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冬梅
【摘? 要】面對即將到來的江蘇新高考,我們高中語文應當提前做一些改變。我們要變試題引領為興趣引導,我們也要放棄淺嘗輒止的教學為更深入的研讀。我們期待以更優雅的姿態和更泰然的心態迎接江蘇新高考。
【關鍵詞】江蘇新高考 應對措施
鼓噪了好些年的江蘇新高考終于就要來到,我們歡欣鼓舞,我們忐忑非常。歡欣于從2008年開始施行的目前正在推行的高考方案被一年又一年的高考事實證明弊端太多,我們期待一場改革,給我們的高中生以更合理的高中教育和更公平的的高考。我們忐忑是因為不熟悉,這便似初為人母,很開心,但不確定是否能夠勝任,高考之于我們語文學科的要求并無半點降低的同時還提出了新要求,但本就有限的課堂時間即將因新高考而壓縮。那么,我們怎么辦,怎樣保證既能和其他學科和平相處,又保證自身的學科利益,既能讓我們的語文學科贏得高考的的同時,煥發新的活力,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點進行初步嘗試。
一、變試題引領為興趣引領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能送孩子走近夢想,這是所有的家長、教師,甚至學生自己堅信的真理。那么,面對新高考,我們不妨好好利用這一點幫助學生學習高中語文應對語文高考。
在這樣的真理指引下,上海、浙江已經為我們江蘇高考改革做了先驅。浙江新高考語文本著最大可能提供給學生選擇的機會的原則積極鼓勵學生發揮特長強化優勢,通過“選考”初步確立專業方向。這樣的“選考”政策不僅可以選擇考試科目,而且可以針對語文學科選考自己感興趣的方向。這樣的政策要求和培養了學生的理性的、自主的選擇和思考能力的同時。學生在選擇了自己感興趣的考試科目后,自然也會投入更多精力,對所學內容思考得更深刻,也更易于在所學領域獲得成功,也同時贏得高考,這便是興趣引領的作用。教師不用擔心教學時間夠不夠,興趣做了你最好的助手。難怪新高考在上海、浙江試驗后,要向包括我們江蘇在內的許多地區推廣開來。
為此,在新的形勢下,在高考語文改革的大背景下,我們江蘇的一線語文教師應將自己的課堂做一些調整。尤其高一階段,我們大可放心相信興趣的力量,開學初便了解學生在語文學習方面的興趣點,不要舍不得每一秒的授課時間和練習時間,每周安排一節課給學生研讀自己喜歡的經典書籍,再安排一節課交流心得,相信興趣引領下的閱讀會慢慢滲入思考,這思考將來都是閃閃發光的思想,這思想會在未來的高考和生活中有大作用。高三練習評講時,教師也應舍得割時間,讓學生談談對自己感興趣的文段的分析和理解,使高三學生不至于淪為疲乏的思維僵化者的同時,還記得自己當初的興趣點,未來的高考并不拼殺誰會的技巧多,贏得漂亮的一定是興趣引領下的語文素養擁有者。
二、變淺嘗輒止為深入研究
浙江蕭山教研室的徐和平老師在《新高考“迭考”得本質和教學應對》一文中提到“新高考改革”的理想目標是從“學校+專業”轉變為“專業+學?!?。他強調專業興趣和專業學習很重要。既然兩個省的高考改革刻意在為大學和未來社會選拔更專業的更具綜合素養的人才,那么,我們的語文教學也應發生改變。
這么多年,高考語文要考的知識太多,一線的語文教師常無奈地選擇帶領學生處處涉獵但處處淺嘗輒止的教學策略,而這樣的廣而粗疏的教學策略在面對應試語文時也能混得過去,至少目前基本適用。但就在上海、浙江轟轟烈烈搞高考改革之前,我們江蘇高考已經給只知淺嘗的教師和學生上了一課。2014年江蘇高考附加中的簡答題空前地出了兩條思考題,再也不是問“柘前盟”“金玉良緣”等概念,而是讓學生從《紅樓夢》的情節和主題兩個方面分別說明“葬花魂”和“葬詩魂”的依據。另一題干脆選取了魯迅的兩句名言讓你分析它們的關系的同時還要分析傳達的作者心態。如果不讀魯迅,不讀《吶喊》怎么回答。這讓許多不讀原著,不思考的考生大跌眼鏡,幾乎是無從下筆了,許多人整整十分只拿了一兩分。這讓許多一線語文教師深感愧疚,同時也對高考指揮棒和自己的教學策略產生了懷疑。于是,那一年起,許多江蘇高中語文教師的教學便已經開始發生了變化。許多人開始注重引領學生去深入探究,這也許就是高考風向標發生改變的前兆。這樣的一批教師便成了改革的先驅。
根據2014年以來的我們的不成熟的嘗試,本人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逐漸將高中語文學習引向深入和深刻。
1.新高考對語文教學提出了更多關于人文性、關于素養類的要求,這便對高中語文教師本身提出了更高要求。光靠大學學的概論性知識已無法勝任目前的工作,所以我們應該閱讀經典,精讀經典,擠一切時間讓自己的閱讀更細致深入,讓自己的素養首先得到提升。
2.每周安排的閱讀課和閱讀反饋課的衡量標準不應該是量,而應該是深入程度。滲入學生思考得閱讀才是閃亮的金子,才是智慧本身。
3.教科書中精選的篇目要較往年更細致地賞析,努力叩問思想和靈魂。平時練習中遇到的尤其是大型考試中遇到的文學類文本閱讀再也不能只是帶著習題回望文本。這些作品譬如《上善若水》《侯銀匠》等都是閃著光輝的可深入閱讀的作品。我們可以去探問主人公的世界,更可探問站在背后的作者的世界。
當我們微笑著不緊不慢地捧著書本站在忙碌的學生中迎來新高考時,那么新高考會在我們身邊開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