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漢平
摘? ? 要:隨著計算機技術的廣泛應用,工程管理進入到了全新的階段,基于信息化的工程管理逐漸被更多的人所熟知。以信息化作為主要研究對象,由基于信息化工程管理的內涵與外延展開討論,從各個角度分析工程管理信息化,從而為工程管理的發展與進步提供完善的理論基礎。
關鍵詞:工程項目;工程管理;信息化;運營管理
1? 引言
基于信息化的工程管理實際上就是充分利用現階段信息技術來進行工程管理工作,通過信息技術,建立一個較為完整的體系,對工程管理進行有效的控制。目前,計算機技術正在飛速發展,信息化的管理方法在許多工程中都有所應用,而且必將成為日后工程管理的主流。從工程的施工建設方面考慮,在經濟、需求的雙重刺激之下,工程的施工量和規模都將得到顯著的提升,如果此時仍然使用傳統意義上的管理方式,不僅效率低下,還將引發一系列質量問題,損害工程的實際效益。為此,在這信息時代當中,工程的管理人員需把握現在,結合自身實際所需,充分利用現階段的先進技術,真正做到工程管理信息化,從而確保工程質量,促進其可持續發展。
2? 基于信息化的工程管理概述
2.1? 運營管理
運營管理是基于信息化工程管理的根本與核心,在體系中占據重要的地位。對于工期而言,運營管理將涉及到兩個層次的內容,即運營系統與管理系統。其中,運營系統的根本目的是確保工程施工能夠順利完成,該系統具有遠程操控、籌劃調度等作用;管理系統的根本目的則是對人力資源、財務和市場進行更加有效的管理。目前,許多工程的建設企業都會具備多種形式的運營系統,盡管各自實際狀況存在一定差異,但這些系統可以實現資源共享,而且在數據交互的過程中,可以顯著提升系統的整體質量和效率。
2.2? 伙伴協作
在信息化的工程管理過程中,伙伴協作是較為關鍵的基本特征。由于某些工程本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或階段性,因此,這些工程必須與其他種類的工程項目進行分享和協作,同時,對于階段不盡相同的工程而言,它們在運用資源時,存在許多種不盡相同的形式。此外,它還需要一些信息平臺,來配置或實現這些資源。為了達到共享這一目的,工程的管理人員會結合工程的實際情況創建一個有效的信息交流平臺。這樣不僅能夠做到伙伴協作,還能顯著提高資源的利用率,進而確保工程管理的可靠性。
2.3? 公眾服務
對于性質各異的工程項目而言,最終的目的往往都是一致的,那就是服務公眾。在工程管理的體系當中,應創建完善的服務平臺,促進工程管理人員與人們之間的溝通和聯系,讓工程的開發商知曉人們的實際需求和想法,并及時整改體系,從而體現出“以人為本”的管理觀念,使工程管理完全透明。從經營性角度講,可以增強此服務平臺與電商的往來,以此取得更為顯著的經濟效益。在管理體系中,構建基于群眾服務的平臺不僅能為廣大群眾開創更多的服務類型,還能增加工程管理的實際透明度,接納群眾的監督和管理。
2.4? 集成創新
集成創新實際上就是在現有知識和技術的基礎上,通過某種集成或創新的手段,生產出全新種類和功能產品,并且這種理念一般都是建立在集成思想上的。在實際情況中,無論哪一種工程,其存在并非獨立,需要與其他種類的工程項目進行有效的聯系,可以參考其他工程中成熟的方法,也可以從失敗的工程項目中總結教訓。同理,本工程也成為其他種類工程借鑒和學習的對象。在資源共享的過程中,可以持續提升管理的實際水平,以此帶來更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如今,在共享的渠道上融入人工智能,是現階段館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重點內容之一,因此,集成創新對未來工程管理的發展和進步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
3? 基于信息化的工程管理外延
3.1? 從固定階段到全壽命周期的轉變
從固定的時期或階段轉向工程的全壽命周期,完成過程需針對實際存在的問題,將信息化管理理念完全應用到實踐工作中。通過對實踐工作的專業化指導,形成科學、有效的管理框架。在工程管理領域的發展過程中,管理將不再僅僅執行某一時期或階段的工作,而是涉及到工程項目開發一直到竣工的全部環節,尤其是管理中容易遺漏的各種細節,對這些時期或階段實行統一的規劃或分配,最后建立一個完整、規模化的全新工程管理方案。
3.2? 從單獨平臺向多維度管理空間的轉變
在工程管理的發展進程中,為了滿足更多群眾的要求,以往單獨平臺的管理方式已經無法滿足日益迫切的需求了,所有它必須向多維度管理空間轉變。通過對工程項目的開發者與受益者進行深層次的理論分析得知,基于信息化的工程管理從單獨的平臺向多維度管理空間轉變不僅是當前局勢的要求,也是未來發展的必經之路。因此,在管理工作中,應堅持創新,緊跟社會發展腳步,對信息化管理進行有針對性的調整,使其與社會發展相契合,進一步提高工程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3.3? 從局限的平臺向集成化特色平臺轉變
在信息化管理中,需對管理系統進行規劃。規劃需嚴格按照 實際情況進行,剖析工程開發商與受益者的心理,對現存的各類資源進行一定的配置。此外,必須從局限的技術平臺中脫離出來,并向有一定集成化特色的平臺轉變,從而真正提高管理水平。
3.4? ?形成有中國特色的信息化工程管理模式
具體途徑為:外為我用,古為今用,近為今用。其中,近為今用是外延過程中的重點,實際上就是對近期工程管理案例進行綜合性的分析和借鑒。案例不僅包括成功的案例,同時還涉及到失敗的案例,對成功的案例進行分析和研究是為了總結成功經驗,而對失敗的案例進行分析和研究是為了汲取教訓。要對中國模式進行研究,需事先研究多個國內的案例,同時對國外發達國家的典型案例進行對比分析,積累大量的資料,對其進行歸納和提煉,最終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信息化工程管理模式。
4? 未來研究展望
工程管理的信息化是將工程和相關組織都納入到信息系統當中統一進行管理的過程。其未來的發展前景是十分廣闊的。就目前工程管理的信息化發展來看,未來工程管理的信息化發展方向主要有這么幾個,一是可以從工程單一階段研究發展到工程全階段研究,將工程管理的信息化貫穿在工程的全部發展階段之中,將工程管理和信息化理論相結合,形成通用的工程管理的信息化框架。由原來只對工程施工運行階段的信息化管理發展到對工程整個運行周期的信息化管理,從而實現工程管理的完全信息化。二是從單一平臺管理發展到多平臺集成的信息管理系統。從工程本身出發,不斷研究開發滿足不同工程參與者和使用者要求的管理平臺,比如協作平臺、服務平臺等,將工程管理的信息化發展成多功能全面的整體信息管理應用系統,同時不斷引入服務和知識創新理論,促進工程管理的信息化系統不斷創新和繼續發展。三是從特定技術平臺發展到通用技術平臺。特定工程比如土建工程的應用中,首先要分析業務需求,然后結合自身工程的信息系統能力和資源建立起特定的信息系統規劃,并強調技術與業務之間的匹配關系,實現技術與業務之間的相互匹配,從而賦予工程技術通用性的特點,實現特定技術平臺到通用技術平臺的轉變。總之,未來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必將是更加功能更加全面、服務更加到位、技術更加先進的信息管理體系。
5? 結束語
在當代的工程管理工作中,信息化是主要的發展趨勢。基于信息化的工程管理可以使管理的內容和信息更為全面,并及時獲取更快的反應速度,而且在決策時所參考的依據還更為準確、有效。怎樣持續提升工程管理的實際信息化水平,是工程項目建設企業工作的重點,為此,各大企業需從信息化入手,為技術的應用創建更為全面、有效的平臺,從而有效發揮出信息化管理的最大效益。
參考文獻:
[1] 何繼善.論工程管理[J].中國工程科學,2012(10).
[2] 朱高峰.對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幾點認識[J].中國工程科學,2012(12).
[3] 王眾托.系統集成創新與知識的集成和生成[J].管理學報,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