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
論文基于財務風險管理理論,結合施工企業生產周期長、人員流動性大、生產資料流動快、子分公司眾多、投資規模巨大等特征及其所處行業的特點,分析存在的財務風險,并提出相應的優化建議。
近些年來,建筑業規模伴隨著城鎮住房制度改革、市場經濟發展和人們生活質量的提升,規模正在不斷擴大,財務風險與之相生相伴,受到建筑集團管理者,股東以及政府相關部門的重視。這對于施工企業來說,帶來巨大的財務風險挑戰,具體體現在工期把控、項目質量即成本控制等方面。
一、施工企業財務風險分析
(一)財務風險--招投標階段
建筑市場的競爭越來越激烈,行業競爭趨于白熱化。建筑企業為了獲得中標資格,不顧成本壓低工程報價,最后雖然獲得資格,但卻可能會造成虧損,或者利潤非常微薄。現實中,有些業主單位會在標書中提出非常多嚴苛的條件,企業如果要完全滿足,必須做出讓步,甚至放棄合理利潤。建筑企業如果執意參與,會很大程度上面臨盈利空間和投標成本的不確定性。
(二)財務風險--資金結算及項目施工階段
1.短缺資金風險。眾所周知,工程項目的建設需要投入大量資金,為了保證工程項目的順利實施,資金投入不能中斷,一旦企業資金鏈發生風險,會導致項目原材料無法采購到位,也不能按時結算工人工資,如果資金中斷時期較長,會導致建筑企業無法按時履行合同,造成違約行為,會給企業帶來嚴重損失。
2.籌資資金風險。為了保證建筑企業的正常經營,滿足大量的投資需求,管理者需要進行融資,一般情況下,施工企業向銀行申請貸款需要抵押財產,具體有土地及地上建筑物等不動產。債務融資雖然能夠提高財務杠桿收益,發揮利息支出抵稅效應,但是與股權融資相比,財務風險要增加許多。尤其是銀行貸款利率較高,且高于項目利潤率時,建筑企業會面臨較高的財務風險。
3.回收資金風險。施工企業在項目建設過程中,合同甲方作為業務需求方,合同簽訂后并沒有嚴格履約合同的規定,甚至許多業主并不能準時支付工程賬款,導致企業壞賬增加。這類應收賬款如果在很長時間內沒有償還,不能變現,一方面會形成壞賬,損壞企業所有者權益;另一方面會造成生產經營的困難,影響企業資金周轉。
4.收入確認風險。在市場上,建筑工程所需的原材料價格容易造成較大波動,在企業實際確認收入的過程中,合同總成本難以準確預估。同時,因為工程工期較長,且極易發生變更事項,這種情況會引起合同總成本變化,從而影響項目收入的確定,進而影響企業利潤。
(三)利潤形成與分配階段
企業利潤分配如果不合理,會影響企業再生產規模和償債能力,給企業經營帶來負面影響。一方面,企業如果增加盈余資金而減少投資者分配金額,會打擊投資者積極性,甚至影響企業股票價格;另一方面,過于追求給投資者的資金反饋,會影響債權人利益也會增加企業運營風險。
二、施工企業財務風險優化策略
(一)拓寬融資渠道,加大資金管理
鑒于施工企業承建項目的規模,所需資金規模十分巨大,為避免資金投入受到制約,必須拓寬長期融資渠道,多元化發展。可以與銀行建立緊密關系,增加授信額度,同時創新運用供應鏈金融、融資租賃等方式,降低融資成本。應始終將資金管理作為財務管理的重心,定期對項目綜合收益、債權債務、資金情況進行專項分析,采取各項資金管理政策,提高資金集中力度,加快資金周轉。一是合理制定上交款制度,優化上交款考核指標,加大考核獎罰力度;二是強化資金預算審批職能,實現從源頭上管控資金,對所屬單位資金使用進行細化審批,確保資金使用須以增值稅款、電票到期資金、上交款作為預算先行指標,積極促進資金上交;三是緊抓清欠回收不放松,年初下發清欠計劃,定期梳理,反復溝通;年中分析總結,制定《清欠回收計劃》;年末逐項清理,重難點項目公司領導親自上手;四是積極推廣“零現金”管理,最大限度減少現金使用面,防范資金風險,在建項目網銀復核盾全部上交公司,進行統一集中支付;五是大力推廣使用電子商業承兌匯票,優化對外支付手段,堅守“快收慢付”原則,減緩資金流出,有效提高資金集中度。充分緩解項目資金壓力,降低資金使用成本。
(二)構建大客戶關系管理,全面管控材料采購
企業管理者應該與大客戶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在激烈的市場環境中共同進退。施工企業應該建立自己的采購體系,成立專業采購團隊,對大宗材料制定相應的采購計劃,集中采購,降低采購成本。
(三)強化項目成本管控,提升盈利能力
施工企業要推行“成本領先、現金為王”的項目成本管理理念,并形成成本測算、成本督察、二次經營管理、治虧扭虧等一系列管理機制,提升企業盈利能力。
(四)強化風險意識,改善內控制度
首先,建筑企業應該建立信用等級評價制度,通過對固定合作的分包商、勞務公司以及建材供應商等主體的財務狀況、生產規模、經營資質等信息評分,確定不同的合作方式,進行分類管理。
其次,健全企業內部應收賬款管理制度,同時加強合同評審人員專業素質培訓。
再次,建立內部審計制度,跟蹤潛虧項目資金鏈及銀行流水,集中清理與其相關的債務和債權,并將審計結果作為項目負責人任期考核、干部任免等事項的重要依據。
三、結論
施工企業財務風險在不斷變化和更新,需要企業建立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去面對,以財務風險為核心,將企業文化、制度體系、技術方法、人員和經營戰略有機整合起來,全方位解決企業面對的風險。(作者單位:中鐵十二局集團第三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