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景康 王彩云
摘要:在世界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金融體系結構的地位越來越重要,成為世界各國爭相掌握的核心。在此發展背景中,我國高校內的財務管理專業就成為了學子們爭相前往的專業,所以,對財務管理專業的課程體系也需要做出改變,以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
關鍵詞:財務管理;會計;體系改革
一.背景
我國在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發展一直處在穩定快速的發展階段。這一現象促使我們對金融管理方面的人才需求加大。雖然在各大高校均開設了財務管理專業課程,但它安排在工商管理的體系之下,同真正的金融管理方向存在著一定的偏差。現在社會對金融人才的需求存在于社會實踐為主的理論性人才,但當下的教育體系卻嚴重阻礙了學生的校外實踐機會,將其限制于傳統的書本教書中。
二.財務管理與會計學的區別
在人們的傳統觀念上,一般把財務管理視為資金管理,然而在現代企業中,財務管理并不能覆行資金管理的全部職能。對資金運動的管理一般是由財務管理部門和會計管理部門共同參與完成的,財務管理作為對資金運動的管理,并不能覆行管理的全部職能,而僅僅是其中的直接管理只能,具體包括組織、調節和監督三項職能,而核算、、分析和預測等間接管理職能則是會計管理的職責范圍。[1]
此外,在二者所接觸的知識體系中也存在較大的差距。財務管理專業主要接觸的是貨幣政策,融資以及投資學等內容,會計專業更偏向于銀行實踐,各種理財政策與金融管理等內容。由此可知,財務管理是面向企業的大規模的金融體系教學模式,會計學是在此大方向下的基礎型課程,更容易涉及到專業拓展與企業的實習。我國現在需要的便是具有一定實踐經歷的對企業融資有概念的金融管理人才。
三.對課程體系改革的建議
1.優化財務管理專業的課程體系。財務管理專業在本科專業目錄里是列在工商管理學科下,因辦學成本低,就業相對較好,成為各高校競相開辦的專業。[2]但在課程安排方面出現了“一邊倒”的現象,過分重視了企業融資的理論概念,學生在當下的實際也很難進入企業進行實際的操作。一方面是大學生不具備該操作的實際能力,而是考慮到企業運行的實際情況。
2.給財務管理專業建立專門的實驗課程。財務管理同工科類的專業有著相似之處,,不能停留在理論階段,均需要實際的操作。現在我國大部分高校都是對工科課程有專門的實驗室,對財務管理方面缺少足夠的重視,但其實,不適宜去公司進行實際的操作,但可依靠計算機進行計算機公司模擬演練。我國現在提倡素質教育,素質教育就是指知識和能力的綜合。素質教育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更重要的是能力的培養。因此,將理論與實踐分隔開是不利于素質教育的發展,不可將二者劃分先后順序,應當作為“平行線”同步進行培養。
3.除必須要切實可行的培養方案外,還需要一批有時間有精力,強有力的一批教師骨干。因為只有具有一定社會經驗與理論知識為依托的教室團體才可以更好的貫徹落實對財務管理專業學生的培養方案。老師的幫助可使學生不停留于書本的局限中,大膽創新具有一定的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這是在社會實踐中必不可少的基本能力。
4.伴隨教學體系的變化,也對老師的教學方法與教學任務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學方法也需跟隨課程體系的改革而進行改革,教師在教學中應規避以灌輸式進行教學,教師可以利用啟發的形式進行教學,例如教師可以選擇案例法,每節課前教師都可以選擇適合該課程的實際案例,在講解簡單的理論知識后為學生出示案例,引導學生對案例進行分析,這樣的教學方法既能讓學生喜歡同時學生還能在案例分析中養成一定的分析能力,學生再遇到同類問題時解決起來也更為容易。[3]
四.結語
財務管理專業是為我國培養更多優秀財務管理金融人員的直接渠道,是大眾進行教育進入最多的專業之一。因此,及時順應社會的發展趨勢,與公司企業運營的實際生產效率,及時對高校中財務管理專業的課程體系進行調整與改革,這是對學生的學習負責,更是對國家與社會的負責,為國家培養出更多優秀的人才。
參考文獻:
[1]李光緒《高校財務管理專業課程體系設計的思考》,樂山師范學院旅游與管理學院
[2]程臘梅,姜鷗,《轉型背景下民辦高校財務管理專業教學改革思考》,長春光華學院
[3]李霞,《應用型高校轉型背景下財務管理專業課程體系改革研究》 ? 保山學院經濟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