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雪
語文教學的主要任務是通過展現語言和文學的魅力,從而向學生傳達內容和情感,幫助提高語言技能。從教學結果來看,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能夠有效傳達彼此之間情感,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只有教師和學生有效地進行交流和互動,學生的吸收和理解知識的能力才能持續改善,身心方面得到長足發展。
1 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互動教學存在的問題
1.1 缺少互動意識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新的教學理念層出不窮。互動教學作為最受歡迎的教學方法之一在實踐中卻應用不多。究其原因,一些教師害怕在這個層面上進行創新,仍然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習慣于一對多的教學模式,使用填鴨式的方式進行知識灌輸,缺乏與學生互動,極大的消磨學生的學習熱情。
1.2 互動方式單一刻板
現實中雖然有一部分教師嘗試在課堂教學中開展互動教學,但是方法不得當,難免存在單一刻板的弊端。一方面,互動式教學有助于保持良好的師生關系,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但并不適用于所有課程,內容有選擇性。另一方面,一些教師在互動教學中,總是選擇固定的幾個學生交流,幾乎沒有與其他學生互動。這不僅會導致學生之間的心理失衡,而且會使這些學生感到厭倦,這不利于積極健康的發展。
1.3 創新意識缺乏
當前,小學教師的創新意識有待提高,具體體現在教學方法上就是固步自封,抱著吃老本行的心態進行教學工作。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也缺乏創新動力,沒有敢于創新的勇氣和膽魄,僅使用一些簡單的方式進行互動,從本質上來說根本不能稱之為有效的互動,扭曲了互動的內在含義。
2 提供小學語文教學有效互動的建議
2.1 增加教師的互動意識
為了提高學生對教師互動的積極性,有必要培養教師互動的意識,提高教師互動的積極性,善于抓住互動的時刻。比如一些強烈的情感朗誦文章,教師應主動發起互動,引導學生可以將文章的內容編成短劇,以表演或其他形式表演,讓學生感受到他們互動的重要性。通過這種方式,他們的熱情將大大提高,然后他們將更愿意與教師互動。
2.2 加強師生的語言溝通
通過加強口頭交流,教師鼓勵和支持學生,縮短與學生的心理溝通距離,更好地促進互動教學的實施。例如,在學習文章《桂林山水》時,教師可以根據文章內容進行聯想互動教學。讓學生以桂林山水為主題談談他們難忘的經歷。教師可以通過聽取方式了解學生,學生可以通過傾訴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小學語文教師在傾聽過程中應保持平和的心態,并以同樣的方式對待每個學生,不僅要考慮學生的說話內容,還要充分觀察互動效果。
2.3 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
教師要學會因地制宜,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選擇不同的互動方式。例如,像《狼牙山五壯士》這樣熱血沸騰的故事,教師可以讓學生將文本轉換為情節劇形式進行解讀。學生可以通過扮演角色,充分對文章的內容進行詮釋和解讀,帶入情感進行更深入的思考。在學生在演繹期間,教師應鼓勵學生拿出演戲的熱情,這樣學生才能取得良好的學習成果。對于諸如《背景》之類的文章,教師應該組織學生閱讀其他有關情感的文章,以便學生能夠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的內容。
2.4 以賽促學
教師在備課時可以嘗試將中文課程的內容轉變為一些比賽題目,將班級學生進行分組,拋出問題進行討論,營造有利于師生互動的競爭氛圍。這種互動模式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競爭意識,還可以提高他們獨立思考和探索的能力。例如,在學習某篇文章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閱讀文章并掌握內容。再將學生分成小組進行互動學習,并有針對性地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分組討論回答。等待討論結束后,讓每個小組自己選出一名具有較強口頭表達能力的學生進行回答。同時,教師應該對學生的答案進行實時評論,對回答優勝對小組予以嘉獎。通過開展此類競賽活動,以賽促學,提高學生的語言學習質量,并在語言學習方面取得更好的進步。
2.5 利用多媒體進行有效互動
如今,隨著電腦技術和多媒體應用的成熟,越來越多的課堂教學都引入多媒體教學。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來進行互動教學。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互動既可以營造輕松的教學氛圍,也可以利用多媒體海量的知識內容和有趣的表達形式進行相關內容的教育,拓展學生的學習范疇,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學習《恐龍》一文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課前自學,利用多媒體平臺搜索與恐龍相關的資料,并在課堂上與其他學生進行交流,分享他們的學習樂趣和經驗,借此達到探索知識的目的,促進學生之間的有效互動。
3 結束語
互動教學一直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式,且長期以來都在被實踐應用,只是效果還不理想。我們要挖掘互動教學的魅力,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充分運用互動教學,實現師生之間的順暢溝通,幫助學生掌握語文知識,實現自我更好的發展。
(作者單位:張家口市宣化區趙川鎮關子口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