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淑清
摘 要:農業是立國之本,“三農問題”是我國政府一貫高度關注的問題。要解決好“三農問題”,必須抓好農村土地確權工作。分析了我國農村土地確權工作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一些針對性建議,以期促進農村土地確權工作順利開展。
關鍵詞:農村土地確權;問題;對策
文章編號:1004-7026(2019)02-0028-01?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F321.1 ? ? ? ? 文獻標志碼:A
開展土地確權工作,能有效解決農村土地矛盾與爭議,維護農民財產合法權益,有利于激發農民生產積極性和促進農村經濟升級轉型[1]。
1? 農村土地確權工作存在的問題
1.1? 農民對土地確權不重視
農村大多數青壯年外出務工,只有老人、婦女、兒童留守農村。留守人員文化程度低,不了解土地確權工作的意義,不清楚土地權證所代表的權利與法律關系,更不會運用這些權利。他們往往只關心土地補貼等涉及利益的問題,對土地權證并不重視,工作人員與留守人員溝通時也比較困難。這極大阻礙了土地正常流轉,在不少地方甚至出現了土地非農化使用的問題。
1.2? 經費不足,缺少技術支撐
先進的勘察設備與測繪技術,是確保土地確權工作順利開展的基礎。不少地方經費緊張,缺少專業技術人員,地方政府部門只能安排政府工作人員負責土地勘察與測繪工作。勘查與測繪準確性不高,降低了土地確權精準度。
1.3? “四荒”土地確權難度大
農村地區存在荒山、荒丘、荒灘、荒溝等“四荒”土地。在未向相關部門登記申請的情況下,不少農戶私自開荒耕作,在土地確權工作時容易產生糾紛與爭議。對“四荒”問題,若遵循“先占為先”原則進行土地確權,必然會引起爭端,也失去了確權的公平性與公正性;若不對“四荒”進行土地確權,必然會降低農戶積極性,甚至可能導致土地資源浪費[2]。
2? 農村土地確權工作的建議
2.1? 積極宣傳,打消農民顧慮
加大宣傳力度,耐心做好政策解釋工作。應采取貼近農民群眾的宣傳方式,如發放宣傳資料、板報學習、觀看視頻、開展講座等。工作人員要耐心解釋“土地確權的本質是維護農民權益”“多出的土地不會被集體收回”等,給農民吃上一顆“放心丸”,打消其顧慮,使其積極配合確權工作。
2.2? 加大資金支持力度,引入新技術與新方法
財政方面應給予大力支持,確保土地確權工作順利進行。各級財政、國土資源部門要將農村集體土地確權工作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地方政府部門應積極爭取資金,拓寬籌資渠道。
在資金保障的基礎上引入新技術與新設備,如3S技術等,提高土地測繪工作精準度并節約大量的人力與物力,也為國家統計出更加準確科學的土地數據。
應重視培養專業化的技術人才隊伍。出臺優惠政策,改善土地測繪技術人員的薪資與福利待遇,吸引更多專業人才到基層就業。對現有技術人員,要多提供技術培訓學習機會,堅持“走出去”與“請進來”,邀請相關專家擔任講師,為技術骨干提供外出學習的機會。提高技術人員業務技能,為土地確權工作開展做好人才與技術保障。
2.3? 鼓勵農業規模經營主體參與“四荒”土地開發
“四荒”土地是土地確權工作的難點,也是有待開發利用的土地資源。要重視對這類土地資源的開發利用,根據地方實際,制定針對性的“四荒”土地確權方案,提高土地資源利用率,緩解國家土地資源稀缺的問題。
“四荒”大多有連片性特點,建議鼓勵并扶持農業規模經營主體參與“四荒”土地開發利用[3]。對利用“四荒”土地發展生態農業、綠色農業的規模化農業經營主體,可提供政策支持和補貼。抓好“四荒”土地管理工作,嚴格按流程開發利用,杜絕鄉村組織私自流轉與利用。
3? 結束語
土地確權工作是當前“三農”工作的重點,必須獲得廣大農民群眾理解與配合才能順利展開。工作人員必須認識到這項工作的意義,針對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分析根源并積極尋找解決辦法,以保障土地確權登記工作順利開展。
參考文獻:
[1]何艷萍.農村土地確權存在問題及對策分析[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8,29(20):208-209.
[2]張迪,李銅山.農村土地確權存在的問題、成因及對策[J].黑龍江工業學院學報,2018,18(4):94-97.
[3]鄭明貴,鄭方.農村集體土地確權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建議[J].價值工程,2014,33(13):294-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