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貞虎

父母絕對不能以事業繁忙為借口,而犧牲教養孩子的時間。等孩子長大,他們已無需你的陪 伴,因為已過了有效期。
案例:李蘭在七年內生了兩個孩子'非常疼惜寶貝。由于丈夫收入不多,他們要供房貸和車貸,所以每個孩子在喂奶四個月后,李蘭就去上班,由母親幫忙帶孩子。
母親去世后,孩子由保姆看顧。后來,李蘭與朋友一起創業,業務蒸蒸日上,幾乎每天都起早摸黑,疲累歸家。她盡量讓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和享受,但孩子長大后,似乎沒有感激的心。
一天,李蘭的秘書給她看她拍兒子第一次喊媽媽和第一次學步的視頻,李蘭竟然禁不住大哭一場,因為她錯過兩個孩子許多的第一次,甚至他們所有參加比賽、領獎、表演、畢業等等場合,她和丈夫都缺席。 今天,孩子跟他們的感情很生疏,對他們的態度總是冷冰冰,和朋友卻無所不談。近來二女兒少年早戀了,她的成長過程正是李蘭創業最忙的時期。當李蘭阻止她不可交男朋友時,她競哭著說在外婆之后,從來都沒有人疼愛過她!
忙碌上半輩子'卻好像失去更重要的親情,連自己的父母生病時,也沒有好好陪伴他們。這樣的付出,卻換回今天孩子的冷淡,不只痛心,也后悔,李蘭不知如何彌補。
父母陪伴缺失很難進入孩子內心世界
孩子在0至8歲,是最需要母親 撫摸的階段。我們為孩子的將來付 出這么多的辛勞忙碌,卻因此忽略 甚至耽誤了孩子的現在,這忙碌值 得嗎?
父母為家庭奮斗,寄予無限期望的孩子卻在思想上因缺乏引導,可能己在錯誤的泥潭里越陷越深;到那個時候,才后悔沒有多看孩子一眼,多拉孩子一把,的確已經遲了。
當我們買包裝食品時,總會注意到標簽的有效食用日期。父母與孩子之間的相處也存在“有效期”的!
臺灣作家龍應臺說,“對于教育孩子,除了言傳身教和陪伴,沒有任何捷徑可循。小孩是上天給的禮物,當你不珍惜時,上天就會把這份甜蜜的時光收回。‘過期后,父母再怎么努力,也難以彌補。只有乖乖在孩子的成年時刻退場,要么等著被長大的孩子,在他們生活的舞臺中將父母扔下。”
香港富商李嘉誠說:“一個人事業上再大的成功也彌補不了教育子女失敗的缺憾!”我們總以為忙碌,但是孩子的品格教育,只要稍微有點忽略,有些毛病一旦養成,會花費很多精力來改正,甚至根本無法糾正。所以不管掙多少錢,事業發展多順利,如果孩子的教育不當,將來老了只留悔憾。
父母絕對不能以事業繁忙作理由,而犧牲教養孩子的時間。等孩子長大,他們己無需你的陪伴,因為己過了有效期。
一些父母似乎從來沒有參與過孩子的生活,甚至進入他們最深的心靈世界;孩子心底的喜怒哀樂,從來沒有機會向父母表達,只知道扮演一個“乖乖聽話的好孩子”形象,父母就會掏腰包為他們的一切需要付錢。
有人說,父母是孩子的整個世界,缺少了父母的陪伴,孩子的整個世界都是灰暗的。哪怕明明父母雙全,缺乏陪伴,心靈深處依然是個“孤島”。
0至12歲是陪伴教育孩子的“黃金有效期”。在孩子心目中,此時父母比其他任何時候都要重要,是可以信賴、依靠、可托付一切的人。但父母卻覺得孩子小,什么都不懂,只要吃好、喝好、照顧好,就是最大的責任。父母工作忙碌,是否真的擠不出時間陪孩子,還是沒意識到陪孩子是件重要而必需的事情呢?
在“黃金有效期”內,缺乏陪伴和關愛的孩子,往往更容易出現心理問題,如性格孤僻、舉止古怪、不擅交流,而且極度自卑,以致會欺負他人,或被別人欺負。他們缺少兒童應有的天真、活潑。心理學上把這種現象稱之為“缺乏父愛綜合征”。父親是力量的象征,勇敢、果斷、眼界開闊,是孩子最好的榜樣。一旦缺席,孩子容易出現擔驚受怕、多愁善感。《窮爸爸富爸爸》書中寫道:“所謂成功,就是有時間照顧自己的小孩。”而李蘭的兩個孩子,連母愛也缺失,可想他們心中的不安。
孩子在年幼時具有極強的可塑性,就像源泉般活潑而無拘無束,一旦被導向某一方向,就能轉變它的流向。
人與人之所以不一樣,主要是因為在后天受到的教育方式不同。在幼年的小小意識中留下的印象,都會在未來漫長的一生中發揮重要的影響。將來能成為什么樣的人,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孩子在早期成長過程中受到何種層次的家庭教育。
我規勸家長們,在年輕時,不要借口工作忙碌而忽略對孩子的教育;在年老時,一切榮華富貴將成為過眼煙云,而養個不成器的孩子,足以讓你晚景慘淡;成功又孝順的孩子,足可以讓你晚年生活無憂。
現在抽時間陪伴孩子為時不晚
那么,當李蘭感到陪伴缺失,孩子很難與她進行心靈溝通后,是否需要離職,專門陪陪還在青少年期的孩子呢?
其實,我不是很贊成完全放下工作陪孩子,但我永遠相信時間是自己掌管的,孩子進入青春叛逆期,多多抽出時間陪伴他們,尚為時不晚。
我從前也以為自己的時間不夠用,直到自己的父母進了醫院,我幾乎天天去醫院陪伴他們,他們問:“怎么我進醫院,你就不忙了?”我才覺醒,如何策劃工作、管理時間是需要智慧的!比如放下一個不重要的會議,放下手機、連續劇,專心享受與孩子的互動時間,哪怕只是15分鐘。融入與孩子的交流中,去了解他最近的煩惱,有什么困惑,收獲了什么。這是一種被愛和被關注的感覺。哪怕時間不多,也會讓孩子得到滿足。更重要的是,培養了濃濃的親情。
對孩子愛的鏈接不要折斷,不要為了拉回感情而不敢管教孩子,只是責備的話語中,不要用詞太激烈,這樣無法管教他們,反而破壞彼此的和氣,這跟夫妻、朋友之間學習禮貌溝通是一樣的道理。
一個人平時說話尖酸刻薄,一旦抓到他人錯誤或短處就大肆謾罵與譏諷,這樣的人不太可能會對孩子好好地說話。父母應該時常保持家庭溫暖的氣氛,這是孩子離家后最美好的回憶。讓孩子知道父母也不是萬能的,讓他們更能觀察別人,理解別人,體諒別人。父母常常說感恩的話,孩子必然會學到。
陪伴的時間里,你是孩子傾訴的對象,他們在訴說自己發現的大小事,有趣的,委屈的,也有他不小心犯的錯誤。當你賞識地對他點頭,他自然會明白你在與他交流,你是了解他的人。孩子的自信心不僅得到鼓勵,也彼此拉近了距離。
高質量的陪伴,不僅是瘋狂玩樂,也與孩子互相談心,共同進步,發現孩子的能力,予以贊賞。要把與孩子相處的每一段時間,變成愉快高效的時間。
我的工作相當忙碌,但我們夫妻倆在孩子年輕時,堅持盡量回家用晚飯,與孩子聊天可以無所不談。現在結了婚的孩子,也堅持每個星期帶他們的家人回來陪我們吃飯,東南西北話家常。
如果在陪伴孩子時,自己本身處于焦慮或失落的狀態,可能遷怒孩子,影響他們的情緒,所以應常常靜下心來交流,才能有效溝通。主動關注孩子的感受,了解孩子解決問題的短板,與孩子做有效交流是最好的陪伴。
再也不要錯過他們的重要日子,如生日、得獎、紀念日…… “
一生中能陪伴孩子成長的日子不多。希望天下父母們都不會因為沒有給孩子足夠的陪伴而留下遺
憾。孩子孝順我們不一定在于金錢,而是那一份不能磨滅的親情之愛。那么,先從我們做起給予他們美
好的榜樣,就是不再忽略他們的感情需要。從生活中的小細節上,培養孩子明理、自信、獨立、堅強、開
朗的性格,這才是他人生中最好的基礎,是伴隨他一‘生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