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克
在經濟全球化發展的影響之下,各國之間實現了資源共享以及各種類型的貿易往來,在全球化發展的背后,當前世界上的各個國家不僅享受著經濟全球化帶來的利益,同時也承擔著由經濟全球化所帶來的各種風險,在世界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各個國家之間的國際關系也在隨之發生著微妙的變化。經濟全球化對于每一個國家的影響都是比較明顯的,總的來說利大于弊。本文將針對當前世界經濟發展趨勢以及對我國產生影響進行詳細的闡述。
一、當前世界經濟的發展趨勢
如果按照風險程度劃分的話未來經濟的發展情況存在三種情形,其中最壞的情況是發達國家無法有效地化解公共債務危機,例如,歐洲債務在出現大規模重組困難或者違約的情況下,債務危機就會波及到實體經濟的發展,在這種大環境下,發達國家的經濟出現衰退現象,那么,新興經濟體的發展也會因大環境的惡化而遭受阻礙。大的經濟問題出現,或者金融海嘯席卷,本質意義上就已經在對很多的關聯國家造成影響了,所謂的關聯國家,即在國家化經濟形態中,存在交易或交易比較頻繁,而毋庸置疑的一點是,大國無論從哪個角度出發,都是最大的利益受損者。最有可能出現的情況就是,部分發達經濟體出現一兩個季度的負增長,同時世界經濟也將繼續保持低速增長,全球通脹的壓力依然存在。其中最樂觀的情況就是發達經濟體復蘇勢頭好轉,新興經濟體也能在這種較為蓬勃的大環境下穩步增長,全球經濟發展比較穩定。國際的整體經濟形勢顯然或受到發達國家的經濟形態的影響,會有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現象。
(一)美國經濟暫時的增長下存在著潛在的危機
美國的經濟發展一直處于世界領先水平,在從特朗普上臺之后,特朗普以其尖銳的商業眼光對美國經濟進行了大力整改,還廢除了奧巴馬在位期間頒布的醫改政策,雖然其一系列的經濟舉措促進了美國經濟的增長,降低了美國的失業率,刺激了美國的消費水平,刺激了美國的出口,很大程度上緩解了美國賬戶上的經濟赤字問題,美國的股票在經歷大起大落之后目前處于平穩狀態。從表面數字來看,似乎情況很樂觀,結果很喜人,手段很高明,但是,特朗普的商業化的行為純屬典型的向錢看齊,沒有利益的事情不干,過分的強調個人利益勢必會影響集體利益,對其他國家和全球經濟可能會帶來極大的損失和創傷。事實表明也是如此,特朗普上臺之后,退出了很多國際組織,引起了很多個同盟國的強烈不滿,雖然在經濟上,由于特朗普的經濟民粹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可能會使美國經濟出現短期的振興,但是,這種單邊的經濟回流必然會引起其他國家的不滿,也對其他國家的經濟發展不利,會造成其他國家的一致反對和強烈反擊,從長遠發展的角度看,并不利于美國經濟的后勁發展。美國經濟受到政策的影響嚴重,在這一點上毋庸置疑。因此,研究美國的經濟,務必先從美國的政策研究起。而一般情況,美國的經濟政策兩種狀況居多,一種是激進式的,體現其經濟和貿易霸權;一種是自我保護式的,一切政策利好都會傾向于自身,而對別國不利的方面也不會在意。
(二)歐元區經濟存在再次衰退的可能
擁有28個成員國的歐盟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資本輸出的國家,同時也是多邊貿易體系的倡導者和主導力量,歐洲經濟在經歷了2017年的全面復蘇之后,歐洲經濟在2018年擴張動能減弱,進入2019年之后這種情況并未好轉,因此,作為拉動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持續失速,引起了人們對世界經濟發展的擔憂。歐洲國家制造業高位回落,德國降幅尤其明顯,首次跌破榮枯線,這一現象造成了歐洲經濟的大幅下降。英國脫歐前景不明,由此造成的負面影響也沖擊著歐洲經濟的發展。如果英國能夠順利脫歐的話,作為歐盟國家的第二大貿易主體來說,這將直接影響到歐盟貿易一體化的進程,因此,歐元區經濟經受著諸多不利因素的干擾,存在再次衰退的可能。要明確每一個因素的具體影響,才可能較大程度的避免經濟衰退帶來的影響。
(三)新興經濟體仍將是引領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
由于前期的經濟緊縮狀態對實體經濟造成了連續的不利影響,新興經濟體在短期內仍將持續放緩發展速度,但是由于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正在努力實現經濟轉型,經濟發展對內需的依賴性越來越大,雖然新興經濟體有增長放緩的趨勢,但是其增長勁頭依然較強。中國作為新興經濟體的代表,有著過人的實力和優勢,人口眾多,消費能力強,市場龐大等都是其中的優勢,而且,我國的經濟在當下也獲得了蓬勃的發展,并且,在世界經濟的發展中發揮著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雖然整體的全球發展環境不太好,但是新興經濟體仍將是引領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因為,新型經濟體擁有著較好的市場,可以打破傳統經濟體所存在的一系列問題。總之,挑戰和機遇共同存在,一并影響著這個世界經濟的走向和未來經濟的發展趨勢。
二、對中國經濟造成的影響
(一)外需下滑,貿易主義抬頭,出口面臨挑戰
在2018年的中美貿易戰事件中,美國突然對華2000億輸美商品加征關稅,貿易爭端主要發生在兩個方面,第一:中國具有較為廣泛的出口領域,第二:中國沒有優越的進口和技術知識領域。自從中美建立貿易關系以來,中國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在與發達國家進行貿易往來的過程中一直享受著由貿易雙方國家共同簽署的最惠國條款,享受著最惠國待遇。雖然中國近幾年的經濟趨勢都在穩步增長,但仍然沒有擺脫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地位,美國對中國實行加收關稅的做法一方面是為了抑制中國的出口,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打壓中國的經濟發展,從而鞏固自身的國際地位。中美的貿易中,作為發展中國家的中國,處于不平等的地位,這一現象,急需扭正,隨著中國綜合國力不斷增強,更具有國際競爭力,這一問題正在逐步改善。
(二)外匯儲備資產縮水風險增大,多元化戰略面臨挑戰
我國目前的外匯儲備有三分之二是以美元資產的形式持有的,然而由于美債問題以及美元貶值等問題的發生,我國持有的美元資產將面臨資產縮水的風險。而且由于歐洲國家存在債務重組的可能性,一旦這些事件發生,我國持有的歐洲債券將面臨重大的損失,而且,如果歐洲發生債務危機,經濟崩潰的話,我國將會直接面對美元的獨立局面,因此我國的外匯儲備的安全性將會面臨重大挑戰。這是極為嚴重的問題,但在國際經濟融合的形勢面前,是不可避免的現象,幾乎每個國家都面臨著類似的問題。
(三)宏觀調控政策取向面臨挑戰
我國的經濟在走出金融危機以及國美通貨膨脹的巨大壓力之后實施了適度貨幣寬松政策,因此我國的經濟實現了穩步的回升,在此基礎上實現了經濟增長平穩減速,國民經濟朝著宏觀調控的方向發展。國家經濟政策和宏觀調控對于整體經濟的發展朝向的影響非常關鍵,也在一定意義上可以救市,可以促進經濟的發展,這是我們國家的經濟發展優勢,政府具有一定的主導權,與此同時,也避免了市場本身的弊端帶來的某種問題,對于調節市場合理化運行有著積極的效果。但即便如此,在經濟全球化的影響之下,我國的經濟發展趨勢也受到世界上其它國家經濟發展狀態的影響,甚至國家化水平越強,受到的影響就越大,這是一種市場自動調節的手段,以此導致國內的經濟發展過程中出現了很多不確定的因素,使得我國的宏觀調控政策取向面臨著重大挑戰。反正,金融危機來了,任何一個國家都難以幸免,只是危害大小的問題。而結局的通常由這個國家的經濟狀況和發展實力,乃至各種經濟政策所決定的,勢必要抓住歷史發展機遇,突破相關問題,避免損失,才能獲得最大化經濟增長。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全球化的發展背景之下,每個國家的內部發展都或多或少受到其他國家的影響,同時也對其他國家也產生著一定程度的影響,隨著國際間的緊密合作,國與國之間的聯系也越來越緊密,經濟及文化等領域的互相影響都是非常正常的現象。近幾年來,美國經濟發展態勢良好,但是美國在國際方面的一些行為引起了許多國家的不滿,歐洲經濟接連出現經濟問題,全球經濟的發展大環境有些動蕩,在這種環境中,中國的出口也遭受了一些不良影響,中國的外匯儲備資產存在著縮水的風險,國際環境影響著我國的宏觀調控實效。美國作為一個大國,在信息傳遞和利他性上,并未做到一個負責任大國應做的狀態,這一點對正在崛起的中國啟發很大,我們想改變這一現狀,維系和穩定好與別國的關系,并為其帶來積極的影響,促進其經濟繁榮。因此,中國無論在什么環境下都一直保持著良好的心態,善于抓住發展機遇,正確對待與各個國家的國際關系,堅決維護國家的合法權益,不容國家主權受到侵害,進而穩步發展中國經濟。(作者單位:南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