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崇輝
【摘 要】 本文通過課堂教學、課外閱讀、情感激發三方面,結合教學工作中的實際例子,闡述筆者對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見解。有待讀者不吝指教。
【關鍵詞】 獨立思考 靈活多樣 精讀 略讀 輔導性活動 積極情感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一個壞教師奉送真理,一個好教師則教人發現真理?!敖倘税l現真理”對語文教學來說,就是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才會使他們受益終生。
一、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教師上課應力避面面俱到,不要把學生看成一臺“收錄機”。應該著重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發展思維能力,善于提問,抓住重點、難點引導學生,使學生能舉一反三,掌握學習方法。如小學六年級課文《賣火柴的小女孩》第二課時教學,可以先重點引導學生學習小女孩第一次擦燃火柴時的那一自然段,依次完成如下學習過程:(1) 讀本自然段,思考段意。(2) 按現實——幻想——現實給此段分層。(3) 提問:小女孩擦燃火柴眼前會出現什么?為什么?(4) 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扎扎實實地學好了本段,總結出學習本段的方法后,教師即可放手讓學生自學小女孩第二次、第三次……第五次擦燃火柴那幾段,自學后討論,結論不急于歸一,鼓勵學生從多方面、多角度探索答案,提出與眾不同的見解和方法,經過篩選,找到出比較合理的結論。此時,學生可發現自己的結論與合理結論的差距,自覺提高。長此以往,學生的自學能力將逐步提高。又如在教小學語文四年級課文《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時,我讓學生圍繞兩個問題一件事一件事地學:(1) 在這件事中周恩來的情感是怎樣的?(2) 他對“中華不振”的含義有什么認識?學生在充分閱讀的基礎上自己解決了這兩個問題后,也就接近了文章的中心,從而真正讀懂了這篇課文。
學生自學方法的掌握必然受教師教學方法的影響,特別是小學生,模仿能力強,教師怎樣教,學生就怎樣學。所以教師要善于從教材和學生的實際出發,要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懂得怎樣解詞釋句;怎樣讀懂一段話,一篇文章;怎樣學習課文的表達,并運用于自己的說話和作文之中。在教學中一點一滴地滲透學習方法,使學生在自己獲得知識、自己進行讀寫實踐的過程中自悟學習方法,在此基礎上,教師要引導學生歸納、小結。這樣得到的學習方法才是學生理解了的、屬于自己的方法,才是受用的方法。
二、開展課外閱讀,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學生初步掌握了自學方法后,還必須反復實踐,才能真正具備自學能力。而課外閱讀可以作為學生實踐的一個重要途徑。因此,可以通過課外廣泛的閱讀,使學生的自學能力得到提升。教師推薦的好書,適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理解能力,針對性強,收獲更大。同時,引導學生掌握讀書方法,要善于“精讀”和“略讀”,善于思考,讀書時要心到、眼到、口到、手到,做到邊讀、邊劃、邊記、邊寫,在書、報上給生動的詞、句等做上記號,或把書中生動的詞、句、片斷、文章的要點,整本書的內容要點記載下來,或把自己的心得、意見、疑點等記下來與別人討論。這樣,學生的自學能力將逐度提高。
教師還應隨時檢查課外閱讀情況,引導學生自覺地開展課外閱讀活動。教師制備班級學生課外閱讀統計表,欄目包括學生姓名,閱讀書名,并用符號標記閱讀的情況,收閱學生的讀書筆記,了解學生理解課外閱讀內容的程度,對于讀得又多又好的同學及時表揚和鼓勵,對讀得少或不讀的學生進行啟發幫助,正面引導等。如此,學生就能自覺閱讀課外書、報,自學能力不斷提高。
還可以多開展輔導性活動,指導學生課外閱讀。如召開班級故事會。故事會前先介紹書籍,指導學生閱讀理解并熟記故事內容,寫出簡單的提綱,明確講述的先后。然后,學生輪流講故事,最后,師生一起比較總評。還可以舉行讀書討論會。在會前介紹書籍,教師提出問題,幫助學生明確閱讀方向,指導學生閱讀,做讀書筆記,然后學生根據自己的閱讀理解程度發言,最后師生討論總結。學生通過開展輔導性活動,課外閱讀有“法”可依,學生掌握了方法,就提高了自學能力,從而提高了學習語文的能力。
三、激發積極情感,獲得自學的成功體驗
在傳統的教學中,學生的自主創造精神得不到充分發展,他們更多體驗到的是學習的艱辛和知識的神圣。蘇霍姆林斯基說:“成功的體驗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學生好好學習的愿望?!彼自捳f:失敗是成功之母。但我更想說:成功是成功之母。俗話又說:好孩子是夸出來的。知識的學習也是如此,學生必然要有一些挫折體驗,但是小學生的心理是比較脆弱的,一次又一次的失敗打擊容易造成學生自信心的缺失,從而喪失學習的熱情與主動性,因此,在教學中,應努力創造條件,讓不同的學生不斷獲得成功的體驗,使他們感到“我能學”。如抓住學生好勝心強的特點來激發朗讀興趣。以各種方式賽讀,大組賽、小組賽、個人賽的方法是按順序從頭開始讀、稍有不足的就立刻停下來,下一位接著讀,誰讀得長誰最棒。這種一條龍式的賽法,使學生能不厭其煩地往下讀,且其他同學也認真聽、仔細辨。多年來,我堅持設立“認真背讀評比臺”,每個同學只要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就能得到一面小紅旗。到期末,總評紅旗得數多的同學給予獎品,以示鼓勵,使學生享受到一次又一次成功的快樂,從而樹立學習的信心。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只有通過各種方法讓學生學會積累,學會自學,不斷豐富轉化,不斷拓寬廣度、內化深度、提高品位,才能不斷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培養自學能力,最終形成終身學習的意識與能力。
參考文獻
[1] 王穎.談自主學習[J].中國——東盟博覽,2012(01).
[2] 程風剛.文獻檢索課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文教資料,2006(01).
[3] 張銳梅.自主學習教學方式有效性的研究[J].中國科技博覽,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