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勇
摘? 要:科學的理論是對某一科學領域所作的系統解釋的知識體系,可以通過系列性的概念、判斷和推理去完成。基于這個理論,依據體育科學的發展現狀和高職學生的特點,對高職體育教育課程體系的現狀再分析,并提出個性化教育的合理意見,得出高職體育教育的培養目標、改革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根據體育教育的主體與培養目標的需求,用科學的理論指導構建高職體育教育個性化課程體系。
關鍵詞:高職體育教育? 個性化課程體系? 科學的理論
中圖分類號:G807?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1(b)-0114-02
高等職業教育培養的是高素質型、技能型、專門型人才,高職體育教育作為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可忽視。又由于現在“應試教育”轉向為“素質教育”的熱潮與呼聲,對高職體育教育體制的變革也是勢在必行。為了滿足個性化體育教育的目標與要求,必須要構建新的課程體系,改善課程內容和結構。又由于各地區間存在文化差異和教育模式的懸殊,因此在高職院校的體育課程改革也存在差別。只有實施因地制宜,因人而異的原則才能更好地發揮其獨特性,表現其個性化。
1? 對高職院校體育課程設置的現狀分析
(1)教學目的和社會需求的偏差。
體育教學在實際操作中出現了厚此薄彼的現象:如過分突出健康而忽視基礎理論和技術學習的根本;過分突出技術學習而忽視思想培養。課程的設置、考核與教學實際不相適應。學生體育成績的評價形式不夠全面內容單一,缺乏完整性,綜合性。沒有充分考慮到學生走出學校后的獨立性,自主性以及進行體育鍛煉的科學性。沒有以“終身體育”觀念的培養作為出發點,所以說培高職院校對學生的體育教育教學是不健全、不完善,不科學的。
(2)體育教育教學模式固化。
現在部分高職院校體育教學在教學的內容、方法和形式等方面仍固守傳統,體育課程的設置也多注重籃球、羽毛球、足球等球類項目,而忽略了基礎項目田徑運動。盡管如此,在這些球類運動中也存在著片面性,不能全面拓展學生體育素質。在教學內容的安排上沒有考慮到學生個性的培養,能力的提高。這樣,學生的運動潛力難以激發,自然而然地限制了教學的質量和學生體能的提高;另一方面也降低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常常給學生帶來負面情緒和消極的態度。
(3)教學觀念缺乏創新力。
只有德、智、體、美全面教育才是真正的素質教育,因此體育也是是直接影響到學校素質教育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如今受這種只注重在校的體育教育和鍛煉而忽視終身“體育”的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使體育教學的時間和空間受到了限制,固化了體育教學的發展空間,降低了體育教學的效能,只是一味地追隨前人的經驗和方法,這不僅是對學生,更是對體育教學的一種限制和止步,在教學觀念上仍不能有所突破。
(4)體育教學師資力量薄弱,教學班級設置出現師生不平衡狀況。
根據調查顯示,一些高職院校存在班級學生人數多,師資力量達不到要求的現象,這就意味著教師需要超負荷完成教學任務,其工作量和工作壓力也是不言而喻的。又由于學員人數多,教學難度系數大,教師上課難免顧此失彼,這樣,教學目標就很難實現,教學任務也難以完成。
(5)體育經費投入不能支持體育設施建設。
盡管在各種法律法規上嚴格規定了體育經費的投入數,但實際操作并不盡人意。眾所周知,學校體育工作的開展需要足夠的經費來投入維持和保障,但隨著學校規模和經費預算的擴大,沒有同比增長體育經費,導致體育設施,器材設備更加不足,難以維持。
(6)政策執行力度小。
學校各門課程的開設著重技能型培訓,輕視了體育教育。所以,面對國家在體育方面的教育教學改革和措施時執行度和重視力度都不夠,經費投入小,設備設置單一,教師薪酬少,教學方式形式化,這些都是高職院校體育教育發展的限制因素。
2? 高職體育課程個性化內容體系構建
(1)課程內容的個性化設置。
課程內容設置應該有目的性且與自身職業技術的特點相適應。首先且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讓學生找到自己的興趣點,由此培養學生的積極性以充分發揮高職體育教育課程對體育能力的培養;其次要重視學生的素質教育、心理教育和精神教育,通過集體性項目培養凝聚力和集體榮譽感,通過挑戰性項目培養無畏的素質和勇敢的精神,通過簡易性項目培養學生自信心和積極性,最后教育課程的設置也應該體現體育文化的特色,從而提高學生的體育文化素養。
(2)教材內容分門別類。
高職院校教材內容應該避免單一性,保證多樣化與豐富性針。教材內容的選擇也必須符合一下幾個方面:
①在必修教材上集趣味性、科學性、針對性、實用性與一體。避免枯燥乏味的解說,避免不修邊幅的空談主義,避免漫無目的的泛泛而談,避免不切實際的陳詞濫調。做到科學和趣味相結合,專項與實用相結合,使學生掌握更加全面,更為綜合的體育知識和技能。
②專項教材要在綜合化與多樣性的基礎上,根據學科特點進行分門別類,體現其專業性特征。以專項教育彌補綜合性教育的不足和缺陷,并更有針對性地對不同性別,不同年齡,不同身體素質的學生進行教育,這種因材施教的方法更能發揮體育教育的特色,使學生的潛能得到激發。
③在選項教材的選擇上要富有鄉土化和彈性化特征。要針對專業特色和學生特點,并結合高職體育職業性特征,體現高職教育實際。
混合教材既要求明了的門類分別,又要保證內容的構建與綜合。課程既要重視健康與心理素質的培訓,又要遵循體育教育的客觀規律。同時也要不斷地充實新的內容,拓展新的領域,組建新的架構,讓個性化得到充分發揮。
(3)改革教學方式。
將傳統的按體能分的基礎素質班和專項訓練班進行調整以充分發揮學生學習與運動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基礎素質班的主要目標是增強學生的素質,鞭策不達標的學生,加強體能訓練。以形體教學為主(如健美操和大球類項目)以保證不同身體素質的學生都能進行基礎的體能訓練。在運動負荷上不會有過多或過少的壓力,又可以為學習其它專項課程做好身體、心理和技術上的準備。專項提高班則側重提高學生的應用性實戰性經驗,并傳授專項理論知識與技能,以實用性為目的。
(4)強化意志品質以及個性心理的發展教育功能。
目前大部分高校學生在家庭中都扮演著獨生子女的角色,因此在進行高職體育教育的時候要充分考慮現當代獨生子女的意志能力和性格特征。以因材施教的方式塑造學生個性化的品格,個性化的心理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適應時代的變化,以此來打造個性化教育教學,打造個性化課程體系。從國際上來看,發達國家對體育教育的重視力度遠遠高于我國,他們注重從小培養孩子的團隊協作精神,和勇敢無畏的品質,我們也應該學習和借鑒他們的模式,強化個性化教育理念,促進學生個性心理的發展。
(5)壯大高校體育師資團隊的專業業務水平。
社會的不斷進步與發展對學生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需要老師具備過硬的素質和更強的能力。即老師不再是單單傳授體育知識和技能,還要具備專業的指導能力和創新能力以及科學的業務能力。不單單是固化的模式教學和組織教學,而是去傳承更加全面,更有個性化的內容,去完善更加完備的教育體系,這對綜合素質培訓的要求不容忽視也至關重要。另外,首當其沖的是思想品德教育,其次是才能培養,不斷豐富教師的知識和技能,將教育教學理論不斷創新,將理論與實踐完美結合,教師以放任的態度讓學生擁有更多的發展空間以促進個性化教育的發展。
(6)豐富高職體育課程的形式。
顯性課程和隱性課程是高職體育課程的主要形式。其中顯性課程占據主要地位,因為在課堂教學中必須完成且有統一的教材和目標。教師通過顯性課程向學生傳授基礎的知識和技能,相對于顯性課程而言,隱性課程更加靈活。通過特定的體育課程這一時空環境,在體育教育中充分反映人類社會的文化習俗和價值觀念,從而對體育教學形成潛移默化的影響。利用隱性課程也可以啟迪學生智慧,更好地發揮個性化教育。
3? 結語
高職體育課程類型體系的主要活動對象為1、2年級的學生,而對于三年級的學生為減少學業壓力,可針對學有余力的學生適當開設。在個性化教育的時代潮流下,要以創造性的形式發揮個人特色和專長,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在教學管理上選擇開放式教育和放任的心態,在價值取向上綜合多方面,多樣性,在組織形式上全面化,個性合理化。
參考文獻
[1] 康貴江.普通高校體育教育個性化發展策略研究[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3(6):63.
[2] 姚毓武,馮永麗,張大為.高校體育課程觀念的更新與轉變[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02(4):9-12.
[3] 劉忠霞.高職學校體育教學發展學生個性的研究[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03(2):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