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航
摘 要:黨的作風是黨的形象,領導干部作為中國共產黨的忠誠擁護者應該更加注重工作作風建設,才能進一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十九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矢志不渝的加強領導干部作風建設,牢牢抓好“四風”工作不放松,使得領導干部與人民群眾血肉相連,增強領導干部與人民群眾之間感情,從而不斷對鞏固我黨執政之基。新時期,新導向,堅持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執政理念,不斷加強領導干部作風建設,促進我國向更高更遠的方向發展。
關鍵詞:領導干部;作風建設;十九大
黨的十八大以來,針對黨內存在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四風”問題,我們黨一直堅持以問題為導向,解決黨內存在的作風問題。中國共產黨章程中明確規定:“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反對任何濫用職權、謀求私利的行為”。2012年12月4日中央八項規定出臺后,全國一年節省公款吃喝兩千多億。為了解決“四風”問題,中共中央從2013年6月到2014年10月,先后開展了兩次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針對縣處級領導在思想、作風、黨性方面存在的問題,中共中央于2015年開展了“三嚴三實”活動;針對廣大領導干部和普通黨員在思想、組織、作風、紀律方面存在的問題,中共中央于2016年到現在一直開展“兩學一做”教育常態化制度化。黨的十九大召開后,黨中央又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主題教育。我們黨本著“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針,有病治病,沒病預防的方法去解決作風問題。
一、當前部分領導干部存在作風問題
1.形式主義依然存在
形式主義工作作風主要是指領導干部政績觀缺位和錯位。部分領導干部為了追求華麗的業績,而忽視了對實際工作的落實。比如甘肅省委原書記王三運在實際工作中,對待多項工作僅僅是在表面批示、開會,從而不關心落實情況,或者是假關心但仍沒有具體實施方案;貴州省三都縣原書記梁嘉庚在扶貧工作上,始終大張旗鼓,但是在實際工作中凈搞一些“高大上”的項目開發,遠遠脫離了脫貧實際工作,造成了扶貧資金的巨大浪費。總之,形式主義的工作作風就是忽視實際的價值與意義,始終將個人利益擺在首位,堅持以個人主義為中心,不問群眾疾苦,從而華而不實。
2.官僚主義依然盛行
官僚主義工作作風主要是指領導干部權力觀錯位。當官做老爺高高在上,作威作福是官僚主義代名詞。做官本為民辦事,但是現實中,一些為官者脫離群眾、脫離實際,將更多的權力集中在自己手上,從而濫用職權,橫行霸道。我黨自建黨以來就始終堅持擯棄官僚主義之風,反對領導特權。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北考察期間的重要講話指出:“對待官僚主義,要敢于硬碰硬,要敢抓敢管,敢于擔責”,可以看出官僚主義問題非常難處理,只有狠下決心才能杜絕。2017年,甘肅省財政廳部分干部由于工作作風懶散,責任心不重,導致扶貧款在省財政廳滯留146天,嚴重影響甘肅當地扶貧工作開展,可以看出部分領導干部雖然官不大但責任中大,如果把別人的事情都當做風春過,那么將嚴重影響我黨政策落地,從而難見實效。
3.享樂之風尚未根本遏制
享樂之風主要是指領導干部幸福觀錯位。部分領導干部將物質享受作為其最大的追求,在位期間無論是工作上還是生活上,都不思進取,頹廢至極,甚至將社會主義拋之腦后。國家原發改委副主任劉鐵男在職期間,大吃大喝,通過自己的權利為他人獲取利益,從而進出高檔會所,嚴重違反黨紀黨規,損害領導干部形象。領導干部作為帶領群眾奮斗的主要領路人,應該發揚敢于承擔,敢于付出的熱情,而不是將自己的利益放在最高位,每天渾渾噩噩。
4.奢靡之風尚未根除
奢靡之風同樣主要是指領導干部幸福觀錯位。奢靡之風與享樂之風關系密切,奢靡之風比享樂之風程度更嚴重。伴隨這社會經濟的發展,奢靡之風愈演愈烈,一些干部不惜一切代價,用自己手中的權力搞尋租、搞腐敗,使得其在工作上遮遮掩掩,不腳踏實地,個人思想上滋生拜金主義,滿足物質享受。部分領導干部私建樓宇別墅、公款旅游、娛樂消費等,這些都會導致以權謀私,滋生腐敗的現象發生。總之,奢靡之風還是因為領導干部沒有把人民群眾放在工作首位。
二、解決領導干部作風問題的措施
1.充分發揚我黨優良傳統
加強領導干部工作作風建設,必須充分發揚我黨優良傳統,把工作作風比作是一顆種子,把優良傳統比作是土壤和水分,只有這樣種子才能夠發芽長成參天大樹。我黨自建黨以來就十分重視作風建設,這也是社會主義事業不斷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當前社會發展,西方思想的滲透,使得我國國情發生巨大變化,但是必須始終堅持黨的優良傳統。我黨優良傳統是培養良好工作作風的重要基礎,既然要加強工作作風建設,那就要妥善處理好正氣與邪氣的斗爭,社會在發展過程中肯定會存在一些不良風氣,只有通過不斷的弘揚正氣,同時對邪氣進行打壓引導。另外要處理好現代與傳統之間的關系,現代工作作風是在傳統工作作風中繼承與發展的,各個時期由于受外部環境影響和新時期的建設任務轉變,因此需要不斷推進工作作風向前發展,符合社會的需要,符合歷史的規律,為我黨在新時期完成各項重大任務添磚加瓦。
2.要堅持與人民群眾血肉相連
領導干部工作作風不扎實,說明其與人民群眾之間關系不扎實。我黨作風建設的基本任務是加強黨員干部與人民群眾之間的聯系,但是在實際工作中,一些黨員背離群眾,因而產生不良工作作風。因此加強與群眾血肉相連就是要把群眾放在首位和深入開展群眾實踐教育活動。
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社會歷史的主體。而且我黨的90余年已經證明只有扎根于人民、服務與人民,才會使我黨健康發展。在現實生活中,一些領導干部脫離群眾,則出現不正之風,嚴重影響我黨形象,是工作作風不良的重要體現。與此同時,領導干部要認識到權力來源于人民,對人民使用權力要立足于服務群眾基礎上,因此這就要求領導干部為人民群眾而工作,深入群眾,認真傾聽群眾心聲,為群眾排難解憂。另外領導干部在工作中要積極聽取群眾的建議,虛心向人民學習,只有這樣,財政真正做到從群眾中來,從群眾中去,獲得人民的信任是自己更好開展工作的基礎。焦裕祿在蘭考縣工作僅475天,蘭考縣當時有149個大隊他去過120個大隊,通往墓地的路僅3有里地,送葬的隊伍卻走了3個多小時的路程,不是行進太慢,只因為前來祭奠老百姓太多,他為什么能和群眾有這樣的感情,主要是因為焦裕祿真正的把老百姓當人看了。黨的群眾路線是我黨生命線,在此之前我黨深入開展群眾路線教育活動,希望通過該學習活動能夠有效的糾正四風問題,讓領導干部,尤其是一線基層干部能夠真正在實際工作中深入群眾,避免作風不實,工作不深等問題,從而做到與人民群眾血肉相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