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伊迪
摘要:本文首先對共享這一概念進行了追溯,闡述了共享與共享經濟之間的聯系,可以更有重點性和突出性對共享經濟進行掌握。其次,文章第二部分對我國共享充電寶的現狀做了歸納與總結,指出了街電、小電、來電的不同點與相同點,并對目前共享充電寶存在的問題進行了闡述。最后,對共享經濟的商業模式做出總結與展望。
關鍵詞:共享經濟;共享充電寶;商業模式
一、由共享向共享經濟的轉變
從原始社會的生活方式就可以看出,共享就已經存在,他們通過共同勞作,然后平均分配成果,這時的共享多以實物居多,形成人類最初級的共享,即對財務共同所有的共享。隨著社會的逐漸進步,私有制的出現,使得共享的模式由人們對所有權的共享轉變為對使用權的共享,但是礙于時空的限制,并不能使這種共享模式進一步發展成為商業模式?,F代企業制度的建立實現了對收益的共享,使共享成為了一種商業模式。伴隨著互聯網的出現,人們可以分享信息、分享資源,企業可以利用共享數據,產生價值,此時的共享對象以信息為主。在互聯網的帶動下,信息共享已經突破空間的限制,其傳播的范圍越來越廣泛,已經不再只限于信息?;ヂ摼W的出現使共享與經濟社會更加緊密的連接在一起。
二、站在分享經濟風口上的共享充電寶
目前,國內的共享充電寶規模較大的有三家,分別是:街電、小電、來電。下面分別以這三家企業來介紹共享充電寶的現狀。
(1)相同點:
1.成本大致相同。共享充電寶的成本主要是來自機柜的購置以及充電寶的購買,其中機柜大約花費3萬元,一個機柜中的充電寶大約需要4000,加上其他費用,因此,設置一個機柜的成本為3.5萬元。
2.成本回收期大致相同。一個充電寶每天可以帶來的收益為4元,一個機柜中的充電寶能產生160元,這樣計算的話,大約7至8個月,一個機柜的成本就出來了。
3.盈利模式相同。目前共享充電寶的盈利來源主要有:收取的租賃費、押金的再利用、屏幕廣告的收入。其次,來電還有銷售數據線的收入。
(2)不同點:
1.使用方法略有區別。街電與來電是需要繳納一定的押金,而小電是不需要繳納的。其次,來電需要購買數據線進行充電,而街電與小電則不需要。綜上來看,小電的免押金以及不需配備充電線的使用模式有一定的優勢。
2.應用場景不同。街電主要是通過在餐廳、咖啡廳、酒吧等場所設置小型柜臺,為消費者在固定場所提供充電寶的模式。來電的充電設備是可以移動的,主要是在商場、高鐵、火車站等人流量較大的場所放置機柜,使用完后到就近的機柜歸還即可。小電是固定場景下的固定共享,小電的充電寶只能在固定的桌面上使用,不可移動。
3.未來計劃不同。未來五到十年,小電將致力于打造小功率智能設備共享充電服務商,為用戶帶來智能化、高效能的充電服務體驗。街電方面正在打造一個“500米移動用電生活圈”,讓街電所在各城市的用戶可以享受到極致的移動充電體驗。來電在未來會向布局和原料供應商進一步邁進。
綜上所述,街電、來電、小電的盈利模式大致相同、成本大致相同,其決定其盈利能力的在于其應用場景的不同以及其未來的計劃。來電的免押金模式無疑是比其他兩家的優勢所在,但是,來電的固定模式下的固定充電也為來電的進一步發展產生了阻礙。
三、共享充電寶目前存在的問題
(1)消費者對充電寶的需求具有偶然性,難以形成長期的需求。據有關分析師分析,在人流量較高的場景中,充電寶一天的流轉頻率為4至6次,在人流量較低的場景中,只有1至2次。用戶在使用充電寶的時候多是為了解決一時的需求,并未產生長期的需求,因此,會造成共享充電寶的閑置。
(2)手機電池技術及質量的不斷改進,使得共享充電寶可能成為一種閑置資源。隨著消費者對大容量電池的需求,通信設備企業也會研發大容量電池手機來迎合市場。隨著無線充電、快速充電技術的發展,這會導致共享充電寶的存在略顯多余,最終會淪為一種閑置資源。
(3)共享充電寶的替代性較高。街電的使用場景是在餐廳、咖啡館之類的消費場所使用,而這些場所,當消費者有充電的需求時,餐廳總會免費提供的充電服務。其次,隨著背夾式充電寶的流行,充電的方式變得更加簡單方便,使得共享充電寶的存在越顯“雞肋”。
四、總結與展望
共享經濟作為一種新型消費模式,模式的建立依然要基于消費者的需求,而不是將共享的頭銜安放在任何一個行業都可以實現共享。從我國共享經濟的現狀可以看出,在共享交通領域,滴滴出行獨占鰲頭;在共享單車領域,摩拜與ofo小黃車撐起共享單車的半邊天;關于住房領域的Airbnb,在中國領域的適用性卻不強,導致在中國的市場上未能掀起一股浪潮。再來看看共享充電寶,目前正處于群雄爭霸的狀況,究竟是誰拿下共享充電寶的這塊蛋糕,至今仍需拭目以待。
參考文獻
[1]梁洪耀,姚玲.“互聯網+”時代下共享經濟的發展現狀和對策思考——以共享單車為例.[J]期刊.2017(56)
[2]諸大建.不該把共享單車看作偽分享.[J]期刊.2017(01)
[3]施鵬麗.共享充電寶:比單車更迅猛的風口.[J]期刊.2017(22)
[4]馬成濤.共享充電寶共享經濟新“風口”?.[N]報紙.2017(01)
[5]劉斯會.共享充電寶商業模式遭質疑 或淪為分享經濟失敗樣本.[N]報紙.2017(01)
[6]邱淳鏘.共享單車真的是共享經濟嗎?[J]期刊.2017(190)
[7]董成惠.共享經濟:理論與現實.[J]期刊.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