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榮舟
摘? ? 要:建筑安全企業必須要在施工中考慮到施工的實際情況,在進行施工之前對管線的順序和位置進行綜合規劃,因此減少在施工出現管線銜接不當以及管線沖突等問題,文章主要就目前建筑機電安裝過程中進行管線布置中主要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探討,從而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法。
關鍵詞:機電安裝工程;管線綜合布置;技術;應用要點
1? 前言
建筑機電設備安裝的增多,在安裝過程中的問題也不斷的產生,由于機電設備的多樣化發展,機電系統的線路也非常的繁瑣復雜,對于正常的實施運行造成了一定的影響,施工單位必須對于線路做出整理手段才可以確保工程的順利進行和實施,對管線進行綜合布置和管理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最好手段,合理的安排線路分配和擺放可以有效的避免線路過多而引發的沖突和銜接問題
2? 建筑機電安裝工程中應用管線綜合布置技術的重要價值
管線綜合布置技術是由機電總承包方利用各專業電子版施工圖紙,結合現場實際情況對機電工程各專業管線的位置進行綜合優化及重新定位,在施工前對施工部位進行計算機“模擬安裝”,以期減少施工中各專業之間的位置標高互相沖突現象,減少施工過程中因位置沖突導致的變更和拆改損失,最終控制工程的施工質量和工期的一項管理技術。高大建筑工程給排水、通風空調、強弱電等專業設備、管線眾多,空間布置復雜,如果不進行預先策劃,施工人員在進行建筑機電設備安裝時,比較耗時費力[1]。通常還由于受到建筑空間的限制,導致建筑機電管線、設備的布置不合理,使用功能和維修空間存在缺陷,外觀上也不和諧。這就需要施工人員在施工前對機電管線在空間中進行綜合布置,以避免在施工過程中出現管線沖突、銜接不當等問題,使質量、成本、工期得到有效控制。
3? 建筑機電安裝工程中管線綜合布置技術應用存在問題
其一,在施工過程中各個專業之間缺乏溝通和協調,往往各自為政,將管線隨意布設,卻沒有考慮到是否會給其他專業的施工造成不利的影響,致使管線交叉和重疊的現象屢見不鮮,機電設備使用中管線發生故障的概率將會大幅度上升,管線維修相當頻繁,機電設備的穩定運行因而得不到保障。其二,建筑機電設備安裝工程屬于系統性的工程項目,涉及到的設備類型較為多樣化,管線數量也比較多,對施工技術有著嚴苛的要求,而施工單位在進行管線布設方案的設計時通常是獨立進行的,沒有從整體全面的角度予以考量,那么以此為依據開展管線布置施工時管線之間的施工沖突就會在所難免了,還會大大增加建筑機電設備安裝工程的施工成本,削弱工程的整體效益。
4? 建筑機電安裝工程中管線綜合布置技術應用原則
4.1? 平面定位原則
管道平面定位應遵循:先大后小,先復雜再簡單,先是關鍵部位,再是次要部分,先是主干再支管,先是風道,再到水管,再是電氣管道,首先沒有壓力,再加上壓力。各種管道的管槽在設置的時候應該進行統一的規定,購買部件的時候應該統一購買,避免出現因管道尺寸等不合理造成的浪費;要為后續工作考慮周全,考慮多種因素對管道的影響,讓管道在平面定位時能夠合理布置,提高空間利用率。
4.2? 防止交叉原則
該原則是管線布置中最重要的原則之一,采用綜合平衡技術對各管線布置時需要防止交叉問題的出現,設計階段若發現管線存在交叉問題,可以選用避讓原則,即風管優先于水管、水管優先于電氣管道、無壓管道優先于分支管道、大口徑管道優先于小口徑管道、高溫管道優先于常溫管道。另外,管線設計過程中需要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需從經濟性、安全性等全面考慮,從技術安全角度出發,盡量增加設備管線維護空間,加快施工的進展速度,為建筑單位降低成本奠定基礎。
4.3? 排列原則
管線布置綜合平衡設計的排列原則是為了保證管路的正常使用。管線的排列必須便于管道安裝、使用與后期維修,在進行管線排列時遵循了以下三點原則:①通風管路排列在建筑空間的上部,輸液管路排列在建筑空間的底部;②具有保溫層的排列在建筑空間的上部,不具備保溫層的排列在建筑空間的底部;③熱水管道排列在消防通道的右側,冷水管道排列在消防通道的左側。
5? 建筑機電安裝工程中管線綜合布置技術應用要點
5.1? 考慮吊頂、維修空間因素
在將管線綜合布置技術運用在建筑機電設備安裝工程的過程中,一方面需要對建筑吊頂表面標高予以充分考慮,同時按照相關標準要求還需要預留出10cm以上的龍骨空間,進而可以合理布置吊頂的主次龍骨。而在該工程當中,施工人員在布置吊頂管線設備時,應切實結合吊頂實際分隔布置情況,在避免于龍骨相互交叉的位置上布置建筑機電設備的同時,盡可能在整塊吊頂中部位置布置建筑機電設備,以此有效保障設備在安裝后能夠正常使用且不失美感。與此同時,為了方便后續的管線以及建筑機電設備的運維檢修,各專業技術人員還通過參照本專業的實際需要,在吊頂位置處預留出了人工檢修孔。
5.2? 將施工現場實際情況為基礎進行合理調
不同建筑的施工現場環境都是不同的,在建筑機電設備管線的布置規劃上一定要多次進行現場考察,確保建立施工模型的準確性。在具體的施工進行中根據實際的情況考慮到維修空間的預留,控制管線的長度,管線間隔,防止為了節省空間而將管線分層布置,影響日常的檢修。對于裝飾吊頂也要充分考慮,主要是吊頂的標高和主次龍骨布置,布置合理的同時盡可能提高美感。根據環境的不同,管線的材質也要做好選擇,在選擇的過程中要嚴格按照現場的勘測資料數據進行分析,對具體的數據要多次進行計算,防止誤差導致選材不合理,最后出現線路的故障問題。相關的技術人員對施工中可能遇到的問題要有一定的預見性,制定好相關問題的應對措施,保證施工的正常進行。
5.3? 不隨意變更圖紙內容
在設計過程中,需要選擇同一走廊幾處相似剖面位置,在制作空間剖面的過程中,需要依據建筑圖的吊頂要求進行,按照比例,將設于該斷面內全部管線的外形畫出。這與邵廣義在《管線布置技術在建筑機電安裝領域的應用評價》一文中的觀點有著相似之處。在該過程中,工作人員需要嚴格按照管線布置技術的必然原則進行設計,從而確保相對空間可與操作規范要求相符合,并符合后期的檢修要求。在工作人員完成剖面圖繪制工作以后,還需要現場復核同一走廊幾個相鄰斷面內管線水平位置與標高位置,將閥門和部件安裝操作空間預留出來。在繪制平衡圖的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不僅需要對支吊架的選用進行充分的考慮,同時還需要針對安裝的施工工藝與具體的安裝流程等進行了解與分析,確保整個綜合管線平衡能夠在所安裝順序規定的范圍內,必須要避免由于操作不恰當,導致后期對管線進行大范圍的拆改問題的出現。在整個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需要注意的是,在機房與局部走廊轉角處,如果僅應用剖面圖是不能完全地將管線布置與走向反應出來。那么在該種情況下,需要制作相應的管線模型,或者將三維圖繪制出來,從而保證能夠將管線的空間布局狀態充分地反映出來。在平衡期間,工作人員還需要對大型設備的進出場路線進行充分的考慮。
6? 結語
合理、正確的運用管線技術能夠有效降低建筑工程的施工成本,避免工程二次施工,加快工程施工的速度,應用管線技術配合工程的實施,可最大限度的增加設備的檢修空間和使用空間。管線布置技術能夠保證建筑施工效率,減少施工成本,出于對增進建筑工程效益的考慮,管線布置技術是一項值得在建筑行業中推廣的有效技術。
參考文獻:
[1] 楊巧利,路希鑫.BIM技術在人防工程機電安裝中的應用[J].建筑技術,2017(S1):42~45.
[2] 高喜玲,張奚鑫.某綜合樓通風空調工程BIM建模與深化設計[J].中國設備工程,2018(19):174~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