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生產力的不斷發展,使得工程造價管理對于現今項目的全過程、全生命周期的管理難度加大。本文通過對BIM技術的闡述,突出了BIM技術將是我國未來工程造價管理的重要技術。
【關鍵詞】BIM技術;建筑信息模型;工程造價
隨著社會生產力的不斷發展,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我國工程造價管理也正從無到有,不斷的發展完善。
從一開始沒有統一的概預算定額和單價執行標準,工程造價人員只單純的依靠從前積累的資料和多年的工作經驗結合市場上的近況進行報價。到現在的“量、價分離,引入競爭機制”,在編制了統一的概預算定額的基礎上實施了《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從一開始翻圖紙,使用算盤加算草紙的算量方式,到使用EXCEL、CAD的算量方式,再到現如今工程造價人員普遍使用的廣聯達、魯班等軟件題量→套項→調整材料價、調整取費,完成造價的方式。先易后難,我國工程造價管理的發展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隨著建設工程全過程項目管理的理念逐漸深入人心,工程造價管理的范圍也逐漸加大。在現今科技化的飛速發展背景下,建筑項目的投資越來越大,建筑物的體量也越來越大。如何更快速更精準的進行工程造價管理,是我們需要共同努力的目標。為此,我國也在不斷的向國外學習先進的理念和技術。BIM技術正是在這種情況下逐漸步入我們的眼簾。
1、BIM的定義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建筑信息模型技術是一種應用于工程設計、建造、管理的數據化工具。
自2002年Autodesk公司率先提出BIM技術后,其已經在全球范圍內,得到了廣泛的認可和應用。它通過直觀的三維模型,使數字技術直接應用于建筑工程中。從而可以方便工程的設計、技術等人員對工程的掌握,并對工程中所產生的問題做出盡可能正確的應對,更好的進行協同作業。
BIM的應用主要是依靠軟件來實現的。它需要相應的建模軟件、模型集成軟件、碰撞檢查軟件等。它可以為各種專業提供其所需的二維、三維圖紙和報表等。
2、國外BIM技術的發展
現代BIM的起源地是美國。自2006年起,美國陸軍工程兵團(USACE)就發布了為期15年的BIM發展路線規劃。美國國家BIM標準項目委員會專門負責美國國家BIM的研究與制定,目前已經發行了三版,正在準備出第四版。美國總務署3D-4D-BIM計劃推行至今,超過80%建筑項目已經開始應用BIM.
俄羅斯政府在2017年5月建筑合同增加了包含應用BIM技術的條款要求。到2019年,俄羅斯要求政府工程中的參建方均要采用BIM技術。
韓國政府2016年前實現了全部公共工程的BIM應用。英國政府在2016年前企業實現3D-BIM的全面協同。
3、我國BIM技術的發展
我國BIM技術的應用相對落后。2011年住建部第一次將BIM納入信息化標準建設內容。直到2016年,BIM技術終于迎來了自己的春天,成為“十三五”建筑業重點推廣的五大信息技術之首。相關的《BIM應用統一標準》自2017年7月1日起才開始實施。而住建部正式批準的《建筑信息模型施工應用標準》自2018年1月1日起才開始實施。而美國國家BIM標準(NBIMS)自2007年就已經發行了。政策上的落后,成為制約我國BIM技術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相差10年的差距,需要我們在未來的時間里慢慢追趕,直到超越。
而我國建筑行業的從業者們對BIM技術的了解尚處于較初級的階段,整體應用的范圍并不廣泛。在2016年以前,整個行業對BIM的前景尚處于觀望狀態。大部分業主對于BIM技術缺乏認知,影響了BIM技術的推廣和應用。同時,由于國內在相關BIM軟件上的開發與國外有著很大的差距,除了算量軟件初具規模外,其他相關軟件的開發還處于初級階段。軟件上的落后,限制了BIM技術在實際工作中的應用。
2016年以后,在政府的大力推廣下,相應國家層面的政策法規不斷完善,各地也開始出臺相應的地方標準和細分的領域標準。這些標準、規范、細則等正不斷的完善我國BIM技術的標準序列。
同時,各大軟件供應商也紛紛響應國家政策,在BIM技術的基礎上,推出了各種協同平臺、資源平臺、管理平臺等。以一個社交群的方式將建筑產業的各階段交互融合到了一起。
4、BIM在我國工程造價領域上的應用
BIM技術對工程造價領域的影響頗深。現階段來看,BIM技術的普及應用主要是在工程算量領域。我國在三維圖形算量軟件上的應用頗有成果。造價從業者基本脫離了完全手工算量的方式,極大地簡化了計算的繁瑣程度。同時,在組價方面,軟件供應商們也在積極的通過技術手段關聯各地方定額及規范。并通過線上手段,方便造價從業者更快捷、更準確的獲得材料的價格信息。
BIM模型在概算階段,可以給造價從業者以直觀的形式了解工程。并在工程的施工階段,通過變更及簽證不斷的修改完善。在工程結算階段,已經可以達到與竣工的實體工程基本一致。使造價從業者可以隨時提取工程不同階段的實際工程量。方便了造價從業者對工程各階段的價格的掌握。
5、未來我國工程造價管理的發展方向
隨著科技化的進一步發展,BIM技術將更好的應用于建筑工程的各個領域,使各個專業達成互動。并在技術的支持下,將各個領域結合在一起。達到盡量消除預算外變更;縮短造價估算耗費時間;降低合同價格;縮短項目工期。
可以預見,在未來的工程造價中,算量將不再成為工程造價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拿到BIM模型的項目參與者將得到相同的結果。造價工程師可以從繁瑣的工程算量中解脫出來。
但這并不意味著BIM能取代工程造價。它僅僅是工程造價管理的重要技術。解放雙手的造價工程師們應將更多的精力放在組價以及合同上面。在沒有標準可循的組價及法律法規的理解等方面更好的體現自身價值。讓技術為我所用,而不是被技術所取代。
參考文獻:
[1]劉暢.基于BIM的建設工程全過程造價管理研究[D].重慶大學2014、
[2]魏萊.BIM能取代工程造價嗎[N].建筑時報.2016-07-18(007).
作者簡介:
鐘巍威,大連新榮安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遼寧大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