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喜峰
伴隨著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有效促進了我國企業規模的發展與壯大,在企業運營的過程中,作為重要的組成環節之一,稅務工作對于促進企業的良性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然而,研究表明,我國部分企業在稅務工作上存在一定的風險,其主要表現在企業在繳納稅款的過程中沒有充分享受到相應的優惠政策或者相關操作流程不符合相關規定,從而導致自身利益遭受損失。與商業風險不同,稅務風險的大小與收益數量成反比,即風險越高,收益越小,因此,作為企業而言,應采取措施積極規避稅務風險的產生。本文對企業稅務風險進行了詳細的研究,并提出了相應的預防對策,旨在有效促進企業的良性發展。
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的逐漸深化,我國的市場經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從而刺激了企業規模的整體擴大。其中,作為企業運營過程中重要的環節之一,稅務工作的開展,有利于推動企業的良好發展,同時促進我國總體經濟水平的穩步上升。然而,相關調查顯示,由于受到多種因素的干擾,現階段我國多數企業在稅務工作中存在一定的風險,其對于企業的良性發展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因此,對于企業來說,有效進行風險的管控工作,對于推動企業綜合實力的提升具有現實意義。
一、造成企業稅務風險的主要原因
(一)內部因素
1.相關部門缺乏稅收知識。作為一項具有綜合性的工作,稅收工作涉及到企業的各個方面,然而,相關研究表明,多數企業中,職員對于稅收知識往往缺乏了解,從而導致了在日常工作中開具的發票往往不符合抵扣標準,從而造成了“虛開發票”的情況,為財務工作增加了不必要的難度,同時造成了企業稅務風險的滋生。
2.對于優惠政策缺乏了解。為了引導企業的良性發展,相關部門推出了相應的稅收優惠政策,然而,在實際工作中,由于對相關政策缺乏了解,往往導致企業在進行稅款繳納時難以很好地滿足優惠政策的附加條件,從而無法享受到政策所帶來的福利,造成經濟負擔的增加。
3.內部管理制度不完善。在企業運營過程中,完備的財務管理制度是促進財務工作良性發展的基礎所在,然而,調查顯示,80%以上的企業在稅收問題上缺乏系統的管理制度,從而導致了涉稅人員在日常工作中難以對自身工作進行有效的自檢與管理,不利于企業稅收工作水平的優化。
(二)外部因素
1.宏觀環境的變動。在企業運營過程中,外部宏觀環境的變動具有一定的復雜性,這種情況的存在,極大地增加了稅務工作的管理難度。通常情況下,稅務管理工作都是基于市場發展的情況而制定的,當外部市場環境的可預見性較低時,往往不利于稅收計劃的有效制定。
2.稅收法律的變動。在發展的過程中,為了有效應對市場經濟的發展,相關部門長期以來始終堅持對稅收的相關法律條文進行更新與完善。然而,對于企業而言,這種法律制定的更新與變革要求企業涉稅人員必須時刻關注最新法律內容,從而對企業依法進行稅收工作帶來了巨大的挑戰。
3.執法過程不規范。在稅收執法工作中,由于部分執法人員的專業素養相對較低,因此造成了執法過程中難以嚴格遵守相關規定的情況,從而增加了稅收計劃失敗的風險。同時,由于多個部門在執法權力上存在重疊的情況且其具有的裁定與處罰權較為自由,因此對企業稅收工作帶來了一定的不便。
二、稅收風險的預防措施
(一)加強技能培訓,提升財務人員的專業能力
針對企業員工而言,應定期開展相應的培訓工作,強化對于企業風險的宣傳力度,從而有效引導其樹立正確的財務意識,提升發票等財務憑證的規范性。對于財務人員,應有效促進專業能力的提升,強化其對于稅收工作的應對能力。
(二)深化風險意識,加強管理人員的關注力度
作為企業的管理者,在日常工作中應加強對于稅收工作的關注力度,有效推動企業內部稅收工作的有效開展,實現“由上至下”的稅收工作改革,強化財務人員對于稅收的重視力度。
(三)完善相關制度,強化內部的財務管理能力
為了有效促進稅收工作的發展,應進一步加快企業內部財務稅收管理制度的建立與完善,實現對現有管理制度的有效補充,從而有效確保涉稅人員在日常工作中實現“有規可循,有章可依”,強化稅收工作的規范性。
(四)關注稅收政策,做好優惠稅收政策的應用
為了有效實現稅收優惠政策的應用與落實,企業涉稅人員應與政府相關部門之間保持良好的聯系,積極關注稅收政策的變化,從而及時了解到優惠政策的內容與標準,結合企業實際,實現利好政策的有效落實。
三、結語
在企業發展的過程中,作為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稅收工作深入到了企業的各項工作中,是其無法割裂的環節。對于企業而言,在稅收工作開展的過程中,為了有效促進自身的良性發展,應采取相關對策,積極提升對于稅收風險的抵御能力,從而更好地在市場經濟的背景下站穩腳跟,實現企業整體實力的進一步提升。(作者單位:中國航天三江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