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曉燕
【摘要】超高層辦公建筑交往空間有很多,如首層、空間及地下大堂空間、中庭空間、走廊空間等,不同空間規(guī)模大小及具體設計不同,但其基本職能相差無幾,都是為辦公人群提供交流活動和休息娛樂場所。這種在交通職能、景觀職能及休閑職能方面滿足要求的交往空間比較受辦公人群青睞,對此,在進行超高層辦公建筑的交往空間設計時,應當秉持相應設計理念,做好空間設計,使這三種職能都得到有效發(fā)揮。
【關鍵詞】超高層;辦公建筑;交往空間設計
超高層建筑垂直空間規(guī)模較大,數(shù)量較多,但其也不具備水平空間的一些優(yōu)勢,為了使其滿足不同人群的交往活動要求,在進行交往空間設計時,應當揚長避短,使設計面更加完善。在不同的空間中,人群的行為模式和特點均不同,對此還要做好觀察研究工作,使各種空間的各種職能都同時得到滿足。本文主要針對超高層辦公建筑交往空間設計進行探討。
1、超高層辦公建筑交往空間設計理念
主要包括兩種,其一綠色環(huán)保理念。超高層建筑優(yōu)勢諸多,但無論其建設過程還是應用階段,都會帶來巨大的環(huán)境問題,所以在交往空間設計中,要有效避免該問題,使其應用的設施或其他設計不會制造更多的環(huán)境問題。在設計的過程中,可以從優(yōu)選材料,合理配材及設施選擇等方面入手,減少環(huán)境問題。其二以人為本理念。辦公建筑交往空間主要為整座建筑樓中形形色色的辦公人群服務,如果其功能不能滿足這些人的心理和生理需求,交往空間的利用效率則會大大下降[1]。所以需要站在人群的角度上考慮設計事項,使其能減輕人的壓力,為其創(chuàng)造輕松交往氛圍,使其感到舒適。交往場所中的設施和景觀布置也要遵循以人為本原則,使其能符合人的工作和生活要求。
2、超高層辦公建筑交往空間設計
2.1大堂空間設計
超高層建筑對大堂空間數(shù)量有要求,為了滿足超高建筑的交往疏散需求,這種大堂空間數(shù)量不能太少,規(guī)模面積不能太小,另外其還要滿足多元化、立體化、與交通網(wǎng)絡一體化要求。大堂空間包括首層、地下及中空大堂空間三種,每種空間的行為模式都不同,在設計的過程中,應根據(jù)這些行為模式,做出合理設計。其中首層大堂空間是穿越逗留場所,其需要滿足交通職能,使建筑內外人群能順利無阻通過該空間,該空間需要與城市聯(lián)系在一起,所以其空間大小要滿足要求,另外其要具備導向功能,使人能在該空間中順利快速找到自己的目的方向。該空間還要滿足信息咨詢要求,主要將辦公樓與外界人員聯(lián)系起來,使各種咨詢服務或拜訪手續(xù)順利進行。作為交往空間,其基礎設施的舒適性與穩(wěn)定性也要滿足要求,最后該空間規(guī)模較大,需要利用景觀設施來消除空曠感,營造美觀感,所以需要設施展示與觀賞設施[2]。空中大堂則主要起到分流作用,所以其空間容納量要滿足密集人群量要求。可以在此處設置門禁和安保,保證交往空間的安全性。在該空間中,會設置裙房中部、頂部及塔樓中部區(qū)域,同時還要考慮到這些區(qū)域的私密性和基礎功能。
2.2中庭空間
該空間兼具室內外兩種空間的特點與功能,所以比較受交往人群青睞,其設計風格應開敞明亮,輕松活潑。中庭空間可以使內外空間得到有效過渡,使人不會有不舒適的感覺。其還可以使整個建筑空間更加多元、豐富有層次。中庭空間類型有多種,無論是哪一種,都要做好采光通風設計,使其不會營造出閉塞陰暗環(huán)境,還要具備完善的導向功能。在尺度設計方面,使其處于適宜狀態(tài),如此其會給人舒適的感覺,在位置形狀方面,也要使其滿足辦公人群交往要求。另外還要遵循節(jié)能環(huán)保原則,合理設計基礎設施和功能設備,使其能源利用率提高。
2.3室外公共空間
該空間將建筑與外界城市聯(lián)系在一起,會對人的各種感官產(chǎn)生影響,其可以滿足辦公人群的必要性、自發(fā)性及社會性活動要求。辦公人群在此處的行為方式有步行、停留、小坐等,基于這些要求,還要合理設置相關的基礎設施和景觀,使這些設計事項起到調節(jié)人群心情,方便人出行作用[3]。這些公共空間類型有多種,如廣場、庭院、道路或景觀小品,對此應當針對每種類型的各方面進行合理設計,使其尺寸和可觀賞性及基礎作用滿足要求,使其體量與尺度協(xié)調,滿足各種過渡連續(xù)關系要求,如在城市交通連續(xù)方面,還要通過整合各種機動交通方式使人群出行更加方便。
2.4走廊空間
該空間具有交通、導向、交往活動功能,在設計該空間時,還要使?jié)M足這些功能要求,其形態(tài)可以體現(xiàn)出多元化特點,利用轉折或尺寸變化來提升走廊的功能優(yōu)勢,在尺度調整設計方面,還要考慮到交往人群的感受,使其感到舒適,作為交往空間,其規(guī)模一般不能太小。在設計該空間時,還應將其與天橋結合起來,使走廊應用率提升。走廊采光和通風還要滿足要求,使其盡顯人性化優(yōu)勢,如此其舒適度和使用頻率才能得到保證。此外還要將走廊空間設計與核心筒設計結合起來,使走廊圍繞核心筒作環(huán)形布置,這可以提升走廊的多元化和豐富性,使其帶給交往人群更多的空間體驗[4]。對于超高層建筑來說,還可以將走廊與旋轉而下的樓梯結合起來,使走廊四通八達,充滿趣味性。
結語:
不同空間人群的行為模式?jīng)Q定了其功能組成和設計方法,在進行超高層辦公建筑交往空間設計時,要避免出現(xiàn)各種混淆設計,使公共空間單元得到有效劃分、合理設計。在空間設計中,要著重營造出良好的氛圍,使其便于交往活動,不能給人一種壓迫感。在其他基礎設施設立中,也要考慮其與人的關系,與整體空間的關系。如此超高層辦公建筑內部空間才能得到高效利用。
參考文獻:
[1]吳優(yōu).超高層辦公建筑公共空間設計研究[J].華南理工大學,2016,2(08):78.
[2]苗萱.高層辦公建筑內部交往空間設計[J].硅谷,2016,7(24):204+202.
[3]鄭常波.超高層辦公建筑交往空間設計研究[J].華南理工大學,2017,3(06):67-69.
[4]王興.高層辦公建筑內部交往空間設計淺析[J].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7(06):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