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芹
摘要:現階段,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國的現代化建設的發展也越來越迅速。行政事業單位作為國家政策的直接貫徹者和執行者,是經濟社會發展中提供公益服務的主要載體,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力量。行政事業單位在履行職責的過程中必然發生經濟活動,發生經濟活動就要進行會計風險防范與控制,從而提高會計信息質量,有效防范舞弊和預防腐敗,促進公益事業的健康發展,提高公共服務的效率和效果。文章針對現階段行政事業單位會計風險控制的重要性、會計風險的具體表現、存在會計風險的原因進行分析,并對會計風險的控制提出了相關建議。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會計風險防范;控制
會計核算的基本目標是為行政事業單位經濟活動有序開展提供必要的會計信息,并在規范經濟財經紀律過程中持續發揮著作用。有效防范會計風險,一方面能夠幫助行政事業單位提升財務管理的水平,另外一方面則是為國家黨風廉政建設提供重要的保障。最近幾年,行政事業單位為了能夠更好適應經濟改革的需求,其財政部門對政府采購管理、非稅收入管理、國庫集中支付制、厲行節約等等政策、法規、措施進行了完善,在防范會計風險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實際操作中,由于各方面原因依然會造成會計風險,本文著眼會計風險形成的具體原因,對其提出防范對策。
1.加強行政事業單位會計風險控制的重要性
1.1有利于避免違規行為發生
行政單位是指按照一定的法律程序建立行使國家權力,受理國家事務的部門和單位,是國家的行政機關;事業單位是指國家為了社會公益目的,由國家機關舉辦或者其他組織利用國有資產舉辦的,從事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活動的社會服務組織。行政事業單位發生經濟活動就會產生會計風險,加強會計風險控制,加強會計核算與會計監督,加強預算執行與經濟活動的監督與控制,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各業務部門之間相互制衡,有利于避免違規行為發生,有利于打造出社會需要的“制度化、責任化、高效率”的陽光政府工作部門。
1.2有利于保護國有資產安全
行政事業單位的資產都屬于國有資產,資產來源有上級劃撥、政府采購、相關部門捐贈等形式,加強會計風險控制,通過對資產進行嚴格管理,及時清查盤點,能夠有效地保證國有資產的完整與安全。固定資產做到賬實相符、賬賬相符、賬卡相符,定期維修保養,延長固定資產使用壽命,處置時嚴格按照相關規定進行賬務核銷、實物清理,殘值收入及時上繳國庫,以防止固定資產流失。應收款項及時清查催收,清理長期掛賬問題,庫存物資定期盤點,減少不必要損耗,保證流動資產的安全,盤活存量資產,防止國有資金流失。
2.行政事業單位會計風險的形成原因
2.1行政事業單位內控體系存在缺陷
許多行政事業單位并未重視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沒能充分發揮內部控制對單位會計工作的促進作用。其一,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部分行政事業單位未建立一套完整的內部控制制度。有的單位建立了內部控制制度,但由于不符合單位的實際情況,因而沒被嚴格執行。其二,不相容崗位分離不到位。部分行政事業單位由于編制少,人手不足,因此存在一人多崗、不相容崗位由一人擔任的情況,如做賬、審核、記賬實際均為同一人的情況,造成管理的漏洞,無法實施內部控制。其三,缺少行之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在具體執行過程中由于未被充分重視,未得到嚴格執行,導致會計工作缺乏相互制約,因而容易出現貪污、舞弊、篡改會計數據等違法違規問題。有的單位執行單位負責人或單位分管財務工作的領導“一支筆”制度,領導的權力沒有得到有效的約束,容易發生領導腐敗的問題。
2.2固定資產管理混亂
作為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核算的重要組成部分,固定資產的核算在有些行政事業單位并未得到充分的重視。實際工作中,有部分行政單位存在未將應記入固定資產的建筑物或物品記入固定資產、形態特殊的資產,如校園的跑道、游泳館的泳池未納入固定資產進行管理、固定資產折舊金額不準確、不重視單位固定資產的日常管理與維護等問題。這些導致了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方面會計風險的產生。
3.加強行政事業單位會計風險控制的主要措施
3.1提高防范會計風險意識,重視會計人員綜合素質的
提高要做到盡可能地防范化解會計工作中存在的會計風險,首先就要提高相關人員的防范意識,提升會計人員相應的業務能力和綜合素質。其一,單位領導應當加強對單位會計風險防范工作的重視。單位負責人對本單位的會計工作和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負責。因此,他們需要對會計法規及會計知識有基本的了解。政府相關主管部門應定期對單位負責人進行會計法規及理論的教育和培訓,增進單位負責人對會計工作的了解。其二,會計工作者的自我提升。會計人員的業務能力和思想道德素質對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風險具有決定性的作用。通過會計工作者業務能力和綜合素質的提升,將會使單位的會計業務、各類會計報表的準確性大大提升。
3.2建立可行、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
行政事業單位應根據單位實際工作的需要,建立行之有效、相互制約的內部控制制度,將內部控制制度運用在單位財務管理、資產管理等各個方面。在設定單位具體的崗位責任時,要始終遵循國家法律法規及崗位不相容原則,實現審核人與具體執行人相分離、檢查人與業務操作人相分離、資產的審批、采購、驗收保管、做賬職務相分離,有效防范在會計工作中可能發生的舞弊、竄改會計數據等風險。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成立區級的會計中心,由會計中心負責區里各行政事業單位的賬務處理工作,實現出納工作、報賬工作與會計工作的分離,多一道對各單位財務工作、資產管理工作的把關與監督。對于大額的物資采購或重大工程項目建設,應經過集體決策或集體評議通過,并經相關主管部門批準后,方能進行。
3.3加強對單位固定資產的管理
固定資產管理是單位會計工作的一個難點,也是容易產生會計風險的環節。單位資產管理人員應加強對單位固定資產的保管與盤點,使單位的固定資產能被全部登記入賬。因歷史遺留原因造成的應記入而未被記入固定資產的情況,應通過獲取工程決算資料、進行價值評估等方式及時準確地記入固定資產。單位會計人員應加強固定資產價值核算工作,通過采用固定資產管理系統,準確記錄各項固定資產的原值,準確計提每月固定資產的折舊金額。各級財政、審計等部門應對固定資產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專項審計,及時發現單位固定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降低可能發生的賬實不符的會計風險。
4.結語
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管理工作非常重要,出現會計風險會造成不良的社會影響,不但會影響公共服務的效率和效果,還會造成行政事業單位喪失公信力。行政事業單位應當通過完善內控制度、加強會計人員培訓、定期開展風險評估、加強會計核算監督等措施,達到會計風險防范及其控制的目的,對有權力的人和一切經濟活動進行必要的制衡與監督,使資金運行得合理合法,讓權力與經濟活動在陽光下運行,促進行政事業單位規范、健康、可持續發展,加快社會事業發展步伐,從而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公益服務需求。
參考文獻:
[1]虎明.論行政事業單位會計風險及其防范[J].中國集體經濟,2018(33).
[2]謝運蘇.行政事業單位會計風險控制研究[J].會計師,2018.
[3]解曉霞.行政事業單位會計風險探討[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