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春妮
摘 要:近幾年國家加大力度投入教育經費,學校經濟業務日益增加。學校承擔著公共服務的職能。為推動學校廉潔高效與百姓滿意的建設,為進一步提高學校內部管理水平,推進學校規范化、科學化、信息化管理,讓會計核算更加真實、準確、完整,學校必須建立一套完善的內控管理體系。本文對此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學校;內部控制;問題;對策
一、學校財務內控制度存在的問題分析
2014年1月1日內控規范正式實施,2015年12月隨著《關于全國推進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的指導意見》(財會〔2015〕24號)的頒布,內控全面推進,2016年以評促建,2017年內部控制報告編報工作開始。從這幾年內控大事的發展來看,國家非常重視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經過這幾年對編制內部控制這項工作要求逐漸嚴格,已達到一項硬性工作要求。學校內控制度的建設也從無到有,并取得了一定的進步。但在實施過程中仍然存在著如下的一些問題。
1.內控制度模式化、不符合學校運行特點
日常教育教學工作是學校的核心所在,和財務相關工作的崗位設置一般都是專業任教人員兼任。由于沒有具備相應的財務管理知識,又無聘請專業機構設計內控制度的經費預算。學校的內控制度只是在《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內容上進行一些具體化補充,沒有設計出一套符合學校運行特點的內控制度,模式化制定的內控制度無法有效地執行。本應制衡的崗位停留在紙上,設計時業務活動沒有按流程進行風險分析,分散的管理制度也無法有效地連接起來。部門與部門之間信息不通暢,疏忽風險點的管控。
例如:某校中小學籌建處會計兼出納在短短的兩年期間,利用職務之便虛開現金支票直接挪用公款30萬元。2012年1月―2017年12月年某事業單位的出納,利用保管現金支票的職務便利,擅自使用會計保管的銀行預留印鑒,以虛增現金額、虛開現金支票的方式,陸續挪用公款人民幣2200多萬元,直到巡察組要入駐前才投案自首。這些違法違紀案件正是財務內控管理失效的真實寫照。關鍵崗位制衡失效,風險隱患沒有重視,內控報告編制流于形式,給社會造成不好的影響。
2.內部控制管理意識薄弱
學校普遍存在教師兼任財務工作的現象,為解決學校會計人員的專業水平,例如:某市教育局采取委派會計形式開展學校財務工作。但出納和報賬員是學校任職,素質參差不齊,一般是教師兼任或是聘請編制外臨時人員。出納流動性大,對財務制度很難有高度嚴謹態度,易造成會計信息失真,內部各層級監督易產生漏洞。對學校實行委派制的主管教育局因為編制問題,無法配備一校一會計核算,而是采取委派會計兼任多校會計工作。這種多校會計工作兼于一人之身的委派方式致使會計淪為“記賬人員”,對于各個內控的風險識別缺少敏感度,會計的職能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
內控得以實施的基礎是內部環境,學校管理層和教師都是以教育教學質量為核心,對內部控制的認識不夠深刻,認為按內控制度中的流程處理業務過于麻煩,學校執行內控積極性不高加上內部環境薄弱,導致內控制度只是停留在墻上,難以有效地開展。
3.內控制度或流程存在的問題
(1)貨幣資金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近幾年來,事業單位發生的幾起出納挪用公款的案件都和貨幣資金內控制度失效離不開。內控制度要求不能由一人辦理貨幣資金的全過程,單位公章及銀行預留印鑒應由出納之外的人保管。在實際執行過程存在如下幾個問題:某市教育局為防止出納會計崗位制衡失效造成網銀賬號密碼的泄露,而要求所有學校取消網銀支付功能,改用單位負責人與委派會計紙質蓋章授權支付方式。在實際執行中,這種方式造成會計工作效率下降。擔任多校的委派會計,因工作地點不在同一個地方,對轉賬蓋章授權無法及時進行,有些委派會計為了不耽誤轉賬,出于信任把財務章交由出納或是總務保管,比起之前的網銀轉賬隱患更大。沒有考慮實際問題,內控制度只是流于形式。某市行政單位2017年發生重大挪用公款案件,主要問題是出自細節上,會計出于信任,銀行對賬單都是出納幫忙從銀行帶回,而出納挪用公款后偽造銀行對賬單,致使不到一年的時間,公款流失高達千萬元以上。信任代替內控制度,設計再完美的內控制度也無法見效。
(2)資產管理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2017年福建省政府采購網上公開信息系統部署應用后,這項舉措推進完善政府采購規則,促進信息公開共享化,監管方式也得到創新,與時俱進推進交易電子化。網上公開采購信息這項工作在具體執行過程中出現以下情況:學校編制全年采購預算時考慮不周全,物品采購價格預算沒有經過市場調查比對隨意估算。對物資品種質量不清晰采購預算編制比較粗糙。雖然制度中規定重要崗位不能兼任,但是實際中為便于操作,一人掌握多人的賬號密碼進行在線流程操作,存在一定的隱患。眾多學校沒有專門的固定資產管理員,學校資產長期無人管理,賬實不符的情況普遍存在,固定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帶來其他內控失效。例如:某校固定資產因為賬實不符,學校長年沒有進行報廢這項工作,學校要更換無法使用的辦公電腦設備,但實物量標準已超出通用辦公設備購置費預算標準,財政部門資產辦不予審批新購置申請。造成無法在政府采購網上公開信息系統進行下一步操作。有些學校采取申報購置教學設備的方式避開通用辦公設備預算標準,進行采購。有些學校電腦未達到報廢年限,為了更換新電腦采取與供應商協商,電腦使用在先,后期等使用年限到期報廢后再走資產采購流程,造成不良的循環。每學年結束沒有進行固定資產盤點清查,不能動態顯增資產的凈值與使用狀況。
(3)集團化辦學對內部控制執行的影響。近幾年,學前教育階段的公辦幼兒園集團開始涌現,某市以“名園+新園”“名園+民園”的模式推進幼教優質資源的普及化。在具體執行中,有些新園辦學體制為公辦園下的普惠性民辦園,沒有獨立核算,而是并入公辦園賬務系統一并核算。內部控制很難在兩種不同辦學體制的集團中執行,特別是資產管理的內控實施。一般采取公辦園走政府采購資產流程,而實物資產放在非公辦園內使用的形式。對于使用財政資金購置資產的非公辦園資產管理困難。而有些辦學體制雖是公辦性質模式,但沒有結合實際重新制定符合集團化管理的內部控制制度。而是采用生搬硬套原有內控制度,沒有在集團內形成崗位相互牽制的內部控制機制,監督制度沒有落實。學校資產控制薄弱,重建設,輕管理,增加國有資產流失的風險。
二、學校財務內部控制建設存在問題的解決對策
1.建立符合學校特點的內控制度
建立內控制度首先要結合本校特點,考慮學校現實情況和具體環境,因校而異,首先對現行內外部管理制度進行梳理、整合,通過業務部門與財務部門的工作環節,從源頭建立協調機制,變事后控制為事前、事中全過程控制。找出風險點與重視關鍵崗位的人選。不相容崗位要分離,必要時可聘請專業服務機構量身定制符合本校特點的內控制度。
2.提升主管局教育局與學校管理層內控意識
學校財務管理的內控制度,關系到學校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也是學校教育事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巡察出現問題時不能以會計沒有把關好為由,僅對會計進行批評教育。主管局及學校領導不能以我只是教育出身,不懂財務為托詞,回避承擔的責任。提高學校管理者與主管局對財務內部控制的重視程度刻不容緩,規范學校人員配備,充實會計專業人員,改善內部環境。業務經辦人員各司其職,不以信任代替制度,加強財務人員的心理素質與業務素質的培訓。
3.規范使用政府采購網上公開信息系統
政府采購網上公開信息系統設置采購單位共有八個角色,分別為采購需求處室經辦、需求處室領導、需求處室分管領導、管理處室經辦、管理處室領導、管理處室分管領導、單位管理員、單位領導。這八個角色要求學校有固定的操作人員,責任到位。賬號密碼嚴守,不以信任不以省事為借口交付他人操作。嚴肅申明每個角色操作的每個過程都有記錄痕跡,紀委的監察系統可以時時進行查看這套信息系統。資產采購內控嵌入軟件進行管理,著力提高政府采購科學化、精細化管理水平,推動政府采購更加健康、有序發展。
4.加強業務素質學習,搭建可行的集團化辦學內部控制建設架構
集團化辦學的內部控制建設應抱著好奇的心去向集團化企業學習,多聽取來自外界的經驗,應當遵循全面性原則又要考慮不同校區的特殊性,構建起來的內部控制規范應是實際可以操作,權力不宜高度集中,能夠形成集體決策,主要負責人承擔責任的內控機制最佳。充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和能動性,對集團內辦學學校進行科學管理,通過健全的內部控制和機制來管理學校事務。
三、結語
財務內控制度建立以后,學校要嚴格執行。保證會計信息的可靠與真實性。加強學校內控制度的改革與完善,促進教育事業朝著一個健康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雷萬章.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的實施難點.財會學習,2018(01).
2.胡萍.完善高校內控制度,強化財務風險管理.財會學習,2017(19).
3.孔文曙.基于中學財務管理與內部控制模式發展研究.吉林教育,2017(10).
(責任編輯:王文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