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新宇
隨著新型城鎮化的發展,農民工呈現出強烈的市民化的意愿,但因較高的市民化成本等的制約,其市民化能力較低,所以在新型城鎮化背景下農民工需要采取合理的措施提升其人力資本。本文根據新型城鎮化背景下農民工市民化職業教育培訓的主要問題,提出了職業教育培訓策略,以供參考。
1 新型城鎮化背景下農民工市民化職業教育培訓的問題
1.1 缺乏專門的培訓管理部門
當前農民工市民化職業教育培訓在農業部、教育部、社會保障部、公益組織、社會培訓機構等單位都有涉足,但卻沒有健全的管理部門。通過對各培訓單位管理者進行調查得出,認為農民工市民化培訓缺乏專門管理部門的占54.55%,究其原因是政府對其培訓缺乏充分的認識。盡管培訓主體不同所占的培訓優勢也會有所不同,但因為缺乏專門的統籌規劃的管理部門,極易導致培訓內容相似、培訓對象相同等浪費培訓資源的情況。建立農民工市民化專門培訓的管理部門可促使政府管理的統籌發展,通過各主體責任的明確,和培訓信息及資源的互通互用,防止出現浪費經費的現象,保障培訓效率的提升。
1.2 農民工整體素質影響其培訓的積極性
由于農民工中大多數只有初中學歷,甚至還有部分小學及以下學歷,因此缺乏對農民工市民化職業教育和培訓充分的認識,參與的積極性不足。通過相關調查得出,農民工培訓的意愿受其學歷影響較大,其中大專、中專和高中學歷的農民工接受培訓的意愿相對更高。但大多數農民工文化程度和學習能力較差,對培訓的積極性造成較大的制約,所以想要使農民工培訓的積極性得到激發,應該合理的選擇其培訓內容、形式和考核方式等。
1.3 缺乏有效的培訓監管和評價
國務院辦公廳提出應對農民工培訓過程加強監管,對結合考核進行嚴格的控制,但地方培訓單位在具體的落實過程中因相關標準缺乏存在較大的問題。部分培訓單位管理者認為社會不大認可農民工市民化職業教育和培訓,對農民工接受培訓的積極性造成了較大的影響。培訓過程監管主要涉及使用培訓資金、安排培訓內容、運用培訓形式、參與的培訓對象等。然而培訓結果、評價指標評定和評價培訓對象及培訓單位的學習和培訓效果等這些方面的缺陷極易對培訓資金到位的使用、參與培訓的積極性等產生影響,導致農民工對培訓結果和質量的有效性產生質疑,使其培訓意愿降低。所以要加大力度對農民工培訓的監管和評價,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新型城鎮化背景下農民工市民化職業教育培訓的策略
2.1 建立專門管理部門,明確權利和職責
想要促進農民工市民化職業教育和培訓的發展,就需要設立專門管理部門,并賦予該部門對培訓資源進行調動和分配、對培訓單位進行評估和獎懲、對培訓經費進行分配的權利,及編制培訓計劃、預算培訓資金、指導和總結培訓等的職責,通過對培訓方案的統籌規劃,達到對培訓進度和效果有效監管,使培訓單位之間溝通不良、管理壁壘等問題消除的目的。同時還可使培訓資源的利用率和培訓效率得到提升。另外該管理部門應該涉及各個參與培訓的單位(如農業部、教育部、社會保障部、公益組織、社會培訓機構等)的代表,通過對各單位培訓現狀、資源等的全面了解,奠定相關部門統籌管理的基礎。
2.2 根據實際需求,合理的設置培訓內容
只有使農民工的實際需求得到妥善的解決,才可較大程度的調動起參與市民化事業教育培訓的積極性。通過相關調查得出,約超過60%的農民工沒有職業資格證書,希望通過培訓可以使職業技能得到提升,因此農民工迫切需要提升職業技能;其次應合理的安排科普常識、城市文明、投資理財等的培訓知識,因為城鄉生活方式差異性較大,農民工的見識和開闊的視野對其合理的融入城市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再次,應該根據農民工對學歷、文憑提升的需求,設置相應的學歷培訓;同時,應根據農民工“創業”的需求,設置相關于創業的課程知識培訓,因為當前許多新生代農民工對事業的追求都較高,都希望自身的價值通過創業得到較好的實現。
2.3 對過程監督和考核引起重視
應對農民工市民化培訓的過程監督和考核引起重視,通過科學評價辦法的建立,使其培訓質量得到有效的提升。第一,應對培訓資金的使用加強監督。可以對每次培訓所需經費的程序(如預算、審批、結算、報銷等)通過引入第三方對其進行科學的監管,使培訓經費的使用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第二,應對培訓過程加強檢查。培訓的過程主要涉及確定培訓內容、運用培訓手段、選擇培訓地點、聘請培訓教師、召集培訓對象等,相關部門應該對這些內容定期不定期的實施合理的檢查;第三,應對培訓結果加強考核認定。培訓單位應對參加培訓的農民工進行考核認定;第四,應對培訓單位的培訓效果加強評價。相關單位應該采取訪談和調查問卷的方式對于參加培訓的農民工進行調查,通過對農民工在培訓中的收獲、意見進行了解,達到科學的評價培訓效果的目的。
3 結語
總之,作為一種提升農民工市民化能力的重要的手段,職業教育和職業培訓在農民工市民化過程中發揮的作用非常重要。所以相關人員一定要引起重視,在新型城鎮化背景下采取合理的措施促進農民工市民化的快速發展。
(作者單位:瀘州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