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箏
摘要:鄉村經濟發展是實現鄉村振興的必由之路。而實現鄉村經濟的發展,又好又快的方式就是發展鄉村旅游經濟。本文從我國鄉村旅游的發展,鄉村旅游帶來的紅利以及鄉村旅游的新趨勢三個方面淺析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的鄉村旅游變化。
關鍵詞:鄉村旅游;經濟
一、我國鄉村發展歷史
我國鄉村旅游近三十年來發展非常迅速。鄉村旅游是促進產業結構調整、農業發展和農村升級的一種新興而有效的催化劑??傮w來說,我國鄉村旅游經歷了資源型旅游階段、農業產業化驅動階段、政府政策驅動階段和市場需求驅動階段。不同階段表明鄉村旅游發展的重心隨著時間而變化。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現在鄉村旅游的形式五花八門,其中農業休閑是最典型的一種。”農家樂”是華南地區種新的旅游模式,意味著你可以在當地農民的家中盡情享受。其設施通常包括有:房屋、庭院、果園、植物苗圃、竹林,或者也許還有一個魚塘和兒童游樂場。近20年來,農業休閑旅游的供應量顯著增加。2007年,由于我國于1999年推出黃金周"政策,建立多個國家假日,同時也得益于私家車數量迅速增加,農業休閑旅游開始蓬勃發展。到了2010年底,全國農業休閑戶數超過150萬個,擁有大型休閑農業園區18000余個,每年接待游客可以達到約四億人次。
二、鄉村旅游帶來的紅利
中國鄉村旅游的發展是供需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從供給角度看,主要是指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從市場需求來看,這是城市化的結果。通過稅收優惠和政策扶持,地方政府在我國鄉村旅游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特別是在整個八十年代鄉村旅游發展的早期階段。根據中國國家旅游局的數據,到2015年底,國家旅游局將在全國范圍內創建一千個旅游城鎮和10000個特色旅游村,以促進國家鄉村旅游的發展。截至2015年底,農村旅游人數已經達到八億人次。目前,我國的鄉村旅游價值約1145億元,直接促進了大約9.89億人就業和3680萬人的間接就業。從事鄉村旅游的居民,其年均純收入平均增長速度超過百分之五,遠高于我國年CPI漲幅1.6%。隨著我國鄉村旅游市場的不斷發展,鄉村旅游產品越來越細致,如今,一些針對特定旅游群體的主題不同的旅游產品在市場上已經大受歡迎。比如專門為老年人和婦女兒童設計的個性流行旅游產品。
鄉村旅游,其游客來源不僅僅限城市。據國家統計局的統計,經過改革開放后的三十多年發展,我國農村居民人均收入已經從1978年的134元增加到2010年的5919元,增長了約四十四倍。隨著收入的增加和思想的逐步開放,越來越多的農村居民開始加入到旅游隊伍中。首先,從游客人數來看,從1997年到2008年,農民旅游者約占國內旅游者總數的百分之五十。2010年,旅游人數達到 10.38億,占中國國內游客總數的49.4% o從增量來看,1997年農村居民出行率為百分之四十,相當于3.85億人,而2008年的旅行率為111.9%,達到10.09億人,比1997年凈增長6.24億人。從消費角度看,1997年農村居民旅游消費為1999年的560.9億元,2010年達到3176億元,比1997年增長261.51億元,年均增長46.6%。這將為國內旅游市場注入新的活力,是時候抓住機遇,促進中國農村居民的旅游了。在鄉村旅游產品設計、市場開發和市場營銷過程中,根據鄉村旅游者的需求和偏好,支持鄉村旅游的更好發展。
三、鄉村旅游的新趨勢
另外,體驗經濟的出現是反映人們期望變化的新趨勢。體驗經濟是一種新的經濟形態。旅游業是最早進入體驗經濟的產業之一。在鄉村旅游發展的早期,對自然景觀資源、農業生產的收獲和農村民間節日的依賴程度很高。農業景觀游覽是鄉村旅游發展初期的主要活動。在鄉村旅游發展的后期,現代旅游者不再滿足于簡單的觀光,而是在尋求其他的"文化體驗"。鄉村旅游暗示著積極參與正引起人們的關注。包括水景、小徑和徒步旅行、露營和其他戶外娛樂活動以及以家庭為導向的活動確實滿足了休閑旅游者的當前愿望。對于工業氣息較重的地區,還可以以]:業旅游為特色,發展工業旅游,以工業旅游發展帶動工業企業效益,同時也倒逼工業企業降低三廢的排放,舉三得。
四、總結
總體來說,對于鄉村旅游開發要:一是遵守保護性開發的原則。鄉村旅游的魅力來自于它的自然性、生態性、體驗性和景觀變異性,這些變異性必須得到保護,因為在鄉村旅游開發過程中,這些特征很容易被破壞。保護性開發原則是指對資源的全面管理,所有利益相關者都必須以農村生態和文化遺產保護為資源開發的前提,避免各種資源的退化。在制定群豐縣旅游發展戰略的過程中,必須充注意維護當地的生態系統和鄉村旅游的個性特征。二是要遵守因地制宜的原則。不能邯鄲學步,生搬硬套別的地方的旅游發展經驗,要結合實際情況,揚長避短的發展旅游經濟。
參考文獻
[1]史忠美.農民收入變動趨勢分析[J]統計與咨詢,2012(4):57-58.4
[2]郎語辰.黃金周假日旅游經濟發展對策探究[J]時代金融,2017(35):257-257.
[3]柯珍堂.“兩型社會”構建背景下發展鄉村旅游與新農村建設的關系[J]企業經濟,2010(10):148-150.
[4]范巖東.中國旅游經濟的問題與反思[J]商情,2012(1):101-101.
[5]吳俊坷.基于體驗經濟時代的山地旅游開發模式研究———以湖北省神農架林區為例[D]中國地質大學(武漢),2012.
[6]陸明華.新常態下南京鄉村旅游景觀發展路徑研究[J]現代農業科技,2016(21):266-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