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志明
摘? 要:體育舞蹈是一項把體育訓練、音樂以及舞蹈相互融合的運動項目,在開展體育舞蹈教學的過程中,具有健身、娛樂以及交際等功能,受到了學生特別的喜愛。體育舞蹈教學由于在高校開展的時間并不長,雖然在高校發展的過程中受到了很大的重視,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依然存在很多問題,必須通過不斷的完善的才能夠更加適合在高校發展。本文從高校教育舞蹈課程教學的重要性入手,分析了目前高校舞蹈課程教學的現狀,從而提出了高校體育舞蹈教學課堂實效性的提升路徑。
關鍵詞:高校? 體育? 舞蹈教學? 實效性? 路徑
中圖分類號:G807?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2(b)-0136-02
高校體育舞蹈是一項融合體育和藝術的體育運動,體育舞蹈的發展是隨著社會的進步、藝術的發展以及體育運動的要求,而創新的一種新興的體育運動。在開展體育舞蹈教學的過程中,體育舞蹈不僅能夠起到健身的作用,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夠加強學生的表現力以及社會交往的能力,從而了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除此以外,通過開展體育舞蹈還能很好的陶冶學生的情操等。近些年,體育舞蹈教學在大部分高校當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體育舞蹈課程的開展,不僅已經成為了衡量體育教學的指標,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提高體育老師教學水平的重要因素。
1? 高校教育舞蹈課程教學的重要性
全面有效開展舞蹈課程教學改革工作,需要從現階段實際教學活動的實際情況出發,針對教學內容和教學活動進行不斷的改進和優化,全面提升整體的教學水平。首先,高校教育舞蹈教學改革創新工作,能夠有效推進高校體育舞蹈教育的健康穩定發展。對于高校學生來說,他們具有較強的學習能力,身心處在重要的發展階段,積極接受舞蹈訓練能夠很好地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舞蹈藝術的直觀性較強,而高校學生在接受舞蹈教學訓練活動的過程中具有較高的認知度,充分有效的重視到舞蹈教學活動,將能夠促進高校學生的全面發展。實際開展舞蹈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根據高校學生的實際情況,采用科學合理的舞蹈教學方法和模式,不斷革新和創新舞蹈課程教育改革工作[1]。其次,不斷創新和改革高校教育舞蹈教學課程,能夠良好推進美育功能的良好發展。美育教學活動進行中,舞蹈教育是其重要的載體,全面開展舞蹈課程教學工作,將能夠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樂觀情感,更好的培育學生們的身心,滿足學生的精神需求。
2? 高校舞蹈課程教學的現狀
想要給學生展現出全面豐富的舞蹈知識和技能,需要積極采用科學合理、形式豐富的教學方式,提升高校體育舞蹈課堂教學的總體水平,減少課堂教學的枯燥情況,強化總體的教學效果。但是現階段在體育舞蹈教學的過程中,大部分體育舞蹈教師多是采用一些較為單一的教學方式和手段,無法根據實際教學情況,調整教學內容和策略,挫傷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影響到了學生的整體發展[2]。
3? 高校體育舞蹈教學課堂實效性的提升路徑
3.1 改變傳統的體育舞蹈教學理念
在高校體育舞蹈課程教學活動中,積極采用科學有效的方式和手段,強化總體的教學效果。教學觀念關系到總體的教學環節進行效果,面對當前舞蹈教學中出現的一些理念落后問題,更加需要順應教學需求,從高校體育舞蹈課程教學的目標出發,不斷更新和優化教學理念。首先,學校需要充分重視到教學理念的重要意義,改變傳統教學模式中存在著的不足和缺陷,為強化總體的教學效果提供重要的前提條件,優化整體教學活動。學校可以積極組織一些專業性的學習活動,給教師提供較多的進修和學習機會,針對高校體育舞蹈教學過程中常見的思想和理論問題進行充分細致的分析和研究,減少一些機械性模仿活動的出現。其次,教師需要不斷強化自身的學習,針對高校體育舞蹈教學理念方面的知識進行研究,為優化總體的教學方式和手段提供重要前提。教師不僅需要教授學生較多較為專業的知識和內容,同時還需要給學生講解舞蹈精神和內涵方面的內容,通過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和策略,引導學生領悟到舞蹈的內涵,感受到舞蹈的魅力,促進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到舞蹈學習活動中。再者,教師需要堅持以學生為主的舞蹈教學理念,提升教學現代化、先進化水平。教師需要充分有效的陶冶學生的情操,廣泛采用舞蹈藝術,全面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激發學生的舞蹈潛力,豐富學生的舞蹈創新,促進學生的舞蹈教學能力[3]。
3.2 對高校體育舞蹈教學內容不斷的進行豐富和優化教學方法
豐富合理且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是優化教學環節和教學內容的重要前提和基礎。教師所選擇的教學方法,能夠根據實際教學內容,最大限度地滿足教學需求,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推進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教學方法的靈活性和適應性,會直接影響到教學環節的實施效果,決定舞蹈課程教學目標能否得以良好的實現。第一,教師需要針對高校體育舞蹈教學內容進行不斷的改進和優化,從教學目標出發,盡可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興趣,強化總體的教學效果。結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從學生的舞蹈學習基礎、舞蹈接受能力和專業性情況出發,采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盡可能地從學生的舞蹈基礎,設置具體的教學內容,并不斷優化教學內容[4]。第二,教學方法的應用,重在培養學生的學習策略,引導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到高校體育舞蹈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注重不斷培養和增強學生的舞蹈能力和素養,能夠充分全面的把握學生的心理變化,能夠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掌握一定的引導能力。
3.3 提升體育舞蹈教學內容感染力和表現力
教學內容,是教師開展教學活動,設計教學環節的重要依據和支撐。在實際配置高校體育舞蹈教學課程內容的過程中,需要充分考量到學生的綜合特點,注重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結合實際教學目標,從教學需求出發,全面展現出舞蹈課程的專業性和魅力。通過舞蹈表演教學方法和合作探究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度,給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機會,促進學生能夠在和諧輕松的學習氛圍中掌握知識。教師針對教學內容進行配置,首先,需要全面把握教學實踐,從高校體育教學目標出發,將學生放在教學過程的主體地位,切實推進實踐教學環節的順利開展。教學過程之中,需要充分有效的滲透人文關懷、素質教育以及思想教育和審美教育方面的內容,這些都需要通過教學內容的設置來體現,教師需要有意識、有目的地選擇教學內容,并根據教學進度安排教學內容。第二,教師需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探索能力和認知能力。配置教學內容,需要從學生的實際生活情況出發,引導學生不斷提升自身的求知能力[5]。
4? 結語
總而言之,傳統的高校舞蹈教學模式無法有效適應現代舞蹈教學模式的需求,無法切實有效培養學生的舞蹈學習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如果想要更好地進行發展,需要改變傳統的體育舞蹈教學理念,制定出豐富和優化教學方法,這樣才能夠提高高校體育舞蹈教學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安琪.提高高校體育舞蹈教學課堂實效性的策略初探[J].當代體育科技,2016,6(27):128.
[2] 劉偉校,王華.高校體育舞蹈教學課堂實效性提高的策略分析[J].農村科學實驗,2017(8):76.
[3] 肖志艷.高校體育舞蹈教學中藝術表現力的培養策略研究[J].科技創新導報,2016(20):144-145.
[4] 龔紅,文蘭穎.淺談高校體育舞蹈教學中藝術表現力的培養路徑[J].戲劇之家,2017(2):212.
[5] 趙勝國.高校體育專業體育舞蹈課程有效教學的困境與策略[J].巢湖學院學報,2016,18(6):137-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