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松 薛冰 王宇
伴隨著大數據時代的來臨,數據的海量獲取、分析和使用用變得日益頻繁。數據量的激增也使得信息安全保密問題變得日益嚴峻。大數據滲透到社會的各個角落,大學生作為社會中最活躍的群體,其是產生海量數據的主體,高校也逐步意識到大數據使用對于高校學生管理的重要性和必然性。搭建完善、多層次的數據獲取平臺為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提供管理決策依據,使得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擺脫經驗主義,使得決策更科學化更合理化更有跡可循。但是由于數據收集的不系統化、技術條件的不完備,以及使用人員的不專業性等成為高校學生管理中大數據使用的難點,上述的原因也導致了數據的不安全性,甚至在使用的過程中會引發法律問題。
1 大數據時代高校在學生管理上存在的倫理及法律問題:
首先高校各個管理歸口部門都會獲得相應的學生數據,如學工處、教務處、研究生處、信息網絡中心等各個部門,甚至包括學校內部的網絡運行商。各個部門的數據是碎片化的,互補相容但是又有交叉,同時產生的數據是海量的。各個部門數據由于其不兼容性,導致保管和經手人數眾多,同時各部門的海量數據在交互使用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信息泄露的情況。
其次信息管理人員的自身素質有待提高,以學工處的學生大數據管理為例,學工處的學生大數據的獲取和保管主要是由各學院的思想政治輔導員來完成的。目前思政輔導員絕大多數非信息技術專業科班出身,對于關鍵數據的敏感性、重要性認識不足,對于海量數據的挖掘處理還停留在表層淺顯的位置上,對于數據的保存和處理過于簡單和隨意。輔導員掌握著大量的學生關鍵數據如身份證信息,家庭住址,個人信用貸款等。數據存儲環境、媒介的不安全性及保管人員的防范性不足,導致關鍵數據被惡意竊取并使用,給學生個人和社會帶來很大的危害,有些行為甚至構成了犯罪。某民辦高校近兩年畢業生2600多人的個人身份信息泄露被不法企業拿去給學生辦理了“入職手續”,并以此達到偷稅漏稅的目的。該涉世企業已經嚴重侵害了公民的個人信息同時也觸犯了刑法。
同時高校的學生日常生活中也存在著信息非法采集的現象。如銀行進校邀請學生辦信用卡過程中就會采集到學生的相關日常信息,以及學生在日常上網的過程中被一些應用軟件截獲個人信息導致隱私泄露。
最后收集的大數據信息被過度分析所導致的問題。信息化的時代,通過蛛絲馬跡的線索可以還原事實的真相,但是如果被別有用心的人加以利用,會形成網絡輿論暴力,甚至會造成不堪后果的影響。“高鐵霸占男”事件中,霸占男受到網友的輿論譴責固然解氣,但稍后很多網友將該男的工作單位、受教育經歷、身份證信息都貼在了網上,網友的行為已經觸犯了法律,侵犯了公民的隱私權。在法治文明社會里,哪怕是在網絡虛擬的環境下采取以暴制暴的行為也是不可取的。如何適量適當的分析所獲得大數據更好的服務學生而不是給學生造成困擾是當前面臨的主要難題。
2 當前形勢下高校如何處理好學生管理過程中的法律問題
國家當前對于大數據的管理缺少相應的法律依據。我國頒布的和個人信息相關的法律、規定有《個人數據信息的法律保護》;2013年國家工信部頒布了《電信和互聯網用戶個人信息保護規定》;2017年6月正式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但是對于大數據時代個人信息尤其是個人隱私信息的保護是不夠的,和其他西方國家比在立法保護方面仍然存在不足。
在學校層面:規范化管理
在高校的學生管理工作中產生大量數據,數據的保存、分析和使用的過程中存在著泄露的可能,高校在學生大數據的管理工作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2.1 提高數據管理人員的業務能力和認識
高校加強對學生管理人員的業務培訓,增強其大數據意識,在大數據運用技術方面得到提高。同時不斷加強教育,使得保護學生隱私及相關數據內化成學生工作者的責任和自覺。從法律層面加強宣傳,使其明白紅線和底線,提高法律意識和觀念。
2.2 規范數據的分析使用
高校應該建立適應本校校情的大數據使用規范,包括數據采集內容,分析、保存和使用。明確學校、管理人員和學生的權利和義務。高校在大數據使用的過程中要履行“通知-許可”義務,在數據使用之前應當征得學生的同意(除危害國家安全和社會安全等特殊情況),并在法律允許范圍之內使用。
2.3 加強信息化安全建設
保障信息安全尤其是保證學生數據安全是高校的重要工作內容,學校應當加強對相關專業人才的引進,打造一支業務能力精湛的大數據團隊。同時在對外交流方面,學校和教師提高防范意識,不輕易、隨意的將學生信息透露給校外機構或個人。
在學生層面:加強自我保護意識
大學生作為新時代網絡使用比較活躍的群體,但是防范意識薄弱,鑒別能力差很容易導致個人信息泄露。
(1)積極學習提高個人素養
為應對大數據時代的來臨,應加強網絡安全技術學習,了解網絡安全技術常識。了解國家和學校發布的權威信息,不造謠不傳謠,積極傳播正能量,積極踐行社會主義價值觀。
(2)提高防范意識
不瀏覽低俗和惡意釣魚網站導致個人信息泄露,不隨意透露個人信息,不沉溺于虛擬社會,培養自尊自信的良好品質。
(3)敢于維權
了解國家對于大數據以及個人隱私方面發布的相關法律及規定,增強自己的維權意識。當個人信息遭到不法侵害或不合理利用時,要敢于拒絕,同時向學校和信息管理部門提出申訴,必要時要尋求法律的幫助。加強對學校的理解和信任,為學校的大數據使用提供有意義的建議,提高學校的大數據使用和管理水平。
(作者單位:1常州大學2江蘇省先進催化與綠色制造協同創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