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亦星
摘要:工程污水處理作為環境工程中的組成部分,對城市的可持續發展產生著重要影響。本文就是對工程污水處理主要技術進行研究,希望對相關人員有所啟示。
關鍵詞:工程污水;處理工藝;重要性
引言
工程污水僅僅得到凈化直接排放的話雖然對環境構成污染的壓力變小了,但是這些已經被凈化過的水資源的價值并沒有得到最大化利用,因此工程污水處理后的水資源回用成為資源節約、價值提升的重要方式,但是工程污水回用對工程污水凈化工藝又提出了一個新的要求。
一、工程污水處理的重要性
水資源的日漸緊張,讓人們開始重視對資源的保護與使用價值最大化,同時尤其是淡水資源本身含量與可開發的數量都少之又少,因此很多國家都對工程污水處理、回用進行規劃,將處理后的工程污水作為一種新的水源重新投入使用,以緩解水資源的緊張情況。若工程污水的重新利用率和再生利用率均能達到20%,就能緩解國家的缺水情況,將工程污水回用。這樣不僅能夠減少工程污水排放量,還能讓工業與農業發展得到水資源方面的成本節約,支撐這些產業的穩定與高速發展,并不對環境構成太大的污染壓力,還可達到節約資源的目的。
工程污水經過處理后回用,不僅能夠減少工程污水排放量,還可以回收一些有用的物質,節約資源。因為并不是所有種類的工程污水中都只含有對環境有害的物質,有很多工程污水中因為生產源頭種類因素導致可能含有一些可以回收利用的資源,因此工程污水處理不僅僅是一個去除雜質的過程,也可能是一個收集資源的過程。
工程污水沒有直接排放進河流與湖泊中,從而降低湖泊、江河等水源的污染率,保護自然環境,保護水資源,維持了生態平衡與可持續發展。經過處理后的工程污水可用于農業灌溉,植物能夠有效吸收工程污水中的營養物質,因此工程污水回用于農業生產中,不僅有效解決和防治環境衛生問題的出現,還促進了農業生產發展。生活中排放生活工程污水、工業廢水還會造成地下水污染,從某種意義上看,處理后的工程污水重新用于生活,能夠保護自然環境,減少污染。
二、工程污水處理工藝種類
城市工程污水產生的原因和種類各不相同,所以不同的工程污水水質應該選用不同處理方法,才能確保獲得最佳處理效果,讓工程污水達到凈化排放標準,并更為順利地開展排放或回用工作。依據水質可以劃分出四種不同的工程污水處理方式:
首先,是物理處理法。物理處理法就是根據物理學上的作用原理將工程污水中的雜質進行分離,達到去污效果。一般情況下,常見的物理處理法包括重力和離心分離、篩濾截留等方法,這幾種物理處理方法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選擇。工藝技術在使用時,還需要配備一些專業設備進行輔助,讓處理效果最大化。
其次,是生物處理法。利用生物處理原理開展工程污水處理工作,最具代表性的處理方式是微生物處理。通過微生物將工程污水中的有機物代謝分離,達到水資源凈化目的。這種工程污水處理技術較為環保,但成本也較高。
第三種是化學處理法。在城市生活工程污水處理中很少應用化學處理方法,原因是這種方法使用時需要大量化學試劑輔助技藝運行,所以這種方法多用于工業工程污水處理過程中,通過一定的化學反應對工程污水中的雜質或化學元素進行去除。
三、工程污水處理工藝級別劃分
根據工程污水處理層次進行等級劃分,可分為三級。一級處理,通過物理方法將工程污水中的固體懸浮顆粒或污染物進去除,但是經過一級處理的工程污水不能直接排放,沒有達到排放標準,這只是二級處理技術開展的基礎。一般情況下,工程污水得到二級處理后,大多數有機物已經被清理干凈,所以二級處理大多使用生物處理法,通過微生物對工程污水中的有機物進行代謝幫助工程污水達到排放標準。三級處理的是一個復合式處理方式,進入到此級處理方式的工程污水會得到多種工藝處理方法共同作用,讓一級二級處理過的工程污水得到深層凈化,這些經過三級處理后的工程污水可以達到排放或是回收二次利用的標準。
四、工程污水處理工藝解析
工程污水進行回收利用也可劃分多個層次。首先,是將回水利用在工業生產中。工業發達城市因為產業基礎較為雄厚,因此工業生產中需要大量水資源支持。但如果直接使用環境管網提供的凈水不僅浪費、不夠環保,企業還需付出巨大的成本,所以在工業生產中,根據工業生產需求的指標規定用一些回收水代替凈水,不僅可以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也降低了工業生產中的水費支出。但是這些回收水經過工業生產流程后成為工業廢水時,就無法二次凈化了,但也須經過凈化,達到排放標準后進行排放,防止給城市環境帶來污染。
1.外置正壓膜過濾工藝
這種工程污水過濾方法的優勢較多,因此在工程污水處理中較為常見。此項技術的基本原理是在傳統的膜過濾工藝的基礎上加入氣水雙洗、反洗、加藥清洗等一些控制方法,讓膜過濾工藝在不同的狀態下穩定開展處理工藝步驟。
在很多工程污水深度處理中外置正壓膜過濾工藝使用最為廣泛,可以對預處理海水淡化、凈化地表水、工業用水處理等方面,都獲得了較好的效果,穩定性強。這種工藝處理技術還有一個強大的技術優勢是反滲透,這種與反滲透技術結合后形成的雙膜工藝在再生水工藝處理中價值較大。
2.生物濾池法
生物濾池是指在工程污水處理中利用耗氧微生物對有機廢水與工程污水進行氧化處理,進而達到水凈化的目的。這從工藝種類上來看,也是一種生物膜反應技術。一般情況下,生物濾池法主要利用焦炭、淬石等作為填層濾膜,工程污水經過過濾床以后,工程污水中的細菌與其他雜物就會直接附著在過濾床的表面,所以生物膜上會積聚大量的微生物,這些微生物就是導致水質變差的罪魁禍首,因此工程污水中的污染物得到吸附后,工程污水便會凈化,生物濾池主要由沉淀池、生物濾池、二沉池組成,有特殊需要時生物濾池可以與其他工藝進行結合使用,發揮出更為強大的工程污水凈化作用。
3.超濾工藝
①基本原理
在靜壓狀態下對液體進行分離,便是超濾工藝。分離機制主要利用物理篩分作用,在一定狀態下,可以對液體施加一定的壓力,超濾微孔膜可以對那些膠質物質與高分子物質進行吸附,膜表面具備以一定的篩分作用,讓通過孔洞的工程污水中的雜質可以被阻塞、截留下來,其他的低分子物質與水都可以直接通過膜,超濾膜的孔徑要比一般的濾膜孔徑小很多,所以在一定的壓力之下,可讓直徑比孔徑小的微粒與分子被直接分離出來,一般情況下,這種超濾膜材料是由無機膜與分子膜材料組成。
②超濾工藝的關鍵點
超濾工藝的工作溫度一般為60℃,工作壓力為0.1~0.6MPa,超濾膜的過濾量為500L/m2·h·通過觀察超濾工藝的操作經驗,可以從中得到的結論是超濾膜的通透性主要來自于操作壓力,液體流速、運行周期等指標的影響,所以技術人員必須可以根據參數顯示選出最為合適的通透量,讓超濾膜可以一直保持在優良的狀態下,水質的穩定性與可靠性都會因此得到保障。
4.膜生物反應器工藝
膜生物反應器的工藝原理是讓膜直接被浸泡在活性淤泥中,然后直接讓泥水被分離開來,讓微生物直接被阻截,讓淤泥的濃度,讓氨氮與其他一些有機污染物因子被阻隔開來,讓城市土地資源的占用量。因此這種工程污水處理工藝在那些用地資源緊張的大型城市中較為受歡迎。
結語:
科研人員應繼續加大研究方面的投入力度,讓這些工藝技術得到不斷優化,節約成本的同時達到污水凈化與回用的價值最大化。
參考文獻:
[1]李瑋.關于環境工程中城市污水處理的思考[J].福建建材. 2017(12)
[2]付立梅.我國環境工程中城市污水處理[J].環境與發展.20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