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青豐
摘? ? 要:隨著目前全球經濟的快速發展,在帶動了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同時,使得我國的工程建設同樣也處在一個全新的發展時期。為此,相關單位應該把握住這一次機會,轉變原來的管理觀念,解放思想,加強對于審計工作管理,具備科學合理的審計管理理念,總結和研究在審計工作管理中出現的風險和問題,用高效而又優質的審計工作促進工程領域的發展。本文將分析工程審計過程中的風險問題,并提出幾點規避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工程審計;風險;措施
1? 前言
工程審計工作是一項系統性的工作,其集管理和經濟等各個方面為一體,只有把審計工作做好,才能不斷提升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但是在實際的研究中發現,一些問題依然存在于工程審計工作中,如領導對工程內部審計不夠重視、內部審計人員素質不高、落后的審計方法、監督工作不及時等,這對審計工作的開展會造成不利影響。對此相關部門應該采取具有針對性的解決措施,加強審計工作管理,及時解決存在的問題,保證審計工作的全面落實。
2? 工程審計相關理論概述
2.1? 工程審計的內容
關于這項工作,主要是審查項目數量和材料的單價、限定的金額以及各種費用的總量,還包括不同材料的區別等等。簡單來說,就是全程監察項目文件的合法性和文件的完整程度以及項目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可預測和不可預測的問題等。
2.2? 工程審計的作用
正如前面提到的,這項工作是全程性的,所以至關重要。通常,在項目的方案文件下達之后,每個部門不僅要針對自己的工作安排具體實行下去,還要和其他部門進行合作,審計要從工程開始之前的預算,一直持續到工程完成之后的實際統計金額,它從一定程度上完善了管理工作,而且決定了工程質量和完成情況,還有投資金額,這項工作大大減少了預算過高、從中謀利的不合理現象,在保證工程質量和完成時間的情況下,盡量減小不必要的投入成本,從這里也可以看出這個工程項目的管理能力,而且最后的收益情況也是可想而知的,鑒于此,該工作能查找出工程設計中的各種不足,相關部門有足夠的時間彌補錯誤,總之,該工作具有很好地積極作用。
3? 工程造價審計風險的表現
3.1? 外部利益關系造成的審計風險
一般情況下外部利益關系造成的審計風險,一般可以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由于關系雙方由于利益沖突而產生的風險,一般是因為建設方試圖降低各種成本的花費,而關系的另一方試圖追求更高的收益,最終導致他們對實際的情況沒有準確的說明,存在主觀的意志,對合同及相關的簽證等都有不同的理解,這些問題都會導致審計方在審計過程中做出錯誤的分析和判斷。另一方面是因為利益雙方追求的一致所造成的風險。這種風險的存在雙方一般都存在著利益的關系,如果雙方的實施人員存在互相串通的行為,利用了審計的權威性,采取多簽證、亂簽證、隱瞞施工等手段實施徇私舞弊的行為,他們的目的是為了將自己的非法行為進一步的合理合法,這就造成了審計的風險存在。
3.2? 內部缺乏質量控制造成的審計風險
在審計的前期準備時期,有些審計人員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沒有把相關的資料進行準確地整理和收集,或者沒有做好充分的記錄等情況。這些問題都會導致在工程造價審計中,很有可能會產生審計風險。由于這種管理體制的缺陷和工程管理過程中存在的疏漏,都會影響在施工過程中,內部控制的執行力度的缺失,大多數時候都會存在敷衍應付的成分,這些都會給審計造成一定的風險。
3.3? 建設項目的敏感性、復雜性導致的審計風險
在建設項目中存在的風險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因為工程的項目投資規模比較大,其中存在的可變動的因素也比較復雜;二是審計所涉及的范圍較廣,需要很強的專業能力,而且跨度也很大,并且審計的結論也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存在較多不確定因素;三是建設項目的工期較長,人工料的單價核算也比較困難,這種比較煩瑣的特點,很容易造成審計過程中的風險。
4? 工程審計風險的規避措施探討
4.1? 科學規劃、統籌安排,實現審計全覆蓋
一要做好年度審計計劃與長遠規劃的銜接,基層審計部門要制定兩到三年的中期計劃,在確保審計質量的前提下,根據自身審計能力,設定不同的審計頻次,進行統籌規劃,做到規劃有序、相對穩定、前后銜接、滾動實施,提高計劃的科學性和針對性。二要加大項目整合力度,實行全面統籌的“一體化”安排與實施,既要消除審計盲區,又要避免重復審計。三要建立審計項目庫,對審計對象實行動態管理。要在摸清審計對象的基礎上將被審計單位進行分類管理,在每年制定計劃前將未審計過的對象進行分類梳理,并著重將該部分單位作為列入審計計劃對象考慮,力求做到計劃科學,統籌兼顧,實施有效。
4.2? 搞好風險評估
在審計計劃中引入風險評估,并依據風險大小來制定出審計項目的依次順序,明確審計要點,在確保審計原則的基礎上,以最高效的措施來降低和控制審計風險,有效的規避風險因素的發生,使得項目風險獲得更有效的控制。
4.3? 不斷更新審計方法
工程審計部門只有不斷地更新和改進審計方法,才能使其與時代發展要求相符合。對此審計部門需要及時轉變完工結算審計的方法,做好全程監督審計工作,同時需要將工程清單招標方面的工作做好,合理控制工程造價,減少成本。
4.4? 提升審計人員的專業素質
在審計中不僅需要足夠的審計人員,而且這些人員的專業知識和素質也應與標準要求相符合,只有具有合理的專業結構和人員結構,才能使審計隊伍的素質與實際工作的需要符合,從而不斷將其工作的質量提高,并全面落實好審計工作。首先工程審計工作要有足夠數量的審計人員;其次是加強培訓已有審計人員,將其專業水平和能力不斷提升。再次對于審計專題研討會要定期的召開,這樣可以加大交流和互動力度,為其共同發展和進步提供有力的保障。最后審計人員也需要具備良好的工作作風和強烈的責任感等,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審計工作的順利實施。
4.5? 加強群眾監督力度
在考察和驗收等工程工作的實際開展過程中,應該加強企業代表的參與,對于也代表人員的監督要及時接受,主要目的將工程審計工作的透明性和公開性充分展現出來,只有這樣才能大大提升審計監督的權威性,從而盡可能地降低存在的審計風險。
4.6? 創新方法,善用科技
科技強審已成為審計機關的共識,尤其在一些較為大型的審計項目中,面對龐雜的數據量,單靠人工審計是不現實的,最有效的辦法就是科技創新,提高審計效率。借力上級審計機關電子數據資源,及時搭建基層完善的審計工作環境、組建數據分析團隊,學習和探索數據審計的組織與管理,不斷加大對各類關聯數據的挖掘、采集和分析力度,積極探索和推行“總體分析、發現疑點、分項核查、系統研究”的審計模式,有效地提高審計效率,從而擴大審計覆蓋面。同時要注重培養年輕審計人員,通過以審代培的形式,著力培養審計人員的數據分析思維,強化數據分析能力,促進大數據審計工作的拓展和深入,實現向科技要力量,向技術要效益,實現基層審計全覆蓋推進區域經濟健康有序、快速發展的目標。
5? 結語
綜上所述,為了企業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健康的發展,為人們提供質量更好的工程建設服務,必須要做好工程審計工作,強化經濟監督管理手段,審計部門要將審計工作貫穿在整個工程建設的管理工作中,最終使得審計管理水平得到提高,實現提升經濟發展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陳就好.淺談基層審計機關實現審計全覆蓋所面臨的困難和對策[J].納稅,2019(2):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