。鄉村旅游資源可以服務全國民眾,也可以為周邊城區市民服務,讓旅游者有更好的旅游體驗,鄉村經濟也會由此活躍,有效的讓鄉村勞動力得到更多的資源運用,改變鄉村整體面貌,讓鄉村發展趕上新時期全國發展的浪潮,縮小城鄉之間的差距。
參考文獻:
[1]杜可成.城鄉規劃設計中的美麗鄉村規劃簡述[J].住宅與房地產,2018.
[2]李琦.城鄉規劃設計中的美麗鄉村規劃探微[J].綠色環保建材,2018.
作者簡介:
靳曉麗,山東碧海建筑規劃設計有限公司,山東日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