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祖遠

人的能力終究有限,無法改變大自然的一切,難免心生怨艾,因而造成心情低落。有鑒于此,我們只有從生活周邊可以掌握的事情做起,即便努力營造小小的舒適感與幸福感,也算是跨出成功的第一步。當我們全力以赴,掃除心中的不確定感,焦慮自然就會降到最低點;然后順勢而為,累積無數的小確幸,成就夢寐以求的“風生水起好運來”,那種喜悅將成為一輩子的福份。
其實,要怎樣過日子,取決于個人,快樂是一天,劃地自限,悲傷度日,也是一天;擁有聰明才智的我們,怎能將自己的靈魂禁錮起來呢。倒不如將心窗打開,迎接陽光進入心靈;亮麗可期的好心情,是可以調整到最高階的,那種處于安定不墜的好心情,看來只有靠自己努力去經營嘍。這樣一來,才能在“自助、人助、天助”的定理下,享受否極泰來的安舒與自在。當我們擁有好心情之后,有情的歲月,將如同“青山常在,綠水常流”一般,那樣的自然,那樣的親切,那樣的實在,長伴在我們身畔;也如同空氣存在一樣,平常沒有感覺它的重要性,一旦失去它,可就要呼天搶地,乃至于失去寶貴的生命昵。
想讓好心情永系身畔,其實并不難;說真格的,老天并沒有欠我們什么,我們又何必整日怨天尤人,而破壞了好不容易編織的好心情呢?如果想要進一步讓好心情能夠如同耀眼的陽光一樣,無私而博愛地照臨世人,愛的能力,就會從愿力產生;自在無怨的好心隋,也就能在我們博施濟眾當中,隨緣也隨喜地縈繞在周遭,那種讓人樂開懷的實質感受,將會成為常態性出現,也將成為大自然的常理。
當然,許多事情說來容易,做起來就有點困難嘍。為了要破除這樣的迷障與窒阻,唯一可行之道,就是“坐言起行”,讓偷懶與流于形式的空洞用躬身力行的愿力來精實壯大,便能成為可長可久的座右銘。
總之,人人只要做最壞的打算,便能做最周全的準備;在一步一腳印當中,全數盡力去完成,便能成就心中所勾勒的美好圖騰。好不容易調整出來的好心情,如同“功多藝熟”的好廚師,調出來的絕世好味道一樣,豈能輕易失傳。有鑒于此,我們不但要用記憶的“鎖”,也要用實踐的“鑰”,好好將它保存下來,成為我們一輩子役用的高級籌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