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高低齊鳴 戲苑生輝

2019-06-11 07:02:15田原
歌海 2019年1期
關鍵詞:經驗問題

田原

[摘 要]三年一屆的廣西劇展大戲展演部分于2018年8-9月間成功在廣西首府南寧舉辦。這個匯聚全區近三年來最優秀、最具代表性創作成果的舞臺不僅代表著廣西劇壇的最高水平,也是各地市地方文化、區域性創作成果的集中展示平臺。根據劇目資金投入的數量、編導技巧的含量的多少,題材是否具有地方局限性等考量因素,將參加本次劇展的大戲作品分為“低配”和“高配”兩類,并對其各自存在的問題和成果經驗進行分析。通過分類、對照分析,對本屆劇展大型劇目的劇作情況進行一次整體評判。

[關鍵詞]廣西劇展;大型劇作;問題;經驗

第十屆廣西劇展大戲展演于2018年8-9月間順利舉辦。本屆劇展共有來自全區各地市的25臺大戲匯聚首府南寧輪番上演。這個三年一次的戲劇盛會匯聚了近年來廣西戲劇舞臺上的主要劇作,其中有已經上演過多場的成型之作,有準備多時的首演之作,當然也有“急就章”。

縱觀本屆劇展,筆者認為參展劇目從整體上基本可分為兩類:低投入(包含資金、精力、技巧)、以地方特色題材為主的“低配型”作品和高投入、超越地方主題的“高配型”作品。有意思的是,在本屆劇展中,這兩類作品均有成有敗。高難度和高投入的作品自然有其看點,但也存在個別“低配型”的作品,由于其較高的完成度和順暢的戲劇結構反而比一些存在缺陷的“高配型”作品帶給觀眾更好的觀感。兩類作品各有各的可取之道,自身存在的問題也在不同的作品中各自呈現出來。

一、“低配型”作品分析

這類作品的共同點是,大多由縣市出品,投資較少,編導手法較為簡單,選取地方特色題材,表現地方精神。這類作品在自身“天花板”的限制之下,大多數質量不高。但如若完成度較高,或者附帶“驚喜”,也能成為一部較為成功的作品。在本屆劇展中,該類作品主要有《瑤娘》《綠珠女》《大成門》《壓艙石》《夢圓荷花谷》《天夢》等。

(一)主要問題

1. 傳記式結構取代了戲劇結構

戲劇展演,首先應該保證登上舞臺的是一出“戲”。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則是,作品應該以一個戲劇式的結構來架構和發展故事。戲劇結構是以矛盾的發展進程(產生、發展、高潮、解決)為脈絡而建構的。無論是建立一個新的矛盾還是拋出一個已經存在難以解決的矛盾,戲劇都不可能脫離矛盾沖突而存在。

地方出品的劇作大多以弘揚地方文化、講述地方名人故事為創作藍本。由于資金投入的局限,地方政府將最能反映本地文化特色,同時又符合政策宣傳導向的故事題材列入劇作首選,這一點不難理解,也無可置疑。但問題就出在一部分作品演繹這些地方傳說故事的方式存在問題。不少“低配型”作品將地方人物傳說搬上舞臺時,表現為一種傳記式的呈現,以一種講故事的形態娓娓道來。創作者生怕漏掉了某個重要階段,而影響了觀眾對主人公的完整認識。作品的架構類似于博物館講解的真人動態演繹。戲劇結構在這些作品中,要么出來的慢、結束的早、缺少解決與延展,要么徹底沒有。許多敘述性段落其實與矛盾的開展無關。

以玉林市博白縣選送的《綠珠女》為例,作品呈現了女主角從出生、成長、初戀、戀人死去、出嫁、被棄到守節自殺的完整人生過程。整部劇很好地為觀眾普及了傳說中的綠珠女故事的來龍去脈。可是作為一部舞臺劇,它缺少一個推動劇情的核心沖突,觀眾所期待的解決沖突的過程就更沒有了。該劇基本不是按照戲劇結構來立劇的。

相比之下,同一題材另一部由金陽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選送的《綠珠》在戲劇結構上就稍微好些,砍掉了一些不必要的情節,提煉出了一個以女主人公為核心的“三男一女”格局的愛情悲劇。不過該作品的戲劇結構雖然“有形”,但質量不高,推進生硬,缺乏真實細膩的感情支持,且存在較多邏輯錯誤和時代背景的錯漏。

缺少一個統一的戲劇結構的統攝,還會使得劇作猶如無本之木,給人以斷裂、拼湊之感。比如來賓市武宣縣選送的《大成門》。該劇也是以男主人公的生平為創作線索,斷裂成前(苦讀赴考)、后(斷案守節)兩部分,甚至連風格都出現了前后之異。

對于這些希望講好地方故事、展示地方文化特色的作品,一定要有戲劇性。所有的人物、故事都是構成戲劇性表演的身軀臂膀或衣著裝飾。所有的角色,無論是英雄還是庶民,無論他是否真實存在,只有服務于戲劇性,他才屬于舞臺。搬上舞臺的人物應統攝于一個戲劇性結構之中。在確保真實、完整地呈現傳奇人物故事之前,要確保它存在戲劇性。

2. 在舞臺上大量論說,掩蓋了情感的發展

戲劇是一種以情感為核心的藝術。服務于沖突建構的抒情成分是構成劇作的最主要的部分,適當的敘述性段落也應該有,而議論性(特別是講道理)的片段則應該少而簡短(能產生戲劇性的議論性場景除外)。戲劇不是不說理,而是寓理于情,或者在情與理的交融中展現理的一面。

而來自地方的戲劇作品通常涉及一位帶領人民治理一方的英雄人物。劇中少不了表現主人公的思想(通常都涉及到治國安邦、發展經濟等)的片段,表現手法直露。在這屆劇展中,這一點最典型的莫過于貴港市選送的《壓艙石》。該劇中存在大量主人公陸績與其他人論說政事、時局,討論地方發展之策的段落。這些不僅跟推動情節、戲劇沖突的發展沒有關系,還掩蓋甚至改變了劇作的戲核。由于疏于建立一種情感的發展,卻充斥多段不帶張力的論說片段,最后整部劇變成討論如何富民安邦了。顯然,該劇作者只想告訴觀眾主人公做了什么,他的主要思想、業績為何,而根本沒考慮到應該如何產生“戲味”。這無疑顯出了其編劇手法的幼稚。

其實如果一定要大段的說理,可以把這些政策經過情感的滲透,或者成為一種角色的性格影響下的特定話語,這樣政策理論才能成為推動戲劇性的一部分在劇作中合理化存在。否則,政策與思想只能作為背景,是不能過多干涉戲劇性的。

3. 其他“硬傷”

除了觀念上的問題,“低配型”作品中存在更多的是 “硬件”上的問題,其中比較典型的是演員水平不高。從唱腔水平到舞臺上的手眼身法步,甚至到表演態度,許多“低配型”作品中拼湊上臺的業余演員們都與專業演員有著本質區別。一些演員操著滿嘴的“播音腔”念臺詞,一些演員用跑來代替走,另一些甚至在表演時心不在焉。這一方面顯示了地方戲劇創作群眾廣泛參與的特點,另一方面也暴露了基層專業表演人才缺失的問題。

態度不端可以調教、觀念不正可以扭轉,而要解決技能上的硬傷,則需要的是系統、長期的專業訓練。而這對于基層地區,幾乎是很難實現的。所以這個問題也許會長期伴隨 “低配型”作品。

其實,業余演員要用對位置、配對戲,戲也還是會好看的。劇展也畢竟不是精英匯演,業余演員的存在對于保有劇展的民間性,也還是有幫助的。

(二)成功案例及其可取經驗

在本屆劇展的眾多“低配型”作品中,筆者認為由百色市田林縣壯劇保護傳習中心演出的《瑤娘》算是較為成功的一部。結合其他個別劇目,在本屆“低配型”作品中值得一提的成功之處主要有如下幾點。

1. 簡單、清晰、連貫的戲劇結構

“低配型”作品在各方面投入都不大,這其中當然也包含編劇對于劇目投入的能力與精力。在這種情況下,確保一個劇能成功,選擇一種簡單、易于掌控的戲劇模式是至關重要的。《瑤娘》正是如此。《瑤娘》的題材可以說是廣西劇壇上非常典型的一種:以一對青年男女追求自由戀愛為主線表現民族團結、區域文化融合的主題。這些元素與故事形態都是作為少數民族地區的廣西極為常見的。

整個劇的戲核可以被定義為“跨越族群的愛情之確定”,劇中所有的人物設置及其關系發展都圍繞著這個核心,所有情節都在推動或影響著這一核心,除了群演外沒有一個游離、多余的人。相較其他一些橫生枝蔓、缺少核心沖突的作品,觀看這部作品的感覺就像在一條筆直的大路上沿既定軌道下坡滑行,雖然從頭就能一眼望到結尾,缺乏新意,但是給人順當、酣暢之感。順當來自它對經典戲劇結構的熟稔和順應,酣暢則來自它不跳脫主要沖突的跌宕起伏。

與此同時,該劇中象征權威和古老秩序的雙方父母、因妒生恨的女二號、小丑(媒婆)這些主要角色設置,女主角換裝混入異邦、因妒恨而施展詭計、發瘋的情節設置以及城邦與綠林的二元空間設置……這些都不免讓人想到莎士比亞的多部經典愛情題材劇作。該劇就像一處被經典之光照亮的角落,讓人頓生好感。而與具有民族特色的儺舞、對歌場景的融合,更是讓這些經典橋段“在地化”,并無生搬硬套的突兀之處。

當然,該作品在劇作結構上也存在一些缺陷。最明顯的一點是,作為高潮段落的瑤娘在壯寨救人犧牲一幕后,接下來的尾聲中原本族群觀念閉守、沖突明顯的瑤族父母立馬面帶微笑地與壯族族長簽署了和平約定,這明顯不符合邏輯,缺少過渡。但這個缺陷所彰顯、秉持的傾向——將主人公的主線凸顯,而將政治背景盡量隱沒卻是對的。

這部劇雖然沒有創新,但它把一個經典結構演繹得較為完整,呈現了一個干凈利落和沖突持續、明顯的戲劇過程。

2. 原生態語言的存有和呈現

地方語言自身就是地方文化的精髓和承載體,也是地方戲曲最應該固守的基本特色之一。用地方方言演繹地方劇種,這不是一種戲劇技巧,而是一種長期浸養而生的原生特質。正如本屆劇展所呈現的,在對戲劇原生態語言的保存和使用上,地方院團反倒比省級院團做得更好。全程用壯話演繹的《瑤娘》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壯語的使用使這部劇還原了民族本色,勾起了壯家人的鄉愁。

廣西劇展應該成為多語種的,而不應該是桂柳話、普通話、粵語三者一統天下的局面。當然,在能用原汁原味的民族語言進行演繹的基礎上,戲劇工作者們還應該進一步發現語言內部的“戲劇性”,挖掘、提煉本土原生態語言中特定的最有代表性的表達語句,讓地方文化之魂真正在舞臺的遣詞吐字中被點燃,而不止于形式。

3. 地方文化的滲透和展現

展現、宣傳地方文化,已經是基層戲劇創作的一個共識,這當然是一個優點。文化,特別是地方獨有的文化,能為戲劇提供養料使其具有獨特性。比如《瑤娘》中所呈現的一段巫面儺舞,作為一個有助于推動戲劇性發展的片段融入劇中,它既強化了戲劇沖突,也適當地起到了非物質文化的宣傳作用。

精心編排、點到即止、穿插融會是戲劇中呈現地方文化應有的姿態。

4. 本體關照

一個劇種在情節和戲劇沖突開展的同時,如果能讓觀眾看到這個劇種“年幼時的樣子”,并且表現出該劇種的本質精神,會讓劇作升華到一個很高的層次。就像“靈魂離體,自體回觀”,這種手法的巧妙之處首先體現在具體的戲劇行動對本質的“映照”,更高一個層次則展現為一種“自體反思”。在一些該手法成功運用的優秀的作品(比如常劍鈞編劇的《哪嗬■嗬嗨》)中,常表現為劇種發展與主人公命途的“共振”。

本屆劇展中多部作品都在情節中融入了“戲中戲”的成分。比如柳州市藝術劇院選送的《夢圓荷花谷》,作為一個比較典型的大型彩調劇,該劇以兩對男女的感情關系為脈絡,以建設綠色家園、發展種植產業為主題,結尾處雙喜臨門,充滿皆大歡喜的諧趣。其中,在表現父母輩談情說愛的場面時,作者選擇了唱彩調的形式。當經典劇目《四門摘花》的過門音樂響起時,不僅劇中人,場下的觀眾們也會被這支經典曲調帶回到彩調的經典時空里。這首經典彩調所表現的情境與劇情發展相互映襯,不僅把兩位老人年輕化、諧趣化,也讓這首老曲調重現舞臺,激發了戲迷的陳年熱情。整個劇的氛圍也跟彩調精神非常契合。本體關照的手法在該劇中雖然沒有達到“自體反思”的程度,但達到了與人物情境的相互映照。

這個手法在廣西群藝館選送的《花橋榮記》和桂林市戲劇研究院選送的《破陣曲》中同樣被不同程度地運用。前者將桂劇作為一種童年的鄉音,勾起角色鄉愁的元素。《回窯》跟主人公們“返家”的意愿相契合,薛平貴和王寶釧的愛情映射了劇中赴臺離散人群的人生悲劇。后者則將20世紀40年代抗戰潮流中的桂劇改革編入劇情,可惜該劇沒有緊緊圍繞“桂劇改戲改人”這一點發展全劇。

二、“高配型”作品分析

這類作品的共同點是,由省市級單位出品,資金投入、編導對于劇作的精力投入都較多,表現手法多元,技巧較多,題材本身超越了地方范疇,具備較深的挖掘空間。雖然投入得多,選擇了深刻的題材,但這類作品往往有著較大的提升和發揮的空間,如若完成的好,會達到一個“低配”作品無法企及的高度,而與此同時也伴隨著較大的創作難度。創作者能力的不足或表現手法的錯誤運用,照樣會給作品帶來難以掩蓋的瑕疵甚至是失敗。在本屆劇展中,該類作品主要有《百色起義》《花橋榮記》《破陣曲》《玄奘西行》《牽云崖》《劉永福英雄夢》《緣》等。

(一)主要問題

1. 架構能力不足

無論是“低配”還是“高配”,對于一部大型戲劇而言,架構能力都是十分重要的。可以說,一部大戲的架構水平決定了這部戲成功與否的百分之五十。“大戲”不是因為演出時長夠長,或者故事人物夠多,而是為了解決一個復雜的矛盾,鋪展成一系列復雜的行動過程和情緒發展過程。找到一個足夠復雜的矛盾且對其進行合理鋪展架構是大戲編劇的重要能力之一。在這點上,成功的“低配”和“高配”的區別是,前者一般以一個比較經典的結構為依據,保守而扎實;而后者則有較大的發揮空間,創新卻不離本。

桂林市戲劇創作研究院本屆劇展中選送的《破陣曲》是一部很精致的作品。它唱詞工整典雅、文辭華麗、演員靚麗、服裝華美、舞臺設計富有新意,集眾優點于一身,也彰顯了該作品中較大的一個缺陷——組織架構。

近年來,該院推出了以《桂林有戲》為代表的小劇場戲曲。在廣西最具代表的桂劇、彩調、文場等戲曲或曲藝形式中選出最具代表的劇目,并以單個節目不超過20分鐘,演出全長不超過一個半小時的演出設置,以及全部年輕演員華服上場的演出陣容的形式,將傳統劇目片段化、精致化,很好地迎合了當今時代觀眾的審美。正如前些年“青春版”《牡丹亭》的面世那樣,這一做法對傳統文化的復興與推廣起到了一定作用。本次《破陣曲》編導李卓群團隊的創作理念與桂林市戲劇創作研究院的理念相契合,秉持了這種“精致化、片段化”的精神,而誕生了目前的版本。這種風格在小型作品匯演上尚可,但運用到大戲上,就優缺參半了。

《破陣曲》沒有找到一個復雜而集中的矛盾沖突來架設全局,僅以一種統一的情緒統攝全篇。幾個故事不是為了推動戲劇張力的延展而設置的,而是一種平面、散點的堆疊。其中比較核心的事件和沖突是“傳統桂劇的改戲與改人”這一點,但創作者沒能讓其統攝全局。末尾的田漢與日本人的片段看起來游離其外。

簡言之,這不是一部“大戲”,而是一部“小戲集子”,即使分開來看,某些場景的戲劇結構也不完整,缺少整體的聯系。從該劇的前期宣傳來看,主創人員應該搜羅了很多材料(甚至有“跨學科”的),但從舞臺成品來看,她們尚缺駕馭材料的能力。

2. 跨文類改編的能力缺失

著名電影導演希區柯克認為,二三流的小說比一流小說更適合進行影視改編。的確,當一種文藝作品成為一流時,通常是形式與內容的高度統一,風格與情感的絕對匹配。作品內部美感的形成通常是基于其質料本體(比如文字作品特定的語言組織風格)的,而在改編(特別是跨媒介改編)中這種關系被破壞,接受者的失落也會油然而生。所以改編作品通常只能成為原作的影子或者二三流作品的情況也是常見的了。而接受者對二三流的作品的接受往往僅停留在內容層面,改編無涉及破壞原本建立的統一與匹配,反而具有較大的發揮空間。

廣西群藝館選送的《花橋榮記》就面臨著這樣一個改編問題。雖然個人覺得白先勇的原作還算不上一流的作品,但是它講述的是離散人群的“廣西故事”,存在跨文化性,同時原作中戲劇沖突很不明顯,所以戲劇改編難度也不小。

從劇展呈現的話劇版本來看,顯得太過保守,基本依照1998年的電影版本(由謝衍導演,鄭裕玲主演)。明顯的影視化的處理手法,用不斷切換場景來實現現實和倒敘的穿插呈現多達十六場。表演過程不斷“搬家”,演職人員累,觀眾也累。

其實,從劇作本身的詩化程度,以及大量的獨白、精神空間的成分來看,該劇具備寫意化處理、戲曲化改編的條件。舞臺上除了“花橋榮記”的牌子、桌椅、戲臺外,樓房之類的現實環境構造其實可以去除。通過虛擬化表演、分區域表演、燈光效果轉場等形式,可以大大簡化舞臺調度,同時實現形式感的創新。改編就是創造,而不是模仿。創新就是在扎實基礎上的大膽創造。

3. 對人物挖掘不夠

作為2017年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南寧市民族文化藝術研究院選送的《玄奘西行》其實是一個可以深度挖掘的題材。不僅與當前“一帶一路”的發展思想相契合,西行故事、主角自身的傳奇性也帶給人廣博的想象空間。

在本屆劇展中,這部作品是比較突出的“大主角”戲。其舞臺設計樸素,有大量主人公的獨角戲(包含文戲唱段和武戲身段),為男主角留出了大量的展示空間。而該劇所呈現的最大問題卻也是對主人公的挖掘和立體化塑造的不足。按照宣傳語中所強調的,該劇塑造的是一位“俗化”的高僧。其“俗”的一面,筆者理解主要體現在其“鄉愁”這一點上,但劇作扣得并不太緊。其他“俗”的部分可能就只剩在沙漠中對水源的渴求、生的欲念這點了。

從某種程度上說,這個戲也犯了傳記式結構取代戲劇結構的錯誤。全劇沒有將性格的形成作為立劇之本。特別是后半部分二王爭奪玄奘及辯論宣揚佛法的部分在豐富角色性格上幾乎沒有任何幫助。整體上說,該劇所塑造的玄奘還是一個“端著”的金身佛尊,“肉身變金身”的過程被簡化,思想的復雜性沒有展現出來。筆者對這個題材形而上的層面挖掘的期待,對人物心靈史的期待,這個劇都沒能予以滿足。

寫人的時候,有時會被大量的史實和強調“真實”的觀念束縛住。其實我們應該拋棄一種對“紀實”的依賴。戲劇強調真實,不是一五一十地交代事實還原生活原貌,而是一種因邏輯的完善而帶來的幻想虛構與歷史的默契。我們要的不是顛覆歷史和觀念(比如把玄奘塑造成諧星肯定是不行的),而是合理化的戲劇式組接和對深層性格的挖掘。

(二)成功案例及其手法分析

1. 對現實的提煉和延展

當創作者以一件歷史事件或者一個真實人物的人生為主題進行創作時,都面臨著一個難題:如何從卷帙浩繁的材料中提煉出屬于舞臺的戲劇性。本屆劇展中由廣西戲劇院選送的《百色起義》《赤子丹心》兩部作品正是分別屬于這兩類。兩部作品一經對比便高下立判。前者“嚼碎”了現實并將其戲劇化(當然也還有提升空間),而后者則是一種報告文學似地羅列。

廣西戲劇院選送的《百色起義》可能算是本屆劇展中綜合質量最高的一個作品。作品展現了編劇對前期資料的提煉能力以及對現實主義延展能力。作品以“亡魂回照”的姿態,展現了百色起義核心人員在起義前后的心路歷程。除了真實存在的人物,該劇還虛構了參與起義的一對青年男女,強化了革命領袖與群眾的聯系,同時將作品合理化地鋪展開來。巧妙的舞臺設計將八桂大地與黨徽代表的精神相融合。二胡演奏員全程“參與演出”的手法,塑造了一種“命若琴弦”的緊張感。該劇通過簡單而又巧妙的舞臺調度,表達了敘事和時空都相對復雜的情境,展現了對現實和材料的操控能力和舞臺調度掌控能力相統一的美感。

而《赤子丹心》基本按照主人公現實履歷順序,一五一十地將其有關經歷捋了一遍,有一種不把主角所有閃光點呈現于舞臺不罷休的“頑固”。該劇需要先做“減法”再做“乘法”:先刪去與主線無關的情節(比如缺席領獎),找到一條線索重新組織安排故事素材,再將其中最能反映主人公精神發展和表現沖突質變的場面進一步復雜化。

2. 傳統故事的現代重塑

傳說故事向來是廣西戲劇創作的重要來源之一。而從傳說故事中提取素材并轉化為劇作的能力便成為劇作家們的重要能力之一。本屆劇展中除了一部分“低配型”作品直接以本土傳奇人物故事為藍本,原原本本地演繹傳奇故事外,還出現了具有較高水準的傳奇故事現代重塑的作品范本,比如《跟斗小子》《牽云崖》等。

廣西木偶劇團選送的《跟斗小子》巧妙地將壯族民間故事《媽勒訪天邊》的故事與體操王子李寧追尋冠軍夢的成長故事對照編織,既為現代題材故事找到了傳統文化的支撐,強化了其“根脈”,又帶給傳統故事現代價值,使其重放光彩。可以說是一舉兩得。

廣西戲劇院選送的《牽云崖》則更為高明,編劇將一個傳統愛情故事改編成了一個愛情故事包裹下的靈魂懺悔故事。該作品用“姐姐辣手摧花后的人性懺悔”這樣一個戲核將原本故事中的反派角色——孿生姐姐變成了主角,原本故事的主角——愛情故事的一對男女反而像懸崖上的兩株花草,成了配角。該作品可以說是將一個古老的現實主義故事變成了一個探討人性之境遇的現代主義色彩的作品;原本“歌頌愛情,批判丑惡”的主題,轉變為了“思考和釋放”,整個拔高了一截。這一點相比之前提及的“低配型”的《瑤娘》便能感受到。后者在思考人性這一點上并沒有邁出這一步。

傳統故事的現代重塑應該說是非常值得劇作家關注的一種創作方法。不僅因為傳奇故事是戲劇創作素材的“富礦”,其中蘊含著古老智慧和傳統文化;還因為它是考驗創作者創作能力(特別是改編能力)以及其傳統文化積淀的重要標準之一,是很見水平的。

3. 英雄形象的多重展現

戲劇中的壞人有很多種,英雄其實也應該有。正如前文中說的戲劇是以情感為核心的藝術,在戲劇中的英雄(或者說起到突出正面作用的人物)的標志不是利益(甚至理義)上的獲勝,而是在情感上的“占據上風”。

欽州市非遺傳承保護中心選送的《劉永福·英雄夢》選擇的是一個不太一樣的英雄——他是一個打敗仗而且痛失女兒和下屬的將領。以主人公折戟臺灣悲愴終老的收尾,為全劇奠定了一種悲劇基調。區別于一些流俗的英雄題材,該劇的結尾處理把常見的英雄張揚而淺白的勝利者情懷藏了起來,轉而表現為一種失敗帶來的、內斂的“靈魂叩問和反思”,帶出了類似于莎士比亞《暴風雨》的那種“克制”感,讓觀者頓生高級感。

這一點在《百色起義》中同樣存在。主人公的失敗遭遇并沒有被作者刻意隱藏,以被斬首的韋拔群為代表的一群戰爭亡魂游蕩于舞臺,白發老嫗四處尋人悲天愴地。該劇也是一個充滿悲劇意識,在情感上攻陷觀眾的案例。

這些作品抓住了戲劇(特別是悲劇)的情感特性,通過對英雄深刻的情感塑造,滌蕩了“大英雄主義”的片面觀念帶來的刻板、無趣的英雄形象。

4. 對細節的重視

柳州市演藝集團有限公司演出的大型話劇《緣》是一部有點野心的作品。該作品以柳州五菱汽車幾位工人的家庭從20世紀50年代末到現如今的半個世紀的生活史為素材,選取了1958、1978、1985、2008、2018年等幾個共和國的“重要脈搏點”,展現了柳州從工業城市到綠色城市的變身,以及柳州幾代人的人生軌跡。

該劇最大的一個特點和優點就是,將一種工業題材作品中常見甚至老套的典型人物——工業標兵、富有“鐵人精神”的角色,放置于一個復雜、充滿生活細節的文本之中。作品中除了象征工業的“鐵人”之外,還表現了上海南下知青與柳州本地人的情感互動,還通過塑造多位自強獨立的女性形象,體現出一種性別意識。該劇總體上表現了工業文明在生活浪潮中的浮沉和技術理性向人性本原的回歸。

從實物到語言,該劇對細節的重視和呈現無處不在,主要又可以分為兩個層面。第一層是大量的標簽型的細節,比如“知青”“高考”“包產到戶”“酸雨”“靠關系”“鳳凰牌單車”“圍城”“三轉一響”“北京奧運”“地震”“無紙化支付”等,堪稱一出“年代秀”。可以看出,編劇是個生活的有心人,或者為此做了大量資料搜集和調查。

第二層面是針對同一場景的變化中的細節。以“下棋”這個場景為例:兩位第一代柳州工人從青年、中年、老年到(一方)去世的四個段落場景中都出現了下棋的一幕,但創作者通過細微的變化,表現出了時代特征和時間的流逝感,手法微妙。除此之外,每一幕中“定點”出現的涼茶鋪大叔的臺詞同樣也展現了諸多合情理的細節變化。

這部作品其實不是一部傳統的用某個尚待解決的大矛盾貫穿始終的作品。正是眾多在暗線上的細節加強了作品的連貫性,而不至于產生堆砌之感;眾多相互聯系的細節,強化的劇作內部的“發展”的概念,使其像一棵生命之樹。

與此同時,不像《破陣曲》中涉及的人物是以時代背景和抗戰文化精神為紐帶聯系起來的一群人,較為散漫;《緣》里的人物群體是以一種家庭紐帶為主鄰里關系為輔的一群人。這種人物關系的建立能夠實現角色之間的相互構建,相互印證,互為對照。父子之間、兄弟姐妹之間,都存在微妙的互為對照的關系。這使得劇中各種事件的波及面更廣,對豐富人物性格更為有利。這些都不禁讓人聯想到老舍的經典作品《茶館》。

三、 結語

以題材是否具有地方性和資金技術投入的多少來劃分的“低配”“高配”雖然是本文采取的一種主觀的分類方法,但它所昭示的應該是一種常態。

筆者強調的是,這僅是一種針對成品的鑒賞分類標準,并不是一種創作時先入為主的“高低”。我們并不希望以此強調一種與地區層級相依附的固化觀念。成功的“低配型”作品固然不錯,但我們希望看到更多的“高配型”作品。我們希望打破區地市縣的分類,所有戲劇創作均能在確保基本戲劇觀念正確的基礎上,盡量以更多的技術精力投入和資金量去完成作品。

三年一屆的劇展又結束了。三年一輪回,廣西戲劇人再一次來到一個新的起點。希望通過本屆劇展,我們能看到廣西劇壇存在的普遍問題,并及時總結成功經驗,將它推向一個更高的起點。

猜你喜歡
經驗問題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廣的經驗”評選
黨課參考(2021年20期)2021-11-04 09:39:46
經驗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廣的經驗”評選
黨課參考(2018年20期)2018-11-09 08:52:36
小經驗試試看
中國蜂業(2018年6期)2018-08-01 08:51:14
演員出“問題”,電影怎么辦(聊天室)
環球時報(2016-07-15)2016-07-15 13:42:04
韓媒稱中俄冷對朝鮮“問題”貨船
環球時報(2016-03-09)2016-03-09 09:10:24
“問題”干部“回爐”再造
南方周末(2015-05-07)2015-05-07 04:39:36
當你遇見了“零經驗”的他
都市麗人(2015年4期)2015-03-20 13:33:22
我對組織指揮作戰的若干經驗
軍事歷史(1984年1期)1984-08-21 06:24:32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视频在线2021入口| 欧美日本在线播放| 国产欧美中文字幕| 免费国产高清视频| 欧美综合区自拍亚洲综合天堂| 91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 在线精品自拍| 亚洲国产成熟视频在线多多 | 亚洲va在线观看| 欧美成一级| 91亚洲影院| 超碰aⅴ人人做人人爽欧美 | 97在线免费| 免费aa毛片| 中文字幕在线视频免费| 911亚洲精品|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在线观看| 她的性爱视频| 亚洲香蕉在线| 香蕉视频在线观看www|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欧美一区| 5388国产亚洲欧美在线观看| 欧美国产菊爆免费观看 | 国产靠逼视频| 欧美国产三级| 国产91av在线| 亚洲精品男人天堂| 亚卅精品无码久久毛片乌克兰 | 亚洲欧美另类专区| 亚洲精选无码久久久| 欧美不卡二区| 性色在线视频精品| 亚洲AV电影不卡在线观看| 精品第一国产综合精品Aⅴ| 亚洲精品不卡午夜精品| 中文字幕佐山爱一区二区免费| h网址在线观看| 免费看一级毛片波多结衣| 天堂成人在线| 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 五月激激激综合网色播免费| 狠狠亚洲婷婷综合色香|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古装片| 91免费国产在线观看尤物| 国产精品香蕉在线| 国产中文一区二区苍井空| 精品福利视频导航| 免费一级毛片完整版在线看| 亚洲精品国偷自产在线91正片| 久久动漫精品| 国产在线观看人成激情视频| 色爽网免费视频| 一级片一区| 视频一区亚洲| 在线亚洲精品福利网址导航| 永久免费av网站可以直接看的| 福利视频99| 网久久综合|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九九九| 久久99这里精品8国产| 久久中文字幕2021精品| www亚洲天堂| 伊人成人在线| 男女男精品视频| 日本在线亚洲| 国产白浆在线| 中文字幕日韩久久综合影院| 国产精品永久在线| 伊人成人在线| 欧美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精品18| 亚洲国产成人在线| 亚洲精品另类| 97亚洲色综久久精品| 中文字幕永久视频| 国产在线日本| 人妻丰满熟妇AV无码区| 欧美有码在线观看| 国产91丝袜在线播放动漫 | 国产午夜精品鲁丝片| 欧美成人午夜影院| 国产精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