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寧霞 邱云云
三線城市旅游業正在步入跨越式發展的新階段。但少數縣區由于線路單一、資金匱乏旅游收入還相對較低,缺少龍頭景區,缺乏有影響力的經典線路和知名品牌。從金融支持角度來說,還存在著金融支持不足的諸多問題,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實現三線城市美麗鄉村建設、旅游業跨越式發展,金融部門應高度重視合理調配金融資源,創新金融工具和產品勢在必行。
旅游業是當今世界發展快速、前景廣闊的新興產業之一,具有關聯度高、帶動性強的綜合效益。寧縣旅游資源豐富而獨特,開發潛力巨大。立足資源優勢,培育和發展旅游產業,對于寧縣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為進一步加快旅游業發展,抓住大眾旅游時代到來和旅游消費升級的市場機遇,金融部門應高度重視合理調配金融資源,創新金融工具和產品,抓住旅游業加快發展的戰略機遇期,支持和推進寧縣旅游業科學發展和轉型升級。
一、寧縣旅游業發展及金融支持現狀
(一)文化旅游產業蓬勃發展
寧縣現有旅游景點26個,2018年末共計接待游客76.59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42368萬元,占第三產業的11.84%;解決旅游業直接就業3295余人,間接就業7314余人。
(二)金融服務全面提升
一是加強宏觀信貸政策指導。2008年、2012、2015年,人民銀行寧縣支行先后制定了《金融支持寧縣旅游業發展的指導意見》、《金融支持寧縣旅游業改革發展的指導意見》,積極貫徹落實總行和上級行的決策部署,確保金融支持文化旅游業發展的政策措施落地見效。二是加大信貸支持力度。近五年來全縣銀行業金融機構累計向寧縣旅游公路、景區基礎設施、賓館酒店、文化產業園、文化旅游企業等領域投放貸款超過1000萬元。截至2018年末,各銀行業機構向文化旅游企業(不含公路貸款、個體工商戶和小微企業經營主貸款)發放的貸款余額580萬元,占企業貸款的2.56%。
二、金融支持旅游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銀行業機構的“慎貸”和權限上收制約了信貸支持力度
一是旅游業項目貸款一般屬于中長期貸款,金額大且回收期長,大多數銀行業機構未把旅游業作為信貸支持對象。二是銀行業機構對旅游項目發展前景、預期收益、風險程度等難以準確判斷,普遍認為風險控制難,信貸支持較為謹慎。三是銀行業機構實行貸款風險責任終身追究制,機構負責人和信貸人員有惜貸、恐貸心理。四是旅游業貸款期限較長,審核權多在市級分行甚至總行,縣域旅游的許多景區項目很難達到上級行的信貸準入門檻。
(二)景區的粗放式經營模式削弱了銀行業的支持意愿
多數旅游景點規劃、策劃和開發水平不高,不少傳統觀光景區的資源品位、文化內涵沒有得到深度挖掘,產品開發層次較低。人造景觀低水平的現象突出。加上旅游項目資金投入大、建設時間長、資金周轉慢、回收率較低,在日常經營和財務管理上隨意性大,不利于與信貸資金的低風險、高收益目標對接。而其他企業也不愿為旅游業提供長期擔保,很難獲得銀行信貸支持。
(三)金融服務手段單一,服務方式相對滯后
寧縣的旅游景點大部分在鄉鎮,金融服務現仍然滯后,金融服務設施不健全,無法滿足游客的金融消費需求。如景點周圍的賓館、酒店、商場很少有ATM機,部分賓館盡管安裝POS系統,但使用率很低,游客在購物消費時大多使用現金消費。
三、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實現旅游業跨越發展的建議與對策
(一)圍繞旅游產業帶動,深化相關產業金融服務
目前,與旅游業發展相融合的現代特色農業、城鎮化建設關系越來越密切。推動旅游產業與一二三產業的有效融合發展,是實現戰略性支柱產業的重要路徑。因此,金融機構在支持旅游業發展的過程中,要樹立大旅游業理念,拓寬服務思路,不僅將旅游核心企業和為旅游業提供直接服務的實體和服務者作為扶持對象,還應為旅游產業發展的相關產業和旅游產業鏈的上游服務者提供支持,為旅游產業鏈整體發展提供全方位服務和支持。
(二)放寬金融支持的信貸政策,設計符合旅游業發展的融資服務體系
各銀行業金融機構應積極投身于旅游業,及時調整信貸政策,將旅游行業作為金融支持的重點行業。要根據旅游市場主體經營特點和融資需求統籌規劃融資服務方案;地方旅游投資企業和餐飲、住宿、公園景區開發管理及園林工程等企業根據實際規模主要給予流動資金貸款支持。
(三)優化金融網點布局,豐富旅游金融產品和服務
調整和優化金融機構網點結構布局,在各重要的景點、賓館、酒店、超市等場所安裝刷卡終端,為旅游的銀行卡消費提供便捷服務,創建良好的用卡環境。同時,鼓勵銀行業機構在交通相對便利、經濟條件較好、旅游市場較好的鄉鎮開展靈活便捷的流動性金融服務。(作者單位:1.中國人民銀行寧縣支行、2.中國人民銀行乾縣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