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敏
中國農歷春節剛過,廣西欽州港火車東站迎來了第1200列進出班列。它是廣西最年輕的火車貨運站,建站才4年。但自西部陸海新通道(以下簡稱新通道)建設以來,它已經成為中國西部多地貨物經海鐵聯運發往東盟的重要一站。奔馳的班列載著南來北往的貨物,仿佛也載著中國西部地區進出口貿易發展的累累果實。
據中國南寧海關2019年2月14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云南、貴州、四川、重慶經廣西口岸對東盟進出口額增長56.8%,達114億元人民幣。其中,經廣西口岸對東盟出口額為86.3億元人民幣,增長65.1%。增長的數字背后,是一個更開放的西部,也是一個更開放的廣西。
“隨著國家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廣西在國家對外開放大格局中的地位更加凸顯,迎來了歷史性的發展機遇,要加快形成面向國內國際的開放合作新格局。”——4年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廣西代表團審議時發表的重要講話言猶在耳。而今天,廣西正多措并舉,盤活開放發展這盤棋,其中,務實推進新通道建設無疑是這盤棋中的重要一步。
如何讓這步棋走好?廣西北部灣經濟區作為引領廣西加快發展的核心增長極,重任在肩。
既是參與者,也是受益者
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東南亞研究中心主任許利平在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表示,建設新通道將進一步促進中國中西部地區的開放,并帶來更多商機與投資,推動西部大開發進一步發展。
如果說國家經濟建設是一個巨大的舞臺,那么新通道的建設則將開放發展的聚光燈打在了中國西部身上;如果說新通道建設讓廣西從過去的“邊陲末梢”日漸成為“開放前沿”,那么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就是這個“開放前沿”的前沿。
涵蓋南寧、北海、欽州、防城港、玉林、崇左6市的北部灣經濟區,以占廣西全區不到1/5的土地、1/4的人口,創造了1/3的經濟總量。這里既有海又有邊,是中國西南最便捷的出海大通道,也是新通道“海陸有約”的關鍵點。因此,參與新通道建設,不僅是北部灣經濟區作為廣西經濟發展重要引擎的責任與使命,也是其充分發揮得天獨厚的海邊優勢,搶抓發展機遇的必然選擇。
南國春早,迎著海風,北部灣畔,集裝箱在貨輪與岸線之間流動;邊城崇左,憑祥友誼關下車水馬龍……以港口為龍頭,以陸路為紐帶,北部灣經濟區正全力參與新通道的建設。而身處其中的城市也真切感受到了新通道建設所帶來的積極影響。
據南寧海關介紹,2018年,在云貴川渝四地經廣西口岸對東盟進出口總值中,防城港口岸進出口值占比近一半;欽州保稅港口岸和憑祥友誼關口岸進出口值增速迅猛,分別增長82.4%和1.3倍。
除了貿易數字的增長,在新通道建設的大潮下,北部灣經濟區內也匯聚了越來越多的支持政策,落地了越來越多的優秀項目。作為參與者也作為受益者,北部灣經濟區在增添了參與信心的同時,也有了更多務實的行動。
參與新通道建設,經濟區在行動
剛剛過完2019年的元旦,廣西壯族自治區主席陳武就來到廣西欽州進行調研。他實地檢查了欽州港東站集裝箱辦理站項目(以下簡稱欽州東項目)的建設進展,并強調要全力以赴加快建設進度,不斷完善新通道海鐵聯運基礎設施,形成更加高效便捷的多式聯運運輸干線。
“欽州東項目是廣西2018年新通道建設中破瓶頸、標志性的項目。一期工程設計總裝卸能力為90萬標箱/年。”廣西沿海鐵路公司宣傳部副部長陳思華在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介紹道,“一期項目計劃于2019年6月完工,屆時將有效解決北部灣集裝箱海鐵聯運‘最后一公里問題,打通新通道海鐵聯運的關鍵節點,有利于北部灣港連接全國鐵路集裝箱運輸網絡。”
實際上,為了補上基礎設施建設的短板,廣西政府投資上千億元,規劃數十個項目,計劃從鐵路、公路、港口、機場、多式聯運基地、內陸無水港等方面為新通道建設提供硬件保障。而欽州東項目、中新南寧國際物流園等作為標志性項目,也成為北部灣經濟區參與新通道建設的重要發力點。
但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既需要硬件基礎,也需要軟件服務;既需要政府支持,也需要市場參與。因此,北部灣經濟區各市在加強自身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相關企業也積極探索開拓市場的可能,在軟件服務上下功夫。
2019年1月30日,廣西北部灣國際聯運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部灣國際聯運)在中國南寧揭牌成立,共同出資組建該公司的是廣西北部灣港務集團、中國鐵路南寧局集團和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三方。據悉,本次三方聯合組建北部灣國際聯運,就是為了優化港口和鐵路在價格體系、商務政策、信息化共享以及應對市場的快速反應等方面的銜接,建立統一的運作模式和規則,服務和保障新通道海鐵聯運班列的順暢運行。
盡管港口基建建設和企業跨界合作只是北部灣經濟區參與新通道建設的小小縮影,但它們無疑是北部灣經濟區務實推動新通道建設的一種生動詮釋。而在更廣泛的領域中,北部灣經濟區也將不遺余力地參與其中。
高位謀勢 關鍵落子
據記者了解,2018年,北部灣港海鐵聯運主干線已拓展至連通中國西部6省區市的6條線路,并實現常態化、規模化運行,聯運班列累計開行1154列,到發港集裝箱5.8萬標箱,同比增長403%,實現與中歐班列的無縫連接。
從西南內陸到廣西沿邊沿海,從絲綢之路經濟帶到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北部灣海鐵聯運的蓬勃發展,讓新通道建設在北部灣經濟區有了海陸聯動的支點——陸與海的商機在這里匯聚,海與陸的“約會”也在這碰撞出開放發展的新火花。
“務實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是廣西落實‘三大定位新使命、提升開放發展水平的牽引工程……”2019年1月26日,廣西壯族自治區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在南寧召開,陳武主席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這樣說道。與此同時,陳武主席也為廣西如何參與新通道建設定下了思路,其中自然少不了北部灣經濟區各市的參與:
在提高陸路干線運輸能力方面,廣西將加快湘桂鐵路南寧至憑祥段等貨運通道的規劃建設。在港口發展上,將加快推進欽州港東航道擴建、欽州東項目、鐵山港東岸碼頭等一批通道項目,規劃建設欽州港20萬噸級集裝箱碼頭和自動化碼頭、防城港30萬噸礦石碼頭及航道。
而在加強物流樞紐建設方面,廣西將提升北部灣港陸海聯運和國際中轉等功能,建設南寧區域交通物流樞紐、東興和憑祥口岸交通物流樞紐,推進中新南寧國際物流園等項目的建設。
與此同時,廣西還將著力提升通道物流運營水平。推動開行重慶等區域樞紐至北部灣港的高頻次班列直達線,加密北部灣港至東盟國家港口班輪航線,積極開拓遠洋航線。完善多方合作機制,密切與中國西部省市及東盟國家的合作。
高位謀勢布新局,關鍵落子定乾坤。經過反復錘煉,每一個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中的字句都將成為廣西全區人民的共同意志。而帶著這份重托,北部灣經濟區參與新通道建設的方向和目標將會更加清晰。
·聯系編輯:31346430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