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夢千 郭嘉
改革開發以來,國家不斷落實精準扶貧政策,實行鄉村振興戰略,鄉村旅游業不斷發展,民宿如雨后春筍般建設起來,但隨之而來的是民宿自身發展存在一些問題,降低了游客的旅游質量,只有規范民宿行業的入行標準、安全衛生指標,完善法律法規和農村基礎設施,對垃圾分類處理,拓展民宿功能融入獨特風俗文化,打造差異化服務才能更好的建設特色民宿,吸引客源,進而推動鄉村振興戰旅,更好的落實精準扶貧政策。
一、研究背景
(一)精準扶貧政策的支持
精準扶貧指對不同貧困區域環境、不同貧困農戶狀況,運用科學有效程序對扶貧對象實施精確識別、精確幫扶、精確管理的治貧方式。國家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全面推動新農村發展和建設,落實健康扶貧、教育扶貧、危房改造等多方面政策相結合,設立“政府健康扶貧救助基金”,成立“貧困家庭大學生資助基金”,堅持“邊排查,邊改造”,推進精準扶貧從單一扶貧主體到多元扶貧主體轉變,從“漫灌式”扶貧到“滴灌式”扶貧發展,從“輸血式”扶貧到“造血式”扶貧蛻變,積極努力解決精準扶貧中存在的問題。
(二)美麗鄉村的提出與建設發展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中央一號文件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推進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建設,農業部開展了加強領導、實施規劃的“美麗鄉村”建設。科技是美麗鄉村的重要支撐,2014年農業部為解決如何發揮科技在創建美麗鄉村中的建設作用,通過了《美麗鄉村建設技術創新聯盟章程》,推動美麗鄉村的建設發展。美麗鄉村建設的發展進一步帶動并推動民宿行業的興起與發展。
(三)消費者旅游模式的改變
隨著經濟發展,人們的消費水平提高,消費結構日益多元化,逐漸追求高質量、個性化的旅途體驗。2017年鄉村旅游接待人數突破50億人次,隨著快節奏的城市發展,人們越來越愿意到有鄉土人情、民風民俗、環境優美的鄉村去感受生活,放松自我,更加追求精神上的放松,而風格獨特、簡樸舒適、富有情懷的民俗恰好滿足了人們在旅途中的這一需求。加之政府出臺《國務院關于促進旅游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發展生活性服務業促進消費結構升級的若干意見》等政策,引導促進旅游業、民宿的發展。
二、河北鄉村旅游民宿發展存在的問題
(一)環保法規不夠完善,垃圾處理不及時
在快速興起的鄉村旅游民宿行業的發展過程中,環保法規不夠完善,存在一味的追求經濟效益而忽視環境保護、破壞原有的生態環境的問題。被扶貧地區居民受教育程度低,生活習慣常年養成一時間難以改變,垃圾分類、垃圾處理意識低,村民制造的垃圾隨意丟放,回收處理不及時,異味嚴重,降低村民村莊整體風貌,降低游客鄉村旅游體驗;沒有相關法律法規的規范監督,一些燒烤、工廠等排放廢氣廢水、產生噪音的現象無人看管治理,導致新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發展緩慢,降低鄉村旅游業綜合化、高質量發展。
(二)同質化產品多
民宿如雨后春筍般興起的同時,存在著民宿千篇一律的問題。自建設“美麗鄉村”目標發出后,各地鄉村紛紛發展鄉村旅游業,進而帶動了民宿行業的發展,但現在大部分民宿僅局限于解決基本的旅途中“住”的問題,大多停留在打造簡譜、主題民宿,但民宿中可以拓展延伸的農家樂、享受親自種植、養殖等屬于農村特有的活動體驗較少,各地民宿不斷興起,民宿樣式、功能若不能及時創新發展,只能依托各地自然資源、娛樂設施等發展鄉村旅游業,缺乏特色,沒有與文化等因素結合,那民宿行業最終有一天會因“雷同化”不能吸引游客而被淘汰。
(三)民宿服務意識淡薄
經營民宿的大多是村民自身,受教育水平不同,每家民宿服務態度、服務設施水平參差不齊。不同于酒店的標準化服務,居住民宿的質量取決于經營民宿的村民的服務態度、房屋的基礎設施是否完善、生活用品是否整理清潔等各方面,經營民宿的村民并未受過專業培訓,很多服務需要游客自己要求,對于屋內環境整潔及衛生問題,有時也難以達到游客要求。
三、解決對策
(一)完善環保法律法規,建立垃圾處理機制
國家建立健全環保法律法規,規范民宿行業入行要求,讓民宿行業有法可依。對不合格、不衛生的不正規民宿依法查處,對鄉村居民進行法律和生態保護理念的宣傳,提高其法律意識和環保意識;建立完善的垃圾處理機制,設立專門垃圾回收點,垃圾回收利用,改正村民亂扔垃圾的習慣,維護鄉村內環境衛生,保持干凈整潔。提高生態文明建設水平,規范民宿行業,促進鄉村旅游業的的發展,進而推動精準扶貧政策的落實。
(二)拓展民宿功能,展示本地民俗特色
民宿建設融入當地文化風俗特色,拓展民宿功能,不局限于吃和住。延伸產業鏈,拓展農家樂體驗活動、漁業、畜牧業等,與農民共同勞動,體驗不同城市所沒有的地域風情文化,用參與感讓游客更深層次的體驗輕松愉悅的放松生活。充分挖掘鄉村有趣生活活動,打造有情懷、有特色、有文化的多功能民宿,打造品牌民宿,提升鄉村形象。
(三)打造服務差異化與人員差異化民宿
對經營民宿者進行職工培訓,提高服務意識,增強其洞察旅客需求的能力,為旅客提供差異化服務,提高旅客體驗感。引導村民樹立品牌意識,更新并創新管理觀念。政府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對經營者的引導,打造高素質、高質量的民宿團隊。健全培訓機制,明確上崗制度,滿足客戶個性化需求,讓顧客置身異地,既能感受到“家”的溫暖,也能感受到獨有的風土人情與人性化的服務管理。
四、結語
鄉村旅游的發展帶動民宿的興起與發展,不同于現代的酒店住宿,民宿更要求經營者在保護生態環境、保證安全衛士條件的基礎上融入當地風土人情,打造差異化服務體系,拓展有趣的鄉村活動,為顧客提供有質量保證、文化情懷的旅途體驗,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發展。(作者單位:河北農業大學西校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