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業
摘 要:我國經濟發展進入了新時代,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決策部署。這是我國發展思想、發展戰略的重大轉變,也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內確定發展思路、制定經濟政策、實施宏觀調控的根本要求,必須深刻認識、全面領會、真正落實。
關鍵詞:新時代;經濟;高質量發展
文章編號:1004-7026(2019)02-0021-02?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F127? ? ? ? 文獻標志碼:A
發展是解決我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進入新時代,發展的重要性沒有變,發展是第一要務沒有變,改變的是發展的內涵和重點。新時代發展的核心要義和主要目標就是高質量發展。
1? 高質量發展的科學內涵
高質量發展,具體來說,就是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推動高質量發展,是跨越經濟發展關口和現代化建設進程的主線。黨的十九大以來,在深入考察各地經濟社會發展情況的過程中,“高質量發展”始終是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大事。在深入推進改革開放和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高質量發展具有更加重要的戰略意義。
2?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意義
2.1? 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經濟增速已由高速轉為中高速增長,發展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
資源環境約束增大,以往粗放型的經濟發展方式難以為繼,但一些長期積累的影響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深層次問題仍然突出:我國勞動年齡人口進入下降階段;老齡化程度持續提高;勞動力供求關系出現變化;養老、醫療推動撫養成本不斷攀升;工資水平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迅速縮小,材料成本上漲,我國成本優勢正在逐漸減弱。這意味著,繼續依靠傳統要素投入驅動經濟增長的方式已經不可持續。
國際金融危機深層次影響還在繼續顯現,國際大宗商品市場、主要經濟體宏觀政策、地緣政治沖突等方面存在巨大變數。同時,新興經濟體加快了工業化步伐,加劇了全球市場競爭,對我國中低端工業產業形成了雙重擠壓。
要擺脫這一處境,經濟發展就不能停留在過去的老套路上。要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在提質增效上苦下功夫。
國內外條件的種種變化,使我國原有的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外需拉動、投資拉動、規模擴張的增長模式,受到制約。迫切需要通過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來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和動力變革。
2.2? 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隨著經濟快速發展,我國已經擺脫了過去的短缺狀態,解決了“有沒有”的問題。奔向富裕的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強烈,不再一味地追求數量,而是追求更好的質量和服務。
在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特別是民生領域,群眾在就業、教育、醫療、居住、養老等方面面臨不少難題,扶貧脫貧、農業農村、生態環保、公共服務等方面的短板亟待加強。
這些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相互掣肘、相互交織,成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約因素。
在新時代,要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關鍵是要堅持新發展理念,依靠高質量發展,補齊發展中存在的不足和短板。要在繼續推動發展的基礎上,大力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解決“好不好”的問題。
2.3?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黨的十九大確定的戰略目標。實現戰略目標和宏偉藍圖,必須堅持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加快形成先進的生產力來構建雄厚的經濟基礎。目前我國經濟“大而不強”的特征仍然明顯,發展質量和效益不高,發展形勢仍舊復雜,發展任務仍舊艱巨。
國家強,經濟必須強。要戰勝前進中的困難和挑戰,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征程,必須推動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包括創新的高質量、科技的高質量、產品的高質量。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壯大我國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才能為其他領域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撐,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積累更加堅實的物質基礎。
2.4? 遵循經濟發展規律
隨著經濟發展,產業形態呈現出從低級向中高級不斷攀升的特征,這是產業演變的自然規律。從工業化和經濟增長的歷史看,那些把握時機,實現從量變到質變、從高速增長成功轉向高質量發展的國家,才能實現現代化,成為高收入經濟體。
拉美地區和東南亞一些國家,在經歷一段時期的高速增長之后,便陷入經濟增長停滯期。這些徘徊不前甚至倒退的國家,就是沒有抓住時機,實現這種根本性轉變,落入了中等收入陷阱。
反觀成功躋身高收入行列的國家,在經歷高速增長階段后,無一不是在經濟飛速發展的關鍵時刻,調整經濟結構成功轉型,實現了經濟從“量的擴張”到“質的提升”,邁向高質量發展新階段,從而使國家經濟得到持續、健康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經濟總量達到82萬億元。我國一年的經濟增量,就相當于一個中等發達國家的經濟規模。由于體量與基數變大,每增加一個百分點在保就業、惠民生等方面的效應明顯增大,但是每增加一個百分點,都需要的更大的GDP產出,對資源環境的消耗也是成倍增加。靠“量的增長”越來越難,唯有“質的提升”才能實現高效發展。
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要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等。這些重大戰略舉措,為我國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巨大空間,迎來了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光明前景。今后一段時期內,必須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指標體系、政策體系、標準體系、統計體系、績效評價、政績考核機制的形成,不斷創建和完善制度環境。
3? 結束語
發展之路沒有終點,只有新的起點。高質量發展并非水到渠成、唾手可得。以習近平總書記“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的基本導向,不斷深化改革,堅定推進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