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辰
筆者關注酒駕、醉駕問題多年,深感在中國的汽車社會,控制酒駕、醉駕并非一帆風順。盤點一下,以2011年5月1日起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八)》為重要標志節點,酒駕、醉駕囂張的勢頭終于得到遏制。
事非經過不知難。說實話,在當年濃厚的人情化社會中,把醉駕由行政處罰上升到刑法打擊范疇并非沒有異議。然而,七年多時間一晃而過,今天,當我們回過頭去掂量那場圍繞“醉駕入刑”的大討論,會發現支撐修法的民本精神是順應時代發展方向的,同時也與依法治國的方略吻合,更是一種現代社會治理必須做出的戰略抉擇。
酒駕、醉駕問題不光困擾中國,是世界性頑疾,更是一道考驗各國社會綜合治理能力的考題。如果說“醉駕入刑”體現了中國式立法的靈活性和針對性,那么后續的執法過程和司法磨合則是一種更復雜、更深層的考驗。七年多時間過去,通過媒體的跟蹤報道和相關部門公布的查處數據以及百姓的切身感受,我們不難發現酒駕、醉駕上升勢頭最終得到有效控制,離不開司法部門的無縫銜接和配合,更離不開執法環節始終不懈怠、不松勁、不給特權開口子的堅韌。
值得關注的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鐵面無私地推進,對黨員來說,法律之外,《中國共產黨章程》《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等紀律的緊箍越套越緊。此外,國家公職人員酒駕醉駕的,由公安部門通報所屬單位并抄告紀檢監察部門。這意味著,黨員和公職人員酒駕、醉駕,要付出更高昂的代價。
2018年底,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官方公眾號刊出《酒駕了,紀委監委咋知道的,會受什么處分?》的“知識帖”,文章提到在黑龍江、山東、湖南、河南等地,屢有黨員和公職人員酒駕醉駕的典型案例被紀委監委通報。他們當中,既包括領導干部、機關工作人員、農村黨員,也有國有企業員工、公立醫院醫生,處分類型從黨內警告到因醉駕嚴重觸犯刑律而被開除黨籍、公職。由此可見,黨紀嚴于國法,黨員酒駕、醉駕觸犯法律,必然也觸碰黨紀的紅線。因此,對于中國近9000萬名中共黨員中的駕駛人來說,酒駕、醉駕的紅線一旦逾越,國法不能容,黨紀更不能容。
不要小看黨紀、國法雙重紅線的威懾力,從社會風氣的角度說,百姓監督的眼睛是雪亮的:如果黨員領導干部能夠做到遵紀守法,絕不酒駕、醉駕,社會治理體系、黨內管理體系都不給酒駕、醉駕人員隨便開口子,公眾自然能夠感受到國家治理酒駕、醉駕問題的強大決心。換句話說,當特權依附的寬松土壤不復存在,一視同仁、遵紀守法就是唯一選擇。
社會風氣的扭轉需要以上率下,更需要黨紀、國法、誠信體系建設、文化氛圍推動長時間協同發力。打擊酒駕、醉駕注定是場持久戰,需要毫不動搖、久久為功。媒體和交警部門要順應新媒體的傳播規律、受眾的閱讀規律、文化氛圍的培養規律,通過弘揚正氣、傳播正能量、建立執法威懾的新媒體文化作品推動酒駕、醉駕可恥文化氛圍的形成,這樣就可以事半功倍,更徹底地鏟除酒駕、醉駕依附的社會風氣土壤。
在這里,向讀者朋友推薦武漢交警的一首有趣的喊麥視頻《一人飲酒醉》:“一人你飲酒醉,醉把汽車開報廢。兩眼是梨花淚,此時后悔不能寐。交警我敬個禮,同志請吹口氣,日夜守候心甘情愿黑夜在等你……”過節的日子里,飲酒之后,不妨在手機里搜搜這首《一人飲酒醉》,聽完后,那些想摸汽車鑰匙的手應該會收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