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梅 葉坤
從學校教育來看,留守兒童無論是在心理還是在性格的發展上都存在著很多的困惑與問題,他們從而需要學校給予其更多的幫助與疏導;更需要通過集體的溫暖、通過教師的心理疏導來彌補親子關系缺失對其人格及心理健全發展形成的消極影響。但由于在農村學校,無論是辦學條件、教育理念、還是師資力量等很多方面,都存在著嚴重的制約因素;在當前很多農村學校,都很少開設專門的心理課程并配備專門的心理教師對留守兒童進行“心理按摩”;學校也很少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學生進行心理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及生存教育。這就要求我們這些教育工作者要因地制宜的對留守兒童進行有效關愛。
留守兒童缺失的的是什么?毋庸置疑,那就是愛,由于家庭的種種原因他們缺失的這一部分愛久久不能彌補,這就造成了他們道德缺失、行為奇怪,心理扭曲……種種令人頭疼的現象。而作為教書育人之地又作為他們的第二家庭的學校,便有義不容辭的責任想方設法給予他們愛。
1 想法設法改善留守兒童生活,用熱飯工程結束孩子午餐啃饃生活,溫暖孩子的心。
積極響應國家號召,適時而動,想盡一切辦法讓孩子吃上一口熱飯,是我校在關注留守兒童方面所做的首要工作。由于我校學生大部分家住的比較遠,早晨五六點就出門往學校趕吃不了一口熱飯,中午回不了家仍然是啃著干饅頭度日,且不說營養跟不上就連基本的生活需求都不能達標,他們怎么能有充沛的精力去學習?熱飯工程的目的就是讓學生中午能在學校吃上一頓熱乎乎的飯菜,并在吃飯的過程中感受到學校的溫馨,感受到來自國家、學校對他們的關愛,讓他們認識到自己并不是一棵無人疼愛的“野花和小草”,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愛、對他們的溫暖,讓他們心存感恩,這樣只有從心理上軟化的他們才有可能接受來自各方面的教育尤其是學校的教育。
2 化師愛為母愛父愛,視留守兒童為親人,貼近孩子的心靈。
教師應做到心中有大愛,自己在平時如何對待自己的孩子就怎樣對待學生尤其是留守兒童。在學校里,面對存在諸多問題(比如性格和心理)的留守兒童時,教師應積極俯下身子,走進留守兒童的思想深處,進一步了解他們的所想所需,并有針對性地與他們交流,讓一句句真誠的話語打開他們的心扉,讓這些孩子覺得老師值得信任才會跟你說實話、說心理話,才會在內心深處接受你的道理。從而使他們能認識到自身存在的不足,改掉身上不良的行為和習慣。其次教師要放下架子,走進留守兒童的真實生活中去。在平時,教師可了解他的家庭情況,在與他們的監護人溝通的同時,主動地承擔一部分照顧這些孩子生活的責任,哪怕是對他們一個個會心的微笑、一個個鼓勵的眼神,都會使孩子們異常高興,從而他們會從心底里覺得你是個可親可敬的老師、朋友,也會逐步回報你優異的表現;另外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教師更應以美麗的言行滋潤這些留守兒童。對本已缺乏親情的孩子了們來說,教師的教育更應是“和風細雨”式的,在平時要努力做到:以誠摯的情感去感染他們,用親切的話語去打動他們。
3 發揮班集體在留守兒童教育上的特殊作用,號召全班同學關心和幫助他們,創造一個團結友愛、溫暖和諧的大家庭。
學校是孩子的第二個家,每一個班級的成員就像一個個家庭成員。作為學校如何正確的引導學生對待這種關系非常重要,尤其是那些被父母常用金錢來彌補與子女的情感交換的“留守兒童”的作用更不容忽視。作為一名教師,我們首先要讓孩子們學會怎樣和別人正常交流,如何才能讓他們很好的融入班集體這個大家庭,使他們的心理能夠健康的成長,從而創建一個和諧、溫暖的班集體。比如,在平時,教師可以先調查、弄清一些留守孩子們的生日,讓同學們陪他一起度過一個愉快的生日聚會,創造條件讓他融入到班集體當中,使其感受到集體的溫暖。還有,可以經常組織班上同學到他們家去幫忙或者干一些農活,讓他們感受到學校、班級給他們的愛,同時我們也可組織他們和別的同學一起去幫助其他的一些有困難的人,讓他們在自己的給予中逐漸明白:幫助別人的同時自己也會得到快樂。
4 搭建好溝通的橋梁,創造機會讓孩子與親人溝通,在溝通中化解問題。
解鈴還須系鈴人,雖然學校、老師、學生給予了留守兒童一些必要的關愛,但想更好的幫助他們和徹底解決他們內心的問題,還需尋找真正的解鈴人——他們的父母。所以學校必須要做好橋梁的這個作用。教師要運用電話、微信等通訊方式和其父母取得聯系,或者可以鼓勵留守孩子給遠方的爸爸媽媽寫一封信,同時教師還要教育孩子們:爸爸媽媽在外打工掙錢是為了讓他們過得更好一點,更是非常不容易的;進一步讓他們體會父母的良苦用心,明白其實父母一直在關心他們,從心底里更是想著他們,愛著他們,念著他們……用這些親切的話語激發孩子們為此而好好學習,將來報答爸爸媽媽的養育之恩。在孩子生日或一些重要的傳統節日,教師不妨打電話提醒家長,讓家長在孩子意料之外寄來一些禮物或打電話說一些節日的問候,讓孩子感受到爸爸媽媽時刻都是在愛著他們。讓家長與孩子在溝通中明明白白對方的心,讓問題在濃濃的愛中得以解決。
(作者單位:1民勤縣北街小學2民勤縣西渠鎮教學輔導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