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彥璽
【摘 要】 地圖,是地理學科的“生命”,是地理學的第二語言,是知識、能力、過程的載體。縱觀每年的高考地理試卷,幾乎每一道題都離不開地圖。但如果我們深入到高中地理教學課堂,低效、無效甚至根本不講成效的教學現象俯拾即是,在選圖、用圖等方面存在著許多問題,學生連最基本的讀圖、析圖能力都沒有。因此,該如何有效利用圖表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對于地理教學工作者來講尤顯重要。
【關鍵詞】 地圖教學 地理課堂 讀圖能力
地圖是地理的“第二語言”,載有豐富的地理信息,是地理學科獨有的信息綜合載體和教學工具。有效利用圖表教學,既可以培養學生從圖表中理解問題、分析地理問題的能力,也可以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能力,使學生學會用地理圖表來反映地理問題、表達地理思想。還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增加課堂容量,提高課堂效率。如何提高地理圖表教學的有效性呢?
一、加強對地理圖表讀圖方法的有效指導
1. 讓學生明確讀圖步驟:一看圖名,二看圖例;三找出規律,然后進行分析。
2. 讓學生掌握不同類型圖的一般解題思路
如:讀地理分布圖關鍵是先要熟記各種地理事物的分布規律;等值線圖要明白并記住一個共同的規律,就是“凸高(指數值高)則低(如山谷,低壓槽,寒流)”,“凸低(指數值低)則高(如山脊,高壓脊,暖流)”;讀地理統計圖時:先看圖名,反映的是哪方面的規律,二看圖例坐標,找出要分析哪些因素,三根據坐標找出最大,最小或最高、最低以及變化規律,然后進行分析。
3. 重視圖文轉化,圖形結合。將課本的文字系統內容與圖像信息有機地結合起來,運用地理圖像構建空間概念,把握地理規律,理解地理概念和原理。
二、要精選地理圖表
在選擇圖表時一要充分考慮學生的生活實際。這樣可以有效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欲望。幫助學生領悟生活中到處是“地理”,理解地理學科的實用性。二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興趣點。可以選擇所顯現的“事實”與學生既有認識之間有一定反差的地理圖表:這樣可以有效激發學生新的求知欲。也可以讓學生主動參與地理圖表的制作過程。例如:在進行“城市化”教學時,可以通過設計小組活動“畫城市”的方式引入教學。學生在構思作畫的過程中自然融入對“城市所具備的基本特征”的思考,以“作畫”方式呈現特征。這樣更有利于學生領悟地理圖表形象性、直觀性背后所蘊含的“本質”。
三、要圍繞教學重點統領圖表教學
依據教學的重點,選擇并整合各類地理圖表。如在引入新課環節,選取地理圖表的出發點側重于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處理教學重點和難點的環節,可以是地理景觀圖的對比分析,可以是地理統計圖表的綜合分析,也可以是師生共同演繹地理原理示意圖,其出發點側重于幫助學生以地理圖表的表象信息為基礎,以問題為抓手,挖掘“隱性信息”,認識地理事物的時空發展規律,生成地理思維等;在教學的反饋環節,可以制作地理表格歸納總結教學重點,可以配以“地理漫畫”引發學生的多維思考,鼓勵學生形成自主的價值判斷和價值傾向,也可以是以學生自制地理過程示意圖等進行課堂教學內容的檢測,梳理知識點,分析相關性等。
四、要進行有效的地理圖表教學設計
針對學生一般只對直觀性較強的地理圖表容易激發興趣,對思維容量較大的示意圖等缺乏關注度的事實。教師應以問題引領為主導,進行有梯度的問題設計。改變學生在地理圖表閱讀過程中停留在表層信息的獲取,對于信息的處理和綜合分析缺乏一定的能力支撐的現象。
例如,在進行“河流地貌”的教學時教師緊緊圍繞一張“河流從上游直至下游入海的整體景觀圖”由淺入深,層層展開:
問題(1)我們能否在河流的同一河段看到這些河流景觀?
問題(2)河流上、中、下游的不同特征比較?
問題(3)河流的上、中、下游對于人類經濟發展的不同影響?
分析“河流地貌”的主線: 流水作用下的河流地貌——河流地貌在各河段的不同地貌特征及成因——地貌和人類活動的關系。在此過程中也初步習得了分析地貌問題的基本思路:
“在什么地方?(上、中、下游)——看到了什么?(地貌特征)——有什么區別?(地貌特征的比較)——為什么?(地貌差異的成因)——怎么樣?(地貌差異對人類活動所造成的影響)”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經歷了“有效信息的提取——有效信息的綜合歸納并提煉生成地理特征——比較地理特征的差異——分析地理特征差異的成因——地理特征差異對人類生產、生活的不同影響”的思維過程。學生既習得了基本的地理圖表閱讀能力,也內化了“綜合性”“地域性”的地理思維方式,甚至是“因地制宜”的地理觀點。
五、要注重以圖表方式設計課堂檢測反饋
地理圖表既然是表達地理事物的第二語言,那么在地理課堂的檢測反饋中也應設計相應的作圖題,用“地理圖表”方式來回答問題,加強學生圖文轉化的能力。
例如:巖石圈的教學中,在教學的最后環節設計撰寫小故事“巖石物語”:從沙灘上的沙粒開始,描寫沙粒有可能發生的巖石循環過程。提示:沙粒前身可能是不同種類的巖石;沙粒最終結局也可能不同……,并要求結合故事,畫出巖石循環的路線圖。以圖表方式來檢測教學效果,既增加了學生的積極性,同時也能很好地反饋出學生對巖石循環這一地理過程的把握程度。
地理圖表教學的有效性需要師生共同努力。有實效的圖表教學既可以幫助學生掌握地理圖表的基本解讀方法,也能幫助學生理解地理圖表的實質和意義,所以我們應該努力加強對地理圖表的有效教學。