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存琳
摘 要:隨著人口數量的不斷增長,市場對于木材的需求量也逐漸增加,擴展林業的種植面積成為林業發展的重點。木材在人們日常生活中起到較為重要的作用,但是當前的林木資源不僅受到人為因素的破壞,還受到了病蟲害的侵襲,這些嚴重影響了林業的發展。分析了森林病蟲害產生的原因與防治現狀,提出了具體的防治策略。
關鍵詞:森林病蟲害;林業發展;防治技術;營林造林
文章編號:1004-7026(2019)03-0105-01 中國圖書分類號:S763 文獻標志碼:A
森林在地球上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減少土地沙漠化面積、抑制水土流失,森林產生的氧氣能夠吸附灰塵,進一步凈化空氣,而且森林中物產豐富,能夠為人類提供多元化的生物資源,增加人們的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1]。但是,森林在生長的過程中,難免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森林的正常生長。
1 森林病蟲害產生的原因與防治現狀
1.1 病蟲害產生的原因
在我國,每年約有超過100種病蟲害發生在林業種植過程中,這些病蟲害會影響森林與樹木種子的生長和發育,引發林業疾病,而導致森林發生病蟲害的因素是多方面的[2]。為了進一步保護森林資源,可以大量植樹造林。但是在發展過程中,由于缺乏科學、完善的理論,雖然人工造林的數量龐大,但是樹種單一、結構性較差,難以抵抗害蟲。
1.2 病蟲害防治現狀
我國是世界上森林病蟲害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且森林病蟲害的面積也在逐步擴大,害蟲種類逐步增加,部分害蟲產生了較強的抗藥性,如果缺乏及時、有效的病蟲害防治方法,會對我國的農業發展產生極大的影響,這樣不僅會破壞生態環境,還會導致森林資源短缺。森林病蟲害是導致森林經濟效益降低的重要原因,雖然政府實施了封山育林與退耕還林等各類措施,但是收效甚微。病蟲害種類多,蔓延速度快,受危害的森林面積也在與日俱增。當前,經濟全球化程度不斷加深,外來物種造成的病蟲害極為嚴重,甚至部分對外開放的地區,每年都會發生病蟲害。物種入侵破壞了森林以及生態的穩定性,所以必須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解決,降低物種入侵產生的經濟損失[3],保護我國的林業資源。
2 防治森林病蟲害的策略
2.1 改進營林技術
要科學、合理地選擇樹種,確保不同的樹木處于同一層次。由于不同的樹木差異較大,免疫系統也有所不同,所以可以引入外來物種進行雜交,增強樹木的抗蟲能力。雖然害蟲具有較強的轉移與擴散能力,但部分害蟲在幼期并不具備該項能力。所以,可以設置屏障帶,限制幼蟲的轉移。但是,人們通常采用噴灑殺蟲藥物的方式防蟲,并未重視林地的衛生環境,沒有及時除草、松土、清理衛生,所以無法從根本上降低樹木的發病率。對于此類情況,必須要保持良好的衛生環境,限制害蟲的繁殖與發育,控制并減少蟲害。
2.2 控制森林病蟲害的措施
種植混合林不僅能夠增加森林的多元性,也有助于促進整個森林生態系統的健康發展。但是,引入混合林要遵循適度原則,這樣不僅能夠防治病蟲害,還能預防火災。
在混合種植過程中,必須有效利用閑置土地,科學、合理地選擇混交樹種,選擇喜陽樹種與喜陰樹種、將有根瘤菌的樹種與不含根瘤菌的樹種進行雜交,有助于增加樹木生長的營養物質,確保苗木的健康生長。由此可以看出,混合林能夠有效促進森林生態系統的發展,但是如果種植的比例不協調,仍然會引發病蟲害,甚至會加劇病蟲害的感染。
3 結束語
森林病蟲害是較為常見的,并且可以人為控制。通過采取有效的病蟲害防治措施,能夠減少病蟲害,保護森林資源。營林技術是一項綜合的林木栽培技術,可以有效防止病蟲害的發生。當前營林技術進一步發展,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參考文獻:
[1]孫松平,林元珍.固原市原州區退耕還林主要有害生物防治技術與營林優化配置效應研究[J].林業與環境科學,2017(7):164-165.
[2]陶文科,姚勝中.黑龍江墾區森林病蟲害管理信息系統構建及應用研究[J].黑龍江信息科技,2016(21):109-111.
[3]魏秋明,廖華琴.湖南省山區馬尾松毛蟲發生規律和可持續控制的研究[J].中國森林發展研究,2016(4):13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