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秀菊
摘要:為做好基層脫貧攻堅工作,財政部門也必須從中發揮重要作用與職能,如對于資金的審核、撥放、管理和監督,縣級財政部門要作出合理規范的制度安排,并通過績效評價方法來考查其成效,實踐證明,通過績效評價財政支持脫貧攻堅效果具有非常準確高效的作用。本文通過案例基于績效評價來分析基層財政脫貧攻堅工作的具體成效是研究的主要內容,最后還提出了進一步做好財政資金支持脫貧攻堅的建議。
關鍵詞:績效評價;脫貧攻堅;財政支持
一、研究意義
脫貧攻堅是一件艱巨的工作,目前我國的脫貧攻堅整體上都面臨著復雜的形勢,不同的地區貧富差距懸殊,經濟狀況千差萬別,產業結構和特點也不盡相同,這就給脫貧攻堅帶來了嚴峻的挑戰。在很長的工作中,扶貧的問題被特殊化看待,群眾都覺得扶貧就是財政撥款救濟,用大量的財政資金解決地區貧困問題,但是要看到,很多地區的貧困根本不是僅僅用撥款就簡單的能夠解決的,要從根源解決貧困地區的貧困問題,需要運用多種方法,制定長期規劃,實施一系列有針對性的措施,并且對于財政撥款要合理運用,讓這些資金分配到正確的方向和正確的項目上,保證資金運用到位。本文擬采用具體的案例分析,來討論定遠縣財政支持脫貧攻堅實踐,應用績效分析其實踐結果為縣級財政支持脫貧攻堅工作提供了參考。
二、縣級財政支持脫貧攻堅實踐分析
以某貧困縣為例,作為省內的重點貧困縣,縣級政府一直在致力于脫貧攻堅,縣財政制定了相關的財政支持政策和規劃,對財政扶貧資金的使用做了合理的規劃,并且在使用過程中嚴格監督管理,使得該縣的財政刻寺脫貧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
具體來說,在制度層面,該縣制定了《縣扶貧資金績效考評管理辦法》、《縣統籌整合使用財政涉農資金脫貧攻堅管理辦法》、《縣扶貧資金管理辦法》等一系列管理制度,為先財政撥款的使用做出了制度層面的指導。在實施過程中,縣級政府將責任分向各個鄉村級政府,發揮當地對縣級財政資金撥款的管理作用,將權力和責任落實到村政府,并將財政扶貧資金項目公開告知民眾,打開透明度,保證了資金監管的權責明確。對于財政資金的賬目管理,政府采用了報賬制核算制度,相關單位安排了專門的管理人員設置了專門的賬目來對財政扶貧資金進行專賬管理,按照每個項目核算每筆資金運用。對于財政資金的發放,縣級財政管理部門制定了嚴格的撥放程序。對于項目審批,縣級政府相關部門做了一系列嚴格的管理程序,包括鄉村申請,縣級管理部門審核、審核包括初審和聯審,縣級扶貧部門審批,公示等程序,在這個過程中加強群眾的監督,調動各方面對于脫貧攻堅工作的參與積極性,此外,還加強了各個監管部門包括財政、審計等部門的績效評價、監督管理、綜合檢查,定期對扶貧項目資金的使用進行檢查,及時發現問題,保證資金使用有效、到位,提高資金使用的有效性。
三、基于績效評價縣級財政支持脫貧攻堅
(1)基于績效評價縣級財政支持脫貧攻堅思路
績效評價的總體思路是根據本縣的脫貧攻堅目標制定績效目標,根據績效目標編制財政支持方式,然后執行財政支持,得到財政支持的結果,最后進行績效評價。
基于績效評價該縣財政支持脫貧攻堅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首先,引入績效評價可以提高縣財政的資源利用率,該縣作為貧困縣財政壓力大,資源有限,所以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提高有限資源的利用率,發揮最大的效益。其次,該縣有著一定的財政管理和會計核算基礎,縣領導層也非常重視對績效評價的使用,這都是該縣實施績效評價財政支持脫貧攻堅的實施基礎。
(2)基于績效評價該縣財政支持脫貧攻堅
作為研究案例,選取2017年該縣貧困村產業發展項目扶貧實踐來研究,部分數據取自該縣扶貧網站。
該縣的脫貧攻堅目標是:貧困人口收入水平得到較大改善,促進當地相關產業發展,幫助當地脫貧。具體來講全縣45個貧困村每個村建成一個產業項目,確保每個貧困村至少發展一項特色種養業,貧困村年集體經濟收入穩定達到5萬元以上。
根據該縣的脫貧攻堅目標制定的績效目標是:脫貧人口數,產業推進水平。
根據績效目標編制財政支持方式是:經過貧困村各自申報,相關部門考核后,根據不同的產業項目分配相應的財政資金。
該縣財政支持脫貧攻堅的結果:更多的貧困人口的收入水平擺脫貧困狀態,當地的扶貧產業得到了較大的發展。
基于績效評價該縣財政支持脫貧攻堅:科學的績效評價需要建立評價指標,根據目的性、科學性、適用性原則提出了績效評價的指標:財政撥款增長率,脫貧增長率,群眾滿意度,可持續發展能力。
從財政撥款增長率來看,近年來,該縣的財政撥款處于增長狀態,2015年財政預算安排了扶貧資金有2000萬元,2016年就達到了5000萬,增加了150%。
從脫貧增長率來看,該縣實施了財政支持脫貧攻堅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效,脫貧人口相較去年有所增加,全縣有更多的貧困人口擺脫了貧困狀態,收入增長。
從群眾滿意度來看,一方面,群眾對于財政撥款滿意度很高,及時解決了貧困戶對于資金的急切需求,這些資金幫助他們能夠及時投入工作和生活領域,幫助他們的生活和事業發展。另一方面,縣級和鄉村級政府對于財政撥款資金的管理也得到了群眾的好評,包括各項管理制度的制定、管理工作的安排、明確職責、專項管理資金以及項目審批等方面的工作,整個實施過程透明公開,使得廣大群眾能夠及時了解財政資金的使用方向,群眾對這方面的工作也非常滿意。總體來說,該縣廣大群眾對于財政支持脫貧攻堅工作表達了滿意態度。
從可持續發展能力來看,該縣財政支持脫貧攻堅實踐為貧困地區的可持續發展帶來了幫助,財政資金幫助全縣產業發展,把產業扶貧作為本年度的重點工作推進,統籌使用涉農資金。此外,財政資金還幫助當地貧困地區發展教育,投向基礎設施建設,大力加強貧困地區的道路交通、水利、電力、信息等方面的建設,改善當地的硬件設施條件,為當地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最后,縣級財政還幫助全縣貧困村貧困戶發展金融扶貧工作,包括貼息貸款、支持農村商業銀行發展為貧困戶的小額免息貸款等金融措施,幫助貧困戶解決發展的資金問題,并且對已經發展有一定規模、發展前景看好的企業和農戶給予一定程度的貸款優惠等。
但是,在績效評價過程中,也發現了一些問題。在財政資金量巨大的情況下,縣級政府和相關部門對于大額資金的整合和管理并沒有經驗,導致了資金的管理和使用上出現了效率低下問題,影響了資金的有效使用。再者,對于農業項目的安排不太合理,農業的周期都很短,要結合當地的情況以及季節等自然條件,政府在安排農業項目資金的時候,有一些規劃時間長達三年到五年,這個周期對于農業來說比較長,不利于農業項目的落地,影響了資金對農業產業的幫助效果。
通過分析,筆者對于財政支持脫貧攻堅工作也有些建議。首先,縣級財政部門要按照省級部門的規定,結合本縣的實際情況,統籌安排扶貧資金,建立專一項資金賬戶,保障這些資金切實優先用于農村脫貧工作,嚴格考察扶持項目,選擇資金投入的項目,讓扶貧資金效益更大化。其次,統籌安排脫貧任務,根據各個項目的發展情況及時增加或者減少相應資金的投入,按照不同項目的發展程度合理安排資金預算,縣級財政相關部門要建立對資金安排、撥付和使用情況的動態管理,保證資金使用的透明和公開。最后,還要加強對整個貝術玫支持脫貧攻堅工作的監督和管理,保證資金使用的透明化,確保在合法、合規的情況下進一步的簡化程序,提高資金到位的效率,更高效的發揮財政資金對脫貧幫助的效益。
四、結論
通過對財政支持脫貧攻堅實踐的分析研究,了解了我國典型貧困縣財政支持當地脫貧攻堅工作的模式和流程以及工作經驗,運用績效評價的方法建立了相關的評價體系,對縣級財政支持脫貧攻堅實踐作了績效評價分析。績效評價從脫貧攻堅目標人手,根據脫貧攻堅目標制定的績效目標,根據績效目標分析財政支持方式,獲得財政支持脫貧攻堅的結果,基于以上準備工作,結合績效評價指標的目的性、科學性、適用性原則提出了績效評價的指標:財政撥款增長率,脫貧增長率,群眾滿意度,可持續發展能力這四個方面,從四個方面對財政支持脫貧攻堅實踐工作做出基于績效評價的分析,從而使財政支持攻堅脫貧工作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1]韓永兵.定遠縣財政支持脫貧攻堅調研報告[J].當代農村財經,2017,08:20.
[2]劉國旺.支持脫貧攻堅,財政應扮演什么角色[N].中國財經報,2016,03:1.
[3]余衛民.財政支持脫貧攻堅政策研究[J].經濟研究參考,2017,22:40-43.
[4]王萍.關于財政支持脫貧攻堅的建議[J].當代農村財經,2016,07: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