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曦銘
【摘 要】 本文基于如何提高師生網絡應用的水平進行了思考,先從教與學、課堂結構、教學內容和目標、教學觀念和教學思想、教學環境等方面來闡述網絡的推動作用;接著通過轉變師生的觀念、創造一個良好的網絡環境、提高師生的計算機操作能力、提高師生的網絡操作能力等方法,一步步提高師生的網絡應用的水平。希望能在教師的主導作用引導下,激發學生自主學習,使學生成為認識的主體,最后取得師生共同成長。
【關鍵詞】 提高 師生 網絡應用的水平
在當今網絡飛速發展的形勢下,網絡不僅為人們提供了一種全新的生產和生活方式,而且深深地影響著各個領域?;诰W絡的教學模式推動了教與學、課堂結構、教學內容和目標的改革,也推動了教學觀念和教學思想、教學環境等方面的發展,逐步提高師生網絡應用的水平。
一、網絡推進了教學改革和發展。
1. 推動了教與學的改革。
計算機網絡進入教育教學領域,改變過去傳統的“一塊黑板、一支粉筆、一本教材和教師‘一言堂等”教學模式。我校每個班級逐步建設新的多媒體白板教學系統,校園網絡改造成班班通光纖,大大地改善了教學環境,教師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學生小組協作參與學習,教師只需引導學生,應用計算機及網絡的圖文交互方式,加強師生互動交流,學生之間也相互交流,因此促進了學校教與學的改革。
2. 推動了課堂結構的改革。
計算機網絡最大的特點是信息資源的共享,網絡上的教學資源平臺是免費開放的,學生可以在教學資源平臺上隨時調取所需的學習資源,更好地獲取掌握知識。在課堂上,學生如果無法解決某些問題,可以通過網絡咨詢教師,教師收到學生的提問后,通過網絡對話等互動,把學生提問的實際問題解釋給學生,學生之間遇到問題時可以互相討論、交流互動,因此增強了課堂教學的成效。
3. 推動了教學內容和目標的改革。
當今社會的人才培養目標、網絡技術的發展都對教育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們必須適應形勢的變化,認清未來人才必須熟練掌握計算機及網絡的知識與操作技能。計算機及網絡不僅可以“教”,還可以“學”,對新時代教師網絡技術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對學生的信息素養的提高也有新的要求,因此推動了教學內容和目標的變革。
4. 推動了教學觀念和教學思想的改革。
在傳統的教學活動中,教師扮演的是知識傳播者,教學手段單一,技術相對落后。當前,計算機技術及網絡技術的普及,教師必須轉換教學觀念,樹立新的教學思想,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結合網上豐富的教學資源,做好學生的引路人,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
5. 推動了教學環境的改革。
在現代化的實踐教學環境中,對計算機及網絡教學提出更好的要求。計算機及網絡的建設是一項投資相當大的項目,并且是發展比較快的一種媒體。我校為了改善教育教學環境,正在采購完善計算機及網絡的建設,使教師擁有可以運用網絡技術的教學環境,積極開展教育教學活動。
二、如何提高師生網絡應用的水平。
隨著網絡日益改變著教學模式,可以預見,不久的將來,學校將是一個復合的網絡中心,而教師和學生作為學校里面的主角,就必須都具有一定的網絡應用水平。為了適應今后的教學要求,教師和學生都應該不斷地提高自身應用網絡的水平。
1. 轉變師生的觀念。
當前,許多教師面對網絡有三種不同的錯誤認識:一是認為再發展下去,網絡有可能代替自己,表現出無奈;二是認為網絡產品是高科技產品,自己駕馭不了,表現出無所作為;三是認為網絡只是一種娛樂方式,對教學無任何影響,表現出無所謂的態度。當前,這三種觀念直接影響著學校利用網絡的效果。隨著網絡應用的范圍不斷擴大,計算機網絡提供的信息遠遠優于教師,教師要跟得上時代的步伐,在觀念上應做好迎接網絡深入發展的思想準備。
2. 創造一個良好的網絡環境。
計算機網絡要得到最有效的利用,首先要有相應的硬件設備及軟件,這是發展網絡的物質基礎。良好的軟、硬件設備才能創造出一個良好的網絡環境。我校校園網由三臺HP高配置服務器組成,分別提供圖書館信息檢索、校園管理、視頻廣播、視頻點播、校內Ftp資源共享、Web管理等服務,幾大系統通過光纖與中興路由交換機進行連接。我校校園網有電信和移動兩家公司的光纖接入,樓與樓之間采用光纖傳輸設備,整個網絡系統全部采用數字化傳輸;目前班級又建成了班班通光纖。學生機房有四間,都可以方便地上網。
3. 提高師生的計算機及網絡操作能力。
網絡離不開計算機,要利用網絡資源,就應該掌握計算機的基本操作。我校新校區在2010年建成數字化校園網,當時,大部分教師對計算機的操作不是很熟練,為了使校園網能夠充分地利用起來,學校先后組織了幾期集中培訓,針對教師這種職業的特點,從計算機基本操作到辦公軟件、從課件制作到網頁制作,進行了一系列系統的、有效的培訓。目前,我校教師基本能夠熟練地使用計算機。同時,學校在初、高中部都開設了計算機課程,要求初中學生能夠熟練地使用Windows操作系統,高中學生能夠使用多種軟件和學習網頁制作,每個班級盡量都有本班的網頁等。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充當知識引路人,引導學生通過計算機網絡來參與學習。學生要轉變觀念,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能夠熟練運用網絡進行自主學習,小組合作探究,并與他人進行交流和評價,積極聽從他人的建議,并加以改進。教師和學生也可以通過網絡,進行情感交流,師生共同成長,共同提高網絡操作能力。
隨著計算機及網絡技術的發展,相應的設備設施成本的下降,計算機及網絡必將成為教學的一個重要手段,他將成為教師的勞動工具,學生的學習工具。我們應該從現在開始,充分利用現有的條件,盡快、盡好地掌握計算機及網絡這種教與學的手段,努力提高師生網絡應用的水平。
參考文獻
[1] 陳至立.抓住機遇 加快發展 在中小學大國普及信息技術教育[J].中國教育報,2000(11).
[2] 馮建軍.走向未來的教育[J].教育與人才,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