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林
隨著高中學校深化德育教育改革,有力提升教學質量并激發學生興趣。高中化學課程教學中有效滲透德育教育,推動學生感性思維發展,讓學生養成正確的化學思維。有鑒于此,本文通過分析德育教育必要性,闡述德育教育在化學課堂滲透策略。
1 滲透愛國主義教育
高中化學教材中含有很多愛國主要內容,教師可以利用這些內容對學生展開教育,借助優秀人物事跡感染學生。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帶有愛國情感挖掘愛國素材。我國歷史悠久且文化豐富,古代先人們在化學研究方面取得很多成就,如陶瓷、造紙及火藥等。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引入這些內容,并將其與化學知識聯系起來,既能增長學生見識,又可以培養學生民族自豪感與愛國精神,提高學生使命感。
教師也可以根據教學內容選擇優秀事跡感染學生。選擇合適的化學家的優秀事跡感染學生,如講解“純堿”知識點時,可以詳細介紹侯德榜的事跡,讓學生對這為化學家的愛國情操所感動,理解侯德榜毅然放棄國外優渥條件,回到國家推動科技發展,為我國制堿技術進步貢獻一份力量。學生在了解我國化學史的基礎上增強民族自豪感與自信心,樹立為國家努力學習及奉獻的精神,順利達成德育教育的目的。此外,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選擇有趣味性的材料去研究,增強學生對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學現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使他們主動把化學學習興趣從對物質變化的好奇轉移到深入揭示物質變化的基本規律和內在的化學原理上來,
2 滲透環保意識教育
近些年我國工業技術迅速發展,對于生態環境的影響也很明顯,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高中學校要求學生具有基本的社會責任感。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有意識的滲透環保意識,并以身作則讓學生明白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合理利用教材內容。化學教學中提到很多物質,這些物質中哪些會造成環境污染?課堂上教師可以利用這些內容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如,二氧化硫知識點講解時,教師讓學生明白造成大氣污染的主要物質就是二氧化硫,也是酸雨的主要部分,同時引導其明白二氧化硫還還會造成水質酸化等環境問題。此外,還可以在化學實驗室時規范操作,起到學生榜樣的作用。如,化學實驗選擇藥品時,選擇合適的數量即可,不需要大量使用藥物,降低實驗成本,培養學生環保意識。也可以開展微實驗,既方便操作,又能讓學生仔細觀察與記憶。而且教師示范作用,也會潛移默化影響學生,逐步養成嚴謹實驗態度與實驗方法。此外,化學實驗中存在一些有毒有害的物質,教師可以對實驗進行改進,方便操作。如銅與硫酸反應時,可以將銅碎末調整成彎曲銅絲,方便及時終止實驗,讓學生參與實驗并觀察,避免普通化學實驗中產生過多二氧化硫造成污染。再如,“金屬鈉與水反應”實驗中,要求學生認識金屬Na與水反應過程及結果,實驗開始前教師向學生介紹實驗所用的物品,并向學生介紹實驗注意事項:Na性質活潑,保存時要放在盛有煤油的試劑瓶中,選取Na的大小為一綠豆大,避免造成實驗現象過于劇烈等。
3 開展唯物主義教育
化學是一門實驗性較強的學科,當前,很多高中生在學習化學知識的時候,都缺乏探索精神,對很多化學知識都是一知半解。對此,高中化學教師在教學中,就要合理地借助實驗,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唯物主義思想。如,在講解有關“蔗糖水和鹽水”的相關化學性質的時候,一些學生就認為兩者僅僅存在一個是甜的、一個是咸的的區別。教師在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要對各種資源進行綜合性的應用,保持高度的政治站位,思考國家社會以及家長學生對德育教育的需求,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新變化、科學技術進步新成果,及時更新教學內容和話語體系。還要關注信息化環境下的教學改革,關注學生個性化、多樣化的學習和發展需求,通過信息技術、網絡等媒介將圖片、視頻、文字等做成學生易學易懂的趣味視頻,直觀呈現給學生,以此來提升德育教學的效果。還可以借助網絡的匿名性和開放性兩大特點與學生家長和學生之間進行交流和溝通,引導和確保道德社會化進程有條不紊的進行,使德育教育的針對性與實效性更加突出。
對此,化學教師就要幫助學生打破這種思維定勢,開展相應的實驗探究,通過導電實驗,學生就會發現鹽水可以導電,但糖水不能。接下來,再通過進一步的實驗探究、資料調查等方式,讓學生了解鹽水在電解條件下會形成氯酸鈉和碳酸鈉,這一化學物質在水中溶解就會產生移動的離子,進而產生導電效果。而糖水屬于共價化合物,溶于水并形成分子,電解后不會產生離子,所以不導電。通過實驗教學,可以幫助學生形成嚴謹的治學態度,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例如,在講“原子結構”時,由于原子結構復雜多樣,教師僅僅利用課本向學生展示原子結構,他們很難學得明白。此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向學生展示原子結構動畫圖,幫助學生學習質量數、質子數、中子數、電子數之間的關系,讓學生學會進行質量數、質子數、中子數、電子數間的簡單計算。多媒體教學,不只是通過圖片文字進行教學,還能利用聲音、視頻進行教學,調動學生的感官,發揮學生學習化學的主觀能動性。
本文為甘肅省武威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8年度課題《新形勢下高中化學教學中和諧德育滲透的探索與研究》的階段性研究成果,課題立項號:WW[2018]GH122。
(作者單位: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武威第七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