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衛
隨著我國教育體制的不斷改革,高職機械加工專業也在不斷優化應用技術型人才的培養方式,但是在實訓教學優化創新的過程中,仍舊存在一系列問題,如實訓教學不受重視、實訓指導教師偏少、驗證性實驗過多、學生獨立思考能力不足等。因此,積極探究機械加工專業實訓教學的難點及對策,對高職教學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1 機械加工專業實訓教學的難點
1.1 實訓教學不受學生重視
目前的高職學校教育方式與過去存在很大不同,過去的高職學校更加重視實訓教學,而將理論教育列居次位,學生往往實操技能突出但是文化水平有待提升。而隨著我國職業教育的不斷演變,高職學校逐漸形成了以理論為主、實訓為輔的教學格局。雖然這一改變在當前背景下有利于高職學校的學生繼續深造升學,但也同時造成了實訓教學不受重視,理論知識與實訓教學難以有效結合,理論難以真正學以致用的局面,使得實訓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
1.2 實訓指導教師較少
現階段,人們對高職學校的認識較過去相比更為客觀,因此選擇就讀高職學校的學生人數逐年增多。然而,在同一時期實訓指導教師的人數卻沒有出現相應的增長,教師需要指導的學生越來越多,這一變化勢必會導致教師教學負擔過重,壓力過大,施教熱情減退。尤其是機械加工專業的實訓教師既要理論知識豐富,又要求專業技能過硬,其較高的準入門檻也使得高職院校在招收教師時面臨供小于求的局面,進而導致師生比例失調的問題遲遲難以解決。
1.3 驗證性實驗過多,創新不足
驗證性實驗過多主要是由以下兩個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方面,由于部分年輕教師工作經驗不充足,對革新教學方法、推行創新實驗沒有足夠的自信,也缺乏足夠的動力;另一方面,由于教師教學較實際應用總是處于相對滯后的狀態,因此推行創新不僅需要重新學習先進的理論知識,在實踐過程中還會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有經驗的教師寧愿因循守舊也不愿耗費精力來改進實驗,導致實訓教學中驗證性實驗過多而創新性實驗不足。
1.4 學生獨立思考能力不足
學生獨立思考能力不足主要受制于實訓教學的教學流程。在實訓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首先為學生演示整套實驗的操作流程,隨后學生進行模仿操作,教師指出問題、糾正操作并實時答疑。這一流程雖然有利于培養學生進行規范化實訓操作的能力,但是并不利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一味的模仿甚至會助長學生的惰性。教師應采用啟發式教學方法,嘗試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在實訓過程中自行摸索,逐漸形成獨立思考的好習慣。
2 機械加工專業實訓教學的優化策略
2.1 樹立正確的實訓觀念
培養社會所需要的應用技術型人才,除了需要傳授一定的理論知識,還需要不斷地進行實訓教學。因此,學校在培養學生的過程中需要樹立正確的實訓觀念:其一,在進行理論教學時,要重點突出理論知識對于實踐活動的指導作用;其二,在開展實訓教學時,引導學生根據所學理論自行理解和進行操作。在此基礎之上,學校可適當增加實訓課程,使得教學過程中的理論和實訓相結合,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
2.2 加強實訓教師隊伍建設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機械工業的現代化程度也在飛速提高,書本理論知識的更新往往跟不上實際操作的變化,而教師想要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指導,就必須跟上機械工業的發展進程。只有教師的專業知識不過時,專業技能不落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才能獲得實用且專業的指導。因此,學校不僅要加強對實訓教師的理論培訓,還需要多安排教師去一線生產車間進行實踐作業,這樣才能打造一支理實兼備的高素質教師隊伍,進而培養出符合當代企業需求的專業人才。
2.3 拓寬學生思維空間
機械加工專業要求學生擁有良好的空間思維能力,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反復強調這一能力的重要性,使學生對自己的空間思維能力有較高的要求,再通過開展競技性活動對學生進行引導、訓練,比如在課堂上通過計算機多媒體對復雜的機械操作過程進行模擬演示;在課下開展益智活動,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邏輯推理能力,有意識地將這種思維鍛煉延伸到學生的生活中,使他們的空間思維能力逐漸得到增強。
2.4 加強校企合作
高職學校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對社會有用的人才,其本質上可以解讀為:培養有一技之長的對企業有用的人才。因此,加強校企合作不僅可以使學校達成教學初衷,更有利于企業提前招募人才。對于學生來講,加強校企合作一方面可以提前適應工作環境,提高工作能力;另一方面,在企業可以了解本專業最新的發展情況,對本職工作有進一步的規劃。校企合作的培養模式,不僅能使學生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更能使學生在實踐中不斷修正認識上的不足、技能上的短處,從而取得更好的發展。
2.5 完善實訓教學方式
教師在實訓教學中可以采用以下兩種教學方式:一是由淺入深教學,二是由中心向四周發散教學。對于基礎課程的學習應該由淺入深,因為基礎知識的掌握吸收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一開始就接觸太過深奧的實訓項目容易引起學生的畏難心理,造成從一開始就放棄學習的不良后果。此外,在實訓教學的過程中需要牢牢抓住教學重點,根據重點向四周不斷延伸,這樣才能使學生形成一個清晰的學習脈絡,有助于學生養成正確的實訓學習方法。
3 結語
在高職教育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學校需要適應時代變化,及時調整教學理念,擴大師資隊伍,推進校企合作。與此同時,教師應保持不斷學習的習慣,積極調整教學方式,提高教學質量,幫助學生發揮優勢,使越來越多的高職學生成長為對社會有用的技能型人才。
(作者單位:南京科技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