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玉清
有效教學是新課程改革實施中關注的焦點。本文從理論聯系實際的角度提出了初中思想品德課有效教學實施的三個基本策略:促進學生的發展是有效教學實施策略的根本目的;激發和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自覺性是有效教學實施策略的出發點和基礎;改變教學方式是有效教學實施策略的著力點。
初中思品課是以初中生生活為基礎、以促進初中生思想品德健康發展為目的的一門綜合性的必修課程,對初中生的思想品德發展與健康成長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要想適應社會發展和學生成長需要,加強思想品德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主動性,就要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1 當前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初中思想品德教學突出的問題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過多注重知識的傳授,過分重視機械操練。長此以往,教師在課堂上勞累,學生上課疲倦,求知欲不強,學習效率低。這就要求教師從自身出發,對政治課堂的教學進行調整和思考,利用多種教學策略有效地組織教學。有效教學就是在這一背景下提出的,其中心就是教學效率,即怎樣的教學才能使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教學中獲取最大的收益。
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比較突出的一個問題就是:教師將較多精力放在了知識的傳授和機械的操練上,忽略了學生對知識的吸收和興趣。如果這種教學方式不做出改變,不僅教師會感到疲勞,學生也會對教學內容失去學習興趣,從而導致學習效率降低。這些不良現象,要求教師必須重新審視教學,以學生為本,對教學有效性進行認真的思考,在教學方式上做出調整,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深化學生的思維,從而取得良好教學效果。
2 優化初中思想品德教學有效性的具體措施
2.1巧妙導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良好開始是成功教學的前提,教師必須設計引人入勝的開題,調動起學生的興趣,才能引導他們主動、自覺進入課堂教學中,這樣才能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情景教學法”是以培養學生的實際交際能力為政治教學目標的新的課堂教學方法。初中生的想象力豐富,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一點來創設情景。例如通過演示實物、卡片、簡筆畫、身體語言、圖片、播放錄像和錄音等形式對新材料進行生動形象的描繪。通過情景的創設,綜合運用各種手段,在既逼真又生動有趣的氣氛中讓學生掌握運用所學知識。
2.2教師要改變教學模式,引導學生探究學習
在傳統的思想政治課教學中,過分強調接受,冷落和貶低發展、探究,自我封閉,不與其他學科相融,在實踐中對學生的學習進行極端處理,死記硬背。這種學習不僅不能促進學生的發展,反而成為學生發展的阻力。《新課程標準》要求適應初中生的身心發展特點,貼近現實生活,強調學生自身的觀察、感受和體驗,教師應注重思維、感情和行為方式的培養。把思想品德教學置于廣闊的社會現實中,探究學習,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以參與求體驗,以創新求發展,以科學的態度進行創造性的教學。
2.3引導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
初中學生處于身心迅速發展和學習參與社會公共生活的重要階段,其思想品德的形成與發展既需要外界的有效幫助和正確引導,更需要經過自身的獨立思考和親身體驗來真正實現。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積極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索社會現實與自我成長的問題,而不要將書本中的內容作為教條死記硬背。通過自主學習,使思想品德的學習過程成為學生形成正確思想品德的自覺過程,以利于學生不斷地激發道德學習的愿望,提升自我成長的需求,形成持久的學習欲望和自我教育動力。新課標要求教師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人,強調學生的主體性,因此,教師必須從根本上轉變教學思想,采取先學后教的方式,逐漸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可以在課前提前設計好導學提綱,給他們8-10分時間進行自學,促使學生主動學習和探索,這樣也為學生的思維發展創造了空間,不僅能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還能逐漸讓學生形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大大提高了教學的有效性。
2.4注重實踐,關注創新思維
當前教育關注的重點是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因此,教師在開展教學時,應將教學中的知識結合到實際生活中,讓他們能夠將知識轉化成方法,解決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更能夠通過這樣的轉化,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轉變情感,獲取體驗。為此,初中思想品德教學必須重視實踐環節,加強教學和實踐的結合,通過實踐活動的組織,讓學生真正參與到社會中,實現知識和實踐的有效結合。例如,在講解環境保護的相關知識時,教師首先要讓學生了解到自己是一個公民,公民應該盡到義務和履行的責任,之后要結合現實的環境,讓學生認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認識到自己應該做什么。讓學生親自動手布置教室、收集資料等,這樣的實踐活動不僅能讓學生在搜集資料中認識到當前污染的嚴重情況、認識到環保的重要性,還能讓他們樹立起環保意識,并通過自己的正確行為,履行環保責任。班會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提出環保治理的建議,這樣的方式,加深了學生對課程內容的理解,也可以使學生學以致用。
總而言之,在新課標改革的要求下,要求初中思想品德教師敢于探索,積累教育智慧及教育經驗,形成獨特的有效課堂效果及教育風格,改變傳統意義上的教學模式,努力調控教學過程中的關系,建立民主、和諧的有效課堂環境,歸還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創建一個有效的思品課堂,讓科學的教學教育理念貫穿整個教學過程。一節生動的思想品德課應該是一堂有意義的課,一堂有效率的課,有生成性的課。課堂的價值在于通過師生碰撞,相互討論,生成許多新的東西。讓學生樹立“做人好”、“做好人”的意識,這就是教育的真諦。
(作者單位:和政縣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